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铜矿床区域成矿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周边地区铜矿的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内蒙古铜矿勘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进展,在内蒙古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笔者经综合研究地质构造、铜矿勘查及有关地球化学等新信息后,均显示出巨大的铜矿找矿潜力。从内蒙古自治区铜矿勘查史以及与邻区对比研究人手,研究总结了全区铜矿床及铜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铜成矿区(带),并进一步划分出铜矿床或异常密集区,初步提出了寻找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苏水生 《福建地质》2003,22(2):69-77
上杭县铜矿沟和萝卜岭矿段组成一个斑岩型铜矿床.萝卜岭矿段位于花岗闪长斑岩北东端的前峰部位,铜矿沟则是其往南西深部的延伸,通过对铜矿沟—箩卜岭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铜矿沟斑岩型铜矿埋藏总体较浅、品位较低、厚度稳定且较厚,对于指导该区寻找浅部斑岩型铜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发育地区,常见有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这些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对矿化与謇集起着重要作用,是斑岩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有时其本身就是铜矿体。本文中从理论与野外工作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与斑岩型铜矿床有关的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的类型及地质特征,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角砾岩筒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工作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天鹿铜矿床粉砂岩型铜矿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鹿铜矿床是前陆盆地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铜矿,铜矿石主要为粉砂岩型,包括辉铜矿矿石、辉铜矿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6种自然类型,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主矿层中的矿化沿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底部到顶板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为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上述特点与我国及国外海相砂页岩型铜矿一致。  相似文献   

5.
广东陆丰发现黝铜矿族系列矿物。根据矿物硬度、反射率、X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数据,鉴定其为黝铜矿、砷黝铜矿、锌锑黝铜矿、锌砷黝铜矿、铋砷黝铜矿和碲砷黝铜矿。研究表明,在陆丰矿床中发现如此多黝铜矿亚种以及Fe、Zn、As、Sb、Bi和Te分别呈全完类质同象系列是极为罕见的。通过黝铜矿系列的研究,为在该区乃至东南沿海找矿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天山的群吉萨依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后碰撞造山的裂谷构造环境。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该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中。其中,Ⅱ号铜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这个发现为该区铜矿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线索,可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作为铜矿找矿的主攻类型。由于隐爆角砾岩筒是直接控制铜矿化蚀变作用的火山机构,因此,群吉萨依铜矿点具有形成大型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陆相火山岩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陆相火山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对于多发现新的铜矿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实际存在,大陆玄武岩型铜矿的成矿系列,大陆裂谷的成矿环境和热液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铁矿浆、斑岩铜矿和海相火山岩铜矿均是火山-岩浆作用的产物。铁矿浆通常形成于构造环境从引张发展至挤压过程中并以挤压条件为主时,介于斑岩铜矿和海相火岩岩铜矿的成矿条件之间,其成因及时分布与斑岩铜矿更加密切,多出现于陆相或海陆交互相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东川铜矿因民组紫红色砂泥质白云岩和落雪组底部马尾丝铜矿石以及少量的大姚铜矿矿源层,铜矿石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川铜矿和大姚铜矿矿源层中的铜均主要呈吸附态形式存在于岩石中  相似文献   

10.
张菊霞  郝俊杰 《河北地质》2006,(1):16-17,32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南部邯邢地区铜矿找矿线索的分析对比研究,指出该地区具有比较优越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比较好的矽卡岩型铜矿找矿前景,提出了在该区进行铜矿找矿工作建议及如何选择工作区。  相似文献   

11.
刘俊涛  杜欣  刘伟 《新疆地质》2005,23(4):369-372
松树沟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纪花岗斑岩体外接触带,明显受花岗斑岩体控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均显示出斑岩型铜矿床特点.在综合分析松树沟铜矿矿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矿床成因,提出松树沟铜矿的下步找矿方向,并为西天山地区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寻找大型斑岩铜矿的前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雄 《福建地质》1996,15(4):165-176
福建外于环太平洋西岸中生代的火山-岩浆,构造活动区,境内发育有区域性的隆、坳构造及多组深大断裂带、火山基底隆起带等有利于斑岩铜矿生成的区域地质构造,对寻找大型斑岩铜矿有很好的前景。本参照国内外大型斑岩铜矿共有的基本特征,拟制了大型斑铜矿的找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福建实际条件及吸附国内外勘查斑岩铜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找矿的五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湖南麻阳、车江铜矿床的有机质及生物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南麻阳、车江铜矿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铜矿的有机质及生物成因证据,藉比对铜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云南找矿上的应用效果,在锡多金属矿,铜矿,铅锌矿上的应用结果,说明瞬变电磁法对锡多金属矿、砂岩铜矿、昆阳群落雪组白云岩型铜矿,越南生权式铜矿,铅锌矿的寻找是有效的,对平缓产状地层,可解决地层分层问题,该方法亦可确定和追索断层。  相似文献   

15.
云南铜矿成矿规律与遥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图像解译及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信息,开展铜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指出今后云南铜矿新的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圈定的铜矿成矿远景预测区,将作为今后云南铜矿地质工作优先安排的建议区,亦可作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外资风险勘查的推荐区。  相似文献   

16.
兰坪—思茅盆地脉状铜矿床黝铜矿的矿物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文  甫为民 《矿物学报》1994,14(4):361-368
本文对云南兰坪-思茅盆地脉状铜矿床中黝铜矿系列矿物的组成、时空变化特征及组分间的关系作了系统阐述。结果表明,本区脉状铜矿床中的黝铜矿系列矿物以砷黝铜矿[Cu12(As,Sb)4S13]占优势;系列组分本身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带性;黝铜矿系列组分中Ag与Sb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Ag与Cu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以上结果为本区铜矿床成因的及实际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牟定铜矿的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传杰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4,13(2):166-167
在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了矿床的硫、铅、碳、氢、氧同位素组成和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了讨论。砂页岩(包括碳酸盐岩)铜矿,是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世界铜储量和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来自这个类型。滇中砂岩型铜矿居全国同类矿床之首,是云南省重要铜矿产区。牟定铜矿是滇中主要铜矿山之一,矿床属于典型中生代砂岩型铜矿。应用现代成矿理论和矿床研究方法,深入解剖其成因,对丰富砂岩铜矿的成矿理论、扩大生产矿山资源,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南麻阳,车江砂岩铜矿的最高成矿温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有机岩石学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湖南麻阳,车江铜矿,结果表明麻阳铜矿的成矿温度不超过56℃,车江铜矿不超过95℃,二者均是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斑岩铜矿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勇 《甘肃地质》2007,16(1):23-27,49
从甘肃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矿远景浅析3个方面,讨论了甘肃区域构造演化和区域岩浆演化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的关系,并提出了找矿建议。为解决铜矿资源缺乏问题,甘肃省应锁定斑岩铜矿为主攻类型。找矿的战略靶区选定北山和西秦岭北带。  相似文献   

20.
土屋铜矿带是我国新发现的重要斑岩成矿带,在土屋东矿点评价中开展物探剖面测量发现土屋激电异常,异常查证导致土屋铜矿的发现,沿成放带开展大面积1:2万激电,磁法测量,发现了一系列激电异常,通过地质调查,钻探查证相继发现了延东铅矿和灵龙铜矿,在研究斑岩铜矿地质条件和东天山地区干旱景观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斑岩铜矿“三位一体”(斑岩,孔雀石化,激电异常)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