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王生辉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A09):17-19,21
通过对矿区地质情况的分析,对煤层孔隙结构、割理裂隙及渗透性的研究,认为该区为低渗透性煤层,且变化较大,在进行气资源量计算之后,选择8个井田气含量丰度值高的井田,施工了三口地面开采试验孔,取得煤层气评价的主要参数,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潘玉启 《辽宁地质》1996,(4):284-292
建平八家子超单元花岗岩同位素年龄274.8~260Ma(U/Pb,K/Ar)属早二叠世,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可划分为4个单元,即杨树岭单元,紫杖子单元,套卜河洛单元和太平庄单元,主要岩石为中细粒-巨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位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上侵。  相似文献   

3.
以铁法矿区7个矿11个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采集、处理与解释技术)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4.
铁法盆地煤变质作用及煤层气生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铁法盆地的地质背景、煤系上覆地层和埋藏史、岩浆活动、煤体结构、煤阶分布、煤变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铁法盆地的煤变质以浅成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主;煤层热解气生成的时间、条件和方式受煤变质过程控制;煤变质与煤层气是同一地质环境下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震在铁法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法矿区采区三维地震工程实践为例,论述了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在采矿工作面合理布置等方面的作用。采掘实践证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应用消除了地质风险,已回采的几个综采工作面,未发生意外及重大地质变化。  相似文献   

6.
铁法矿区煤层冲刷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铁法矿区冲刷带发育的地质背景;指出比较常见和对煤层破坏程度较严重的冲刷带成因类型是同沉积河道冲刷带、沉积后河道冲刷带和继承性河道冲刷带,并阐明了它们的识别特征。在对铁法矿区煤系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煤层顶板砂体等厚图对大隆井田4#煤层中的冲刷带进行了预测;揭示了铁法矿区煤层冲刷带的总体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金川矿区地下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及演化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金川矿区位于高地应力区,岩性坚硬但岩体较为破碎,其地下巷道围岩压力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具有矛盾统一的双重性特征,这种双重性特征在国内外许多同类型地下工程中均存在。从应场演化角度,对该类围岩的应力场特征及其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人为围岩应力的特殊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结构面在围岩动态演化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时间相关性力学行为和力学响应。据此提出围岩结构性流变的观点,并给出其理论解,它较好地反映了该类围岩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场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铁法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发展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矿区采煤沉陷区的调查,对影响沉陷形成的主要因素(煤层的厚度、煤层的埋藏深度、上覆底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松散层的厚度、矿井开采条件等)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对将来煤炭采空区的地面沉陷情况(至2010年末,区内将再形成约55km^2的沉陷与变形区)进行了预测,为该矿区地面沉陷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铁法矿区矿井实际资料的研究,依据围岩节理及煤层裂隙的宏观、微观统计分析,探讨了煤储层孔裂隙的发育特征,对该区储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认为区内褶曲发育,褶皱轴部地带为裂隙发育带,煤层裂隙发育,连通性好,具备储层渗透性好的优势;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裂隙发育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裂隙发育的NW方向为渗透性优势方位.  相似文献   

10.
沙柳河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柴北缘加里东地槽褶皱带东缘,区内印支期侵入岩分布广泛.通过对侵入岩物质成分、岩性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从侵入岩形成时代、岩石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侵入岩与钨锡矿成矿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岩体以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属于S型花岗岩,具有酸度大、含碱量不高的特点,属弱碱性-过碱性硅铝过饱和类型花岗岩,其含副矿物种类较多.岩石中Pb、Zn、W、Sn元素含量均高于世界花岗岩平均值的1.5~3.3倍,为钨锡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利用花岗岩K+Na与Si相关图、SiO2-(CaO+MgO+FeO)-(Na2O+K2O+Al2O3)三相图、分异指数直方图等方法对区内的花岗岩进行分析,认为普查区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含云英岩化二长花岗岩)在岩性特征、岩石化学、物质成分及形成时间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国内外锡钨成矿岩体非常相似之处,属有利的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1.
谯文浪  肖加飞  陈武  姚益祥 《贵州地质》2011,(4):304-309,294
通过对东天山伊吾县解放沟、四道白杨沟、马依当等区段出露岩体的调查研究,查明了其产出形态、岩石类型、岩石组合特征、侵入期次及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斜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等。本文将从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探讨该区侵入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群结晶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的晶面统计分布,呈不对称正态和不对称对数正态的单峰、双峰和双曲线型;同时,同一岩体中出现不同端员锆石群晶型的共生,它们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由锆石晶面统计分析可以求得不同类型岩方开始与终止结晶的温度:辉石二长闪长岩,900-700℃;石英二长闪长岩,850-650℃;花岗闪长岩,800-650℃;花岗闪长斑岩,650-600℃。岩浆物理学研究表明,高粘度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有利于钻石(311)晶面发育,低粘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岩浆有利于钻石(111)晶面发育。锆石群的平均碱度指数和平均温度指数相关图解表明,本区中酸性侵入岩岩浆的物质来源为幔壳混源型。  相似文献   

13.
青海祁漫塔格沙丘地区由于受沙漠覆盖的影响,增加了找矿难度,近年来新发现了众多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和矿点。通过对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研究,认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代表性侵入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与虎头崖、野马泉和四角羊沟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特征。由早到晚,侵入岩向富SiO2和K2O,贫TiO2、Al2O3、Fe2O3、FeO、MnO、MgO、CaO、P2O5,分异程度增高,A/CNK值增大,w(Na2O)/w(K2O)值减小,Eu亏损增强的方向演化。岩石总体属"I"型,构造背景具有接近碰撞阶段的特征。沙丘地区侵入岩岩浆源区具有清晰的地幔物质贡献印记,辉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表现的较为明显,具有形成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15.
鲁西地区中生代有2个岩浆活动时期,中侏罗世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形成铜石杂岩体,锆石SHRIMP U Pb年龄167.9-183Ma,加权平均值为(175.7±3.8)Ma;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范围较广,生成多种岩石系列,形成济南—埠村—邹平—淄博金岭一带杂岩体和沂南县铜井、莱芜、蒙阴虎头崖、临朐铁寨等杂岩体,锆石SHRIMP和LA ICP MS U Pb测年结果为128-134Ma。  相似文献   

16.
川西雅江地区发育系列复式背斜、复式向斜及其伴生断裂的褶-断式构造组合样式。受强烈构造改造,岩石变形主要呈现出柔性滑脱、顺层剪切、脆性弯折、沿结构面强卸荷、大位移错动、断层破碎以及褶皱劈理化等7类样式。构造-岩石组合塑造着该区域雅砻江展布与深切河谷的演化,而河谷演化与构造改造共同控制着区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不同的岩石变形样式孕育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而岩性组合关系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规模。受砂岩板岩互层弯折变形的控制,斜坡主要产生倾倒弯折→拉裂→滑移→失稳破坏→堵塞河道或阻断道路等多阶段变形破坏模式,形成雅江地区滑坡灾害最主要的成灾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三家子井田位于南票煤田西南段,呈一弧顶凸向东南方向的弧形构造。根据井田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有酸性花岗斑岩、中性的闪长斑岩及基性的辉绿岩。其中酸性花岗斑岩分三个源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侵入井田含煤地层,全区发育,以复式层间侵入为主,有1~24个分层,单层厚度0.07~19.78m,破坏了3、6、7、8四个煤组,尤以6煤组二煤受破坏最为严重;中性侵入岩闪长斑岩分布在5线以西及东北部21—24线,以岩墙侵入为主,其特点是厚度大,分层少,1—2层,分层厚度58.6~94.09m。由于侵入岩影响使煤层失去连续性,造成煤层对比、估算储量及开采困难,甚至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北岔沟门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成矿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法(TIMS)阐明河北省北部北岔沟门地区极具特色的中生代浅成侵入岩组合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意义.研究表明,北岔沟门一带发育了包括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角闪黑云二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在内的具浅成岩浆侵入作用特征的侵入岩共生组合,其中石英二长斑岩、角闪黑云二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的TI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47.6±1.6 Ma、146.2±1.4 Ma和146.2±3.9 Ma,代表了浅成侵入岩的侵位成岩时代,该侵入岩石组合与北岔沟门含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构成了华北陆块北缘地区中生代典型的浅成岩浆侵入作用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高河井田的构造发育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