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当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筹建科学情报室的时候,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还不是象今天这样被普遍重视,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情报工作对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这两年期间,党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建立情报机构的单位,大多已建立起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科举情报室建立两年来,做了一些工作,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它还远不能满足生产与科  相似文献   

2.
这篇“中国矿床水文地质分类原则”,是苏联水文地质专家阿加比也夫同志针对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进行的“中国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的研究题目,依据我国不多的矿床水文地质资料而提出的。为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引起讨论,特在这里发表,其目的希有关研究、生产、教学及其他等人员对该项研究工作及此分类原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完成这项研究任务。各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请直接寄至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写稿须知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主要是介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教学工作,及研究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介绍苏联及其他国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方面的新理论与新经验,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及方向,以达到相互学习,吸取国外经验,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的目的。同时为了帮助初参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同志向科学技术进军,  相似文献   

4.
《地质论评》1964,22(5):399-400
为了检阅近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学术成果,并总结交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工作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的经验,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工作在已有基础上更前进一步。中国地质学会拟于1965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5.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50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一起探索,共同进步,深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欢迎,成为水工环地质系统具有权威性的科技类期刊。50年风雨,50度春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兴衰和发展,始终与社会时代和经济发展同行,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命脉紧密相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一代又一代前辈们,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历史,铸就了今天的辉煌。1957年1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在北京创刊。1959年,我国著名学者、时任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六十周年了。而云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还仅三年。解放前,由于云南的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没有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机构和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展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开始从无到有、兴旺发达。五十年代初,云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人,五十年代末就发展到300余人。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有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陈梦熊院士诞辰100周年,也恰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长期以来,陈梦熊院士担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编和其他一些期刊的编委。在这些学术期刊中,他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有独钟,在1957年的创刊号上,就发表了题为"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论文。一晃6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感慨无限。2003年10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整合为一个  相似文献   

9.
地下肥水 河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编著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质力学及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 刘国昌著 地热资源勘探译文集 G.H.温德利希等著 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热科研组 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工程地质队编著 基岩地下水 刘光亚编著  相似文献   

10.
一、斯人已逝永难忘 今天,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庆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的时候;当我们触摸着已经发黄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号”发刊词,再看看承载着历届编委、专家、作者和编辑,用心血、汗水铺就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坎坷路程的时候,使我们油然念起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第一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会副主任张更生同志。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1):144-144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目前已整整走过了五十年奋斗历程。几十年来,研究室在以谷德振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之下,和全国同行同心协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了一条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道路。他们结合中国工程实践的经验,逐步创立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岩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我国——回顾与展望——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而作薛禹群吴吉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今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将迎来它创刊40周年。40年来,它为发展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的...  相似文献   

13.
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矿产资源经济合理的开采和矿山生产的安全,因而要求提供的资料能够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在22个省(区)地质局开展的55个重点岩溶充水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回访调查和组织制订《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勘探规范》的过程,涉及到一些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上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一、1956年春天举行的地质部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会议报告文献汇编,最近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结了几年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后,将大会一些重要的报告汇编出版的,其内容计分四大部分,第—部分为一般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地质部苏联专家组长(?)索奇金在大会的发言,为今后我国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指出了方向;第二部分为苏联专家和各队经验交流的专题报告,如克利门托夫教授有关矿床水文地质方面的报告,鲁萨诺夫专家有关中国沙漠地区和干旱草原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报告,马舒柯夫专家及罗沃日诺夫教授有关工程地质方面的报告等;第三部分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室内及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全国各地,广大群众正以冲天干劲开展着工业、农业的革新运动,在这大跃进的形势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冲破规章的束缚走群众路线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1958年第6期刊载的“中小型水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勘测程序与方法”(以下简称文章)一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它的目的与任务应该是在阐明中小型水库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的水文地质学面向新时代的挑战①——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而作陈梦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北京100812)1前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中,创刊最早,历史最长,并在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一份专业刊物。自创刊...  相似文献   

17.
复刊致读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开展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并于一九五七年创办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沟通了情报,交流了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促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深受广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人员的欢迎。但由于一些原因,特别是林彪和“四人帮”的破坏,这份当时国内  相似文献   

18.
四十而不惑①!——为纪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汪福阎锡屿(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北京10008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与在现代中国具极大历史意义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结缘是非常荣幸的!1957~1997年,期刊创刊40周年...  相似文献   

19.
铀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铀矿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铀矿产资源经济合理的开采和矿山生产的安全。因此,铀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必须贯穿于铀矿开采的始终,甚至于在矿山关闭以后的一定时期内,还应该进行一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以便使放射性的污染不致遗患于后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尽叙述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成立三十年来研究工作发展的简史,在对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基础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水文地质研究程度、水文地质编图、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面沉降研究等,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