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序言除了局地人工影响天气外,任何直接通过改变大气中能量分布来影响天气都是不合实际的,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通过寻找大气能量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以相对小的扰动极大地影响大气不稳定能量的自然演变.例如,有些层云中云滴可维持很长时间而不发  相似文献   

2.
利用江西省2002--2007年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最大反射率因子、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及其密度、三体散射和中气旋等产品特征,对江西省突发性局地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江西突发性局地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夏季突发性局地强对流风暴的伸展高度普遍比春季高。最大反射率因子≥55dBz可以作为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的临界指标,≥60dBz可以作为局地冰雹预警的临界指标;VIL密度≥2.8g/m^3可以作为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的临界指标,≥3.2g/m^3可以作为局地冰雹预警的临界指标,≥4.0g/m^3可以作为较大冰雹预警的临界指标。三体散射是大冰雹的有效判据。风暴内出现中气旋特征,应立即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很多突发性局地强风暴不一定会出现中气旋特征报警,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分析径向速度产品来判断中气旋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09-2011年天津地区33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对局地暴雨天气发生前的大气环境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对比不同影响系统下预报着眼点的差异。结果表明:天津局地暴雨主要发生在蒙古冷涡、东北冷涡、高空槽前以及高空槽后四种天气系统的影响下。蒙古冷涡系统下应以整层良好的水汽和涡旋系统东南象限深厚的辐合上升运动为着眼点;而东北冷涡系统下则需关注低层水汽条件充沛和中层强烈的辐合抬升;高空槽系统下在动力、水汽以及能量条件配合较为均衡;而槽后型系统影响下若发生局地暴雨,各种强对流参数特征则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局地暴雨过程对强降水落区进行诊断表明,天津构造加密探空由于充分考虑了近地面的温湿风特征,计算所得的可降水量、对流有效位能以及地面至3km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局地暴雨落区具有良好的指示性。同时,个例研究也表明TJ-WRF对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综合应用模式物理量结果能较好地预报局地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4.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局地强风暴天气研讨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强对流天气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7~31日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滨海城市萨凡纳(Savannah)举行。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业务部门的局地强风暴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500多名。会议代表以美国专家为主,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气象界甚至是全球局地强风暴研究领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1.引言(略) 2.有意识人工影响天气现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一定天气条件下,冰晶化播撒(使用成冰物质)可以成功地影响过冷雾,某些地形层状云和某些对流云.在最近的冬季和夏季外场试验中,采用定点观测和遥感观测,提供了成功地影响浅薄地形冷云和单体对流云的虽然有限但却令人鼓舞的证据.外场研究正着手于确定在特定的天气系统中对播撒产生反应的云的发现频率. 要对任何一块合适的云进行成功的影响,必须将足够量的适当的播云剂以最佳的方式适时地引入云中.显然,使用烟扩散播云的许多早期试验本来有望产生显著结果.然而却遭致失败的部分原因,正是由于未能建立起这类严格的空间和时间指标. a.雾和层云的消除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雨水酸度与天气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1—1983年在上海地区11个观测站进行了雨水pH值观测,取到资料2448份.从资料分析得到:(1)雨水pH值与天气背景有关,静止锋天气影响时,酸雨出现几率达44.5%,雨水较酸;暖锋天气时,酸雨出现几率仅9%.(2)台风、高压边缘天气影响下,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但静止锋、冷锋、低压系统天气时,酸雨的形成不仅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受随气流输送来的外来污染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白城市多普勒雷达资料,对白城地区出现的一次局地冰雹及局地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这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谷穿谷流对其下风方强对流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良栋  高太长 《气象》1983,9(9):2-7
一、引言 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于对流天气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分析研究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局地的地形条件对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甩现有探测资料,分析中尺度地形的影响,对于强对流天气的警戒和短时预报,无疑都会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强风暴常常在数小时内,甚至数分钟内造成局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目前,有关雷暴、冰雹、龙卷和洪水等局地灾害性天气的生成、发展和影响已有一些研究和描述。但是,在这些强风暴出现之前,要准确地预报它们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广大气象工作者来讲,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我  相似文献   

10.
灌溉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局地气候的变化与灌溉面积的大小和强度的密切关系,概述了大面积灌溉使温度降低并且诱发局地降水、对云和局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灌溉对局地气候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并且随着新的数据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认识也在深入;2)大部分研究结论支持灌溉区温度降低、云量和降水量增加、灾害性天气也有所增加的观点;3)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早,但研究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豫北一次局地雹暴天气的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1日豫北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高低层中尺度影响系统(槽、切变线、大风速轴)交汇处右侧是强对流发生潜势区。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前,CAPE较大,0-6 km垂直风切变达到中等偏强,有利于超级单体的形成和发展。高空冷平流南侵、低层暖平流北上,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在东北冷涡槽底后部形成,其发展演变对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有参考意义。强对流回波经历了细胞状、带状发展期和块状减弱期。回波带南侧形成的超级单体造成了局地强风雹天气,冰雹发生时伴有“三体散射”现象。冷空气和地面辐合线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还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强对流天气是我省一种重大灾害性天气。由于它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们科研工作的重点。在判断其“有、无”的预报上,目前已有一些方法,而对其落区的预报则主要还是通过云图和雷达来直观的分析和短时的外推。本文的工作就是利用文献所  相似文献   

13.
胡润山 《山西气象》2005,(3):3-4,36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大同市2004年7月10日的强对流性局地强降水和2004年7月29日区域性大降水的大、中尺度系统演变及产生的天气特点,总结出影响大同市局地强降水、区域性大降水的主要大、中尺度系统,为预报提供依据。文中用“尺度分离法”将中尺度天气系统分离出来,分析这2次过程的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结果表明:7月10日的局地强降水是在满足强对流发生的不稳定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有利环流背景下,中尺度辐合线产生的;而7月29日的区域性大降水是在有利于形成大范围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中低层有中尺度辐合区(辐合中心)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瑞宾  朱平  王邦中  杨志勇 《气象》1995,21(4):11-15
对1990年8月7日在北京通县地区所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天气发展过程中,近地层的湍流参数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局地的输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同时看出,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侵入会使局地湍谱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沙尘天气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主要的灾害,然而对该地区沙尘物质的传输过程及影响范围并不明确。利用2017-2020年冬春季(10月—次年4月)雅鲁藏布江中游的15个气象站逐小时最低能见度数据,采用转移熵方法构建区域沙尘传输矩阵,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沙尘天气的空间传输及交互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系统是一个稳健性网络,站点之间的沙尘天气互相影响,说明沙尘可以跨区域输送。2)申扎、南木林和尼木处于沙尘天气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说明这三个地区是研究区的主要沙尘分布区;拉萨和墨竹工卡沙尘天气受其他站点影响程度最小。3)研究区沙尘天气影响时间短。沙尘持续时间以1小时为主,说明以局地起沙为主;3小时持续时间次之,说明个站点之间相互传输;6小时持续时间最少,说明沙尘不能长时间输送。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即有局地供应,又有区域传输,各站点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空间交互网络。因此,为了减少研究区沙尘灾害的影响,应该立足于全面协调协作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5,(4):19-22
1.前言局地强雷暴天气(尤其是龙卷风)的出现要有一定的气象条件。将卫星云图资料和常规资料配合应用,能更好地分析出局地强雷暴出现的条件。从卫星云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局地强雷暴生成的动力学条件和引起局地强雷暴生成的一些天气图尺度或中尺度系统。极地轨道卫星的可见光、红外云图和地球静止卫星云图可提供以下一些有关局地强雷暴生成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将数值预报输出的结果,通过统计等方法,转变为局地天气要素的预报,已为较多的国家在研究和业务工作中使用。利用数值预报结果的局地天气统计预报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应用较广泛。一种是PPM(完全预报)预报,即应用实测资料建立预报量实测值和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8.
城市阻碍效应对局地台风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彩军  唐玉琪  顾问  韩志惠  王晓峰 《气象》2019,45(11):1611-1620
城市阻碍效应是城市化影响降水形成过程的可能物理机制之一,在于其改变了风场、风场辐合,甚至改变了天气系统本身,进而改变了湿度平流,最终影响城市降水的落区、强度。风速越大,城市阻碍效应越明显。现有关于下垫面对台风降水影响研究主要着重分析地形及地表状况对台风降水落区及强度的影响,但对作为下垫面因子之一的城市对台风降水的影响作用考虑明显不够。全面系统回顾国内外有关城市阻碍效应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以及下垫面对台风降水影响研究进展。上海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同时平均每年受到2~3个台风影响。已有研究关注到了城市阻碍效应对上海局地台风降水影响作用,但是,对于表征台风降水的城市阻碍效应还存在明显不足。最后具体给出了未来有关城市阻碍效应在上海局地台风降水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相似文献   

19.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局地沙尘暴短期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局地沙尘暴天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小尺度系统引起的对流发展旺盛是造成局地沙尘暴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业务中的常规资料及实践经验对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20.
陆气相互作用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机坤  沈学顺  李维京 《气象》2013,39(11):1413-1421
文章回顾了大气对地表性质的敏感性研究,以及陆气相互作用对中尺度天气过程的影响,说明了地表性质与积云对流及对流降水之间的联系。地表性质的改变对行星边界层的热通量、水汽通量、对流有效位能产生影响,并通过湍流的垂直输送,进而影响到其上大气的性质。陆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性质不均匀的下垫面造成地表向大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差异,从而在近地层大气中形成温度和气压梯度,产生局地环流,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对流,并产生降水,而降水的不均匀分布,又维持了下垫面的不均匀性。土壤湿度对对流的影响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其中天气尺度过程的影响是很显著的;由非均匀的下垫面所产生的局地环流能够触发积云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