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之间的矛盾,人工影响天气后,地面观测所取得的气象资料是偏离自然条件下的,提出了两种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发展战略,与此相应,中国气象局提出“气象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气象”的发展战略.作为省级气象科研单位如何对待增强发展后劲、深挖发展潜力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科研现状、市场开拓、人员素质,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幅员面积4270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形复杂。全州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是北中温带的气候脆弱区,一年四季气象灾害频发。延边州是全省较早开展高炮防雹增雨作业的地区之一。上世纪70年代,敦化、汪清等地为抗旱开展了高炮增雨作业,效果较好。延吉园艺农场、龙井果树农场为保护苹果梨免受冰雹灾害,组织了高炮防雹作业,保护近30000亩果园,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炮防雹至今仍是这两个农场的主要防灾手段。进入90年代,延边州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保护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作物免受雹灾,各县(市)政府陆续购置了一批部队退役高炮及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敦化、安图、图们等县(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火箭发射架41部,其中移动发射架8部,“三七”高炮48门,8县(市)均具备作业能力。为了适应全州范围内出现的火炮、火箭数量增多,作业规模扩大的新形势,州政府于1999年批准成立了延边州防雹防雷办公室。州防雹防雷办为副县级机构,编制数10人,由州政府办公室和州气象局共管,以气象局为主,统一指挥全州的防灾减灾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全州每年仅防雹作业就达几千次,保护耕地(果园)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4.
人工影响天气--未来的景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landList 《干旱气象》2004,22(3):83-89
通过对降水过程认识的提高及发展更加完善的方法和技术,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将得到实质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等方面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及同省气象信息网的兼容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2月13日,省气象局转发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8.
9.
世界气象组织(WMO)设立的UAE人工影响天气杰出贡献奖是在2003年5月WMO第14次世界气象大会上由WMO秘书长提议,通过大会决议而设立的,由世界气象组织和阿联酋水资源研究部合作建立的一个特殊奖项,2004年开始首次评奖,奖励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和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在人工增雨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开展权威性研究和提出新理论的团体和个人,以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方法。三种奖励总共不超过10个。 相似文献
10.
1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回顾与发展宝鸡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全省起步最早。 1 973年 5月北部山区四县发生大面积的冰雹灾害后 ,市政府十分重视 ,当年即与省气象局达成共识 ,在陇县开始进行人工消雹作业的试验 ,寻找抵御冰雹灾害的有效途径。 1 974年市政府投资配置了 71 1测雨雷达 ,为人影工作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 ,在陇县、千阳、麟游、凤翔 4县的冰雹主要路径上建立了 1 2个高炮作业点 ,开始大范围有效地组织人工消雹作业。 8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推动下 ,人影事业稳定发展。 90年代 ,人影工作发展步伐加快。依据国务院有关法规精…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可移式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青海省河南县和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秋(春)季降水系统中尺度结构外场试验观测的方法和技术,对这两个地区云和降水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另外,使用两步变分方法反演了风场结构,分析了层状云和对流云的中尺度回波强度和动力结构。结果表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云物理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包括风场中尺度结构、辐合线位置等;青海省河南县及周边地区秋季降水以对流云降水为主,低空辐合是对流云旺盛发展的重要原因;河南省许昌市春季降水既含有对流云降水也含有层状云降水,对流云降水过程伴有低空辐合,层状云内风场比较均匀,但风的垂直切变明显,多为暖平流。 相似文献
12.
13.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5年(2008~2012年)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内容涉及可分辨云数值模式及模拟研究、云降水的观测与遥感反演研究、气溶胶对云降水的影响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的数值模式、观测试验研究等.提高对云降水形成过程、时空结构与演变机理的深入认识,对揭示大气水循环、气候变化过程,提高天气精细化预报、大气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实时了解被作业云中的水成物粒子大小、相态、密谋、运动等参数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微观参量和微物理过程揭示了云降水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及时正确地评估云增水及消雹潜力,确定是否适合人工影响作业以及如何正确选择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和作业量,与了解云的宏观特征一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本文借助国内外偏振雷达应用研究中成功的范例,探讨了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问题。特别是介绍了不同偏振雷达在识别云内水成物粒子的相态、密度,观测云内水成物粒子微物理变化过程,以及被作业云的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发展我国偏振雷达技术,促进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和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方面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密不可分,云降水物理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理论基础,人工影响天气是云降水物理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规模、经费投入已达世界之最,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论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云物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过程,评述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思考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云雾降水的外场观测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外场试验研究,云和降水物理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数值云模式和中尺度模式的模拟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研究、云的微物理结构、云水资源和人工增雨潜力评估、催化条件预测、催化剂和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论文最后指出,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核心技术研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云和降水物理中的有关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气象常规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等多种现代观测技术建立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微机决策系统。在作业的有利天气系统,云系条件,作业时机,作业高度选择等方面对各种要素进行优化处理,实现了作业指挥定量化,客观化。该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建立的思路,结构,及各子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