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
通过对耿马县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隐患点和灾害点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耿马县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耿马县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144处(条),灾害类型齐全。其中滑坡118处,崩塌18处,泥石流沟2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各3处,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零星发育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区内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点状产出、线状延伸、局部集中发育的特点;总体上不同地质灾害发育明显受地形地貌影响。夏季强降雨是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地层岩性控制地质灾害类型;耿马盆地内的滑坡直接受新近系灰、浅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的膨胀性控制,降雨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虽然造成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甚多,但近年来大多与人为因素诱发有关。因此,在国土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应重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避免因人类不适宜的活动而诱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6.
汉台区地处秦巴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陕南山洪后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行详细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的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汉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滑坡以小型残坡积层滑坡为主、崩塌以中型岩质崩塌为主、泥石流主要由采矿弃渣引发;北部中低山区的河东店镇、武乡镇、汉王镇地质灾害发育,南部平原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洪雅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洪雅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认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是县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持续降雨和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奉节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向宁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1):36-40
在三峡库区奉节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阶段调(勘)查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期地质灾害防治中典型灾害点的分布特征及稳定状况,然后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典型滑坡、泥石流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成因机制、稳定性及危害情况等,总结了奉节县滑坡、泥石流发育规律,并对其复活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防治方案比选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突发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首都城市之一,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系统总结了北京地区分布面广、危害性大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总体上看,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全,规模小,险情差异大。2003年以来,突发地质灾害次数有较大增加,主要类型为崩塌和地面塌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即北京地区防治应以调查为基础,监测预警为先导,以搬迁避让为主,工程防治为辅,并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脆弱,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数量多、规模大、危害严重,汶川地震又引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本文根据汶川地震前和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等成果,采用GIS分析和编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适宜的控制点间距、搜索半径编制了岷江上游汶川地震前、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图,提出利用点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来综合评价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从弱到强划分为8个等级。分析认为,岷江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强度高,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累积发育强度达最高8级极端活动,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最高为7级极强活动,且2~6级区面积较大。岷江上游地区历史强震、暴雨等极端事件多发是地质灾害累积发育强度高的主要原因,而汶川地震单次事件引发的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总体较高,并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南部河谷区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盐津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地面裂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结构、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针对该县目前地质灾害形势,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依据地质灾害特征和分布现状,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了城固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规划及重要工程设施,划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分别提出了组织、技术、经济等防治措施,为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通江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四川省通江县地质灾害特征,认为地层岩性和地形地貌是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内构造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较小,持续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16.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治理阳原县地质灾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在不同地质灾害区中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四川平昌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发育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影响或控制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