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罗园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园井田地处淮南煤田中段南缘,阜风逆冲推覆构造部位,井田内含水层(组)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五个含水岩组组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在分析井田充水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发生的主要地段。采用生产矿井比拟法,预算开采4-1~13-1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316m^3/h,最大涌水量755m^3/h;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算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28m^3/h,太原组岩溶水突水量为798m^3/h。根据本井田煤层陡倾斜及含水层间强水力联系的特点,说明矿井防治水工作难度较大,在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加坡理论可有效的消除抽水试验引起的无效降深,结合云驾岭煤矿井筒检查孔抽水试验资料,对该井简检查孔涌水量进行了预算,预算副井筒啮。砂岩含水层涌水量为523.03m^3/h,实际涌水量为455m^3/h.误差率14.95%,可见运用加坡理论计算的矿井涌水量与井筒实际涌水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井田边界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富水特征、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二1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下段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矿井充水通道为顶板砂岩、底板灰岩的裂隙和断层带。采用大井法对先期开采地段二1煤层-700m水平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正常涌水量为947m^3/d,最大涌水量为1140m^3/d。结合邻近矿井的调查,认为计算的涌水量是可靠的,可作为煤矿建井设计和水害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围岩气异常涌出已成为严重威胁煤油气共生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新的隐蔽致灾因素。以煤油气共生矿井围岩气储集层分布为基础,结合对围岩气控气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地质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和砂体上倾尖灭)、围岩气储集层分布和煤炭开采采动影响等多因素耦合下的煤油气共生矿井围岩气区域综合预测技术。采用该技术对黄陵二号煤矿2号煤层围岩气分布进行了区域综合预测,将矿井围岩气区划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并指出了矿井围岩气重点防范区域,减少围岩气防御面积近30%。   相似文献   

5.
大淑村井田周边赋存的断层均为倾向井田外侧的正断层,致使井田部位相对抬升,切断了含水层的补给来源,地下水补给、排泄不良,井田处于相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之中。井田内开采上组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大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次为野青灰岩和伏青灰岩含水层;煤层回采冒落后,下石盒子组底部砂岩含水层将成为间接充水含水层。这些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05L/(s·m),因此,大淑村井田开采上煤组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井受水害的影响不大,矿井防治水的工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李村煤矿为新建矿井,位于潞安矿区西部深埋区,计划开采山西组3号煤,矿井水害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在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成果,对3号煤顶板富水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首采区的各含水层的富水区与构造相差程度高,且为片状分布,主要分布于两个较大倾斜构造和X7陷落柱及工业广场南部的陷落柱附近.采用富水系数法和解析法对井井底车场和首采工作面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认为富水系数法计算的涌水量成果较为可靠;利用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定降深法对首采区1302工作面的涌水量进行了动态预测,发现顶板砂岩含水层是以疏干充水为特征.该研究对李村煤矿矿井建设及采区生产的防治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山西潞安矿区西部煤层深埋区新建矿井排水系统及矿井防治水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济宁三号煤矿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上组煤的3煤(3上、3下煤),自投产以来,发生多次涌水,如13下01综放面侏罗系底部含水层最大涌水量达533.84m3/h,63下01综放3煤顶板砂岩最大涌水量527m3/h,曾一度出现工作面局部被淹而导致停产,对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综合分析研究上组煤顶板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上组煤(3上、3下煤)开采时的直接充水水源为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间接充水水源是侏罗系含水层水以及局部地区对侏罗系含水层起补给作用的第四系含水层;部分地区侏罗系含水层被采动裂隙导通而成为直接充水水源,大部分地段第四系底部均为粘土,有效的阻隔了第四系与下伏侏罗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对下伏含水层补给微弱;充水通道主要有断层、采动裂隙、封闭不良钻孔和破坏的井筒。为指导下一步煤矿生产预防水害事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疃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问题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基于水文地质背景资料,探讨了煤矿充水条件,并对煤矿涌水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认为,属于新生界的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位于煤层之间的砂岩内裂隙含水层以及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矿区的主要含水层。新生界的第四含水层,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以及老坑水是矿区充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主要沿断层及构造裂隙、岩溶陷落柱、采动冒落带裂隙、底板受其承压水的影响而产生的破坏带裂隙等通道相矿井运移。煤矿月平均涌水量171.01m3/h,主要受煤层顶底砂岩裂隙富水性、断裂及构造裂隙以及采掘面积、煤产量和巷道掘进等开采因素影响,而大气降水、地表水受第四系更新统隔水层阻隔,与矿井涌水量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许多煤矿区,由于地下水频繁突入,造成淹井或因突水威胁使大量煤炭资源难以开发。因此,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防治水提供依据,对煤矿床安全开采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以宁东煤炭基地麦垛山煤矿为例,采用解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和三维渗流数值法等六种预测方法,对该煤矿11采区110203、110208工作面2#煤顶板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进行了涌水量预测。通过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最后推荐采用最小二乘比拟法预算结果做最终矿井涌水量。  相似文献   

10.
永新煤矿因产能升级,需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并预测矿井涌水量。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与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A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运用地下水动力学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计算出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 261 m3/d,矿井曾经发生突水时的最大涌水量为453 m3/h,这两个数据可以作为矿井排水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宁夏红石湾煤矿涌水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红石湾煤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内的古近系孔隙水含水层分布广,厚度大,富水性较强,但由于其距首采区的主采煤层(三煤)较远,导水裂隙带的最大破坏高度尚未达到该含水层,且其间有近20m厚的隔水层,所以该含水层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影响区内煤矿涌水量的主要含水层为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和山西—太原组砂岩含水层。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狭长水平巷道水动力学法、大井法对煤矿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适应性的评述及计算结果的对比,最后选用狭长水平巷道水动力学计算结果作为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井法计算结果作为矿井的最大涌水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区域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对矿井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含水层为太原组四、五灰,太原组的下层岩浆岩,本溪组徐灰及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太原组四、五灰为富水性中等-强的含水层。并与下层岩浆岩穿插合并,相互联系,构成了开采10煤层的底板充水含水层组;徐灰下距奥灰的间距平均7.62m。奥灰水可以通过大小断层连通,在垂向上越流补给徐灰,存在底鼓水突水危险。运用大井法计算,在7、10煤层开采条件下,-415m水平以浅排水能力可按正常涌水量788m^3/h,最大涌水量1103m^3/h进行配备;以深可按正常涌水量1065m^3/h,最大涌水量1491m^3/h进行配备。根据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超前探水、疏水降压、合理留设防水煤柱等水患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五风井田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东侧,面积89.22km^2,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要可采煤层为6中、26、33号煤层,煤炭总资源量26 130万t。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三叠系茅草铺组岩溶溶洞含水层(T1m),夜郎组玉龙山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T1y2),二叠系中统长兴组岩溶裂隙含水层(P3c)、茅口组岩溶溶洞-暗河含水层(P2m)。矿床属于以岩溶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井田的充水水源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小煤矿、采空区的老窑积水,充水通道为断裂破碎带及采矿冒落裂隙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地温、含水层水温升高,相应地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大,渗透系数的变化会对矿井涌水量产生一定影响。矿井勘探时期对该问题重视不够。以赵楼煤矿为例,考虑地下水温对渗透系数影响,采用解析法预计了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结果为398.53m3/h,与不考虑地下水温变化情况相比较,增加59.63m3/h,增加幅度为17.60%,表明地下水温是影响深部煤矿矿井涌水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注浆技术在治理烧变岩区煤层涌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变岩储水空间开阔,补泄通畅,富水性强,是陕北侏罗纪煤田采煤区特殊而重要的含水层。基于火烧区分布范围、烧变岩物性特征和矿井主斜井涌水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其涌水规律。根据井巷布置和涌水特征,认为对烧变岩区煤层涌水的治理应采取井下注浆和地面注浆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在注浆时注浆孔的布局、结构,注浆材料及其配方、注浆参数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注浆效果显示:主斜井、1^#副斜井井壁进行壁后注浆处理后.井壁涌水量控制到3m^3/h以下,封水效果明显;3^-1煤中央胶运大巷及辅运大巷进行超前预注浆后,巷道出水量一直控制在50m^3/h以下.从而保证了巷道掘进的正常进行。顺利的通过了火烧区的富水段。  相似文献   

16.
茶园煤矿为水文地质复杂型矿井,开采二叠系吴家坪组近底部K1煤层。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途径为岩溶裂隙与暗河。该技改扩能明斜井将穿过二叠系嘉陵江组(T1 j)、大冶组(T1d)和长兴组(P2c)三个岩溶裂隙含水层。从已有采掘工程、矿区地形地貌、物探结果、接触面岩溶发育情况等方面对这三个含水层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该矿扩能技改斜井井筒在开凿期间遇暗河岩溶水的可能性很小,但可能会遇到岩溶裂隙水的结论。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实际揭露情况表明,该斜井掘进期间,井筒实际涌水量为15m3/h以内,与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证明其分析方法正确,结论可靠,对煤矿水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