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山区面积比例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量重大工程建设、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各类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民生改善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能够为灾害风险管控、监测预警、防治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由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入手,着重分析讨论了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概况、监测预警既有成果和研究现状。然后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方法和主要监测预警模型的发展和现状三个方面,讨论了"3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研究现状和实践应用;最后详细讨论了目前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在三峡库区和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最终结论认为,"3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各行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未来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以"3S"技术为基础,集观测、研究、风险评估、预报预警、预防治理为一体,有机结合各相关学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诱发灾害的因素和发生强度,提高地质灾害预报的时间、地点、发生强...  相似文献   

2.
"3S"技术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建立以单位面积内风蚀地或流沙面积所占百分比、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景观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幅度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分类系统,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数据和1987年、2000年TM卫星图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和野外验证相结合提取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方法,在MAPGIS系统支持下,对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1:25万《东胜市》、《榆林县》幅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1975年、1987年和2000年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了1975年至1987年沙质荒漠化土地呈发展状态、1987年至2000年和1975年至2000年呈逆转状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征地中采取3"S"技术的应用事例,探讨3"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采用何种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四川省金堂县为研究区,以其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探讨,选取陆地卫星LandSat-5 TM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已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运用“3S”技术,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并对金堂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经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为68.002,属于“良”级;②研究区土地退化指数值为35.41,空气质量指数值仅为1.42,这说明研究区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空气质量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显节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0,19(4):402-407
土地资源管理缺少现势性的实时动态信息,故对“3S”技术迫切需求,详细地阐述了:“3S”技术优势和“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应用原理及应用现状,最后对“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晓航 《山西地质》2012,(4):57-60,62
简述了利用3S技术集成手段,对山西省某煤矿集中区进行矿山开发状况监测的工作流程,并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获得该区动态监测成果;就3S技术在矿山开发状况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D和“3S”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杨炜  张加仁 《贵州地质》2003,20(4):253-259
以卫星遥感(RS)为主要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助,集县农业资源区划多年研究成果,建立县域一级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遥感及信息系统。运用ETM卫星遥感信息源,提取8大类土地信息,并以新景河流域为例,应用该信息系统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价,提出科学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成林  卜春燕  汪延彬 《冰川冻土》2017,39(6):1374-1380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从宏观层面上建立"省-区-县-渐变类型区-地块"监测体系,以甘肃省标准耕作制度三级区为单位选取监测县,运用"重点分等因素划定"方法划分监测县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区、确定驱动因素,通过在县域范围内布设监测单元,对监测单元耕地质量渐变的驱动因素进行监测,并对其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做出趋势性评价。最后,以监测县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为基础,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甘肃省耕地质量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对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分布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2015年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全省监测县耕地等别平均提高了0.14等。河西走廊区中部、陇南山区南部等别有较大幅度提高;晋陵丘陵沟谷区、陇东黄土旱塬区东部、甘南高原区中部等别有较大幅度降低;南部地区变化的幅度整体高于北部地区。(2)甘肃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且整体偏低;全省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地灌溉保证率多为一般满足和不满足,但得益于近年来全省修建大型引、供水工程,全省耕地灌溉保证率有了提高;耕地质量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整合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简要阐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整合化趋势。“3S”技术为区调研究提供了新的潜力巨大的技术支持;着重从“3S”技术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它在我国第二代区调填图中的基本应用模式以及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遥感图像宏观性强、快速、高效、经济和信息量丰富等优越性。对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1988年和1999年两个时段的TM卫星图像进行详细解译,经野外实地调查,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植被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比了十年来生态环境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及安宁河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晋 陕蒙 能源 基 地(陕 北 地区 )矿 山环 境 地质 调查 项 目实 施中 ,应 用 TM 卫 星 图像 对矿 山 环境 地质 影 响 因 子的解 译 、对 比 、分 析 ;应 用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对 环 境 地 质 点 进 行 野 外 控 点 ;应 用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对 调 查 解 译 成 果 进 行 编 辑 、制图 、迭 加分 析 ;总结 了 应用 “3S”技 术 进行 矿山 环 境地 质调 查 的工 作方 法 和程 序。关键词:矿 山 环境 地质 调 查;“3S”技术 ;应 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损性评价是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揭示了地质灾害基本构成元素之一的承灾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整个地灾灾情评估体系完整性的构建及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明确性、统一性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等面积法作为基本手段,根据评价区实际情况算得的离散等积网格作为评价模板。结合“3S”(GIS、RS、GPS)技术,探讨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实现方式,旨在提出“3S”框架内的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实现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文章提出了为实现易损性面评估而确立的评价对象之层次分类方法、评价模板构造计算方法、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空间信息集成模型。重点讨论在空间数据完整性基础上的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模式及以GIS空间分析算法模式为蓝本的空间数据处理和集成手段。在理念层面上,文章将空间分析实现方法分为现实评价区域、概念评价区域、数字评价区域、逻辑映射虚拟区域等4个阶段,认为在GIS环境下的地灾灾情评价原始空间数据、派生空间数据以及经专用模型集成后的结果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可以分为颜色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TM)及等值线3种表达方式。最后提出实现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一般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以3S(RS、GPS、GIS)技术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评价数字化工作方法。针对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一般特点,从原始数据的获得与处理、地质工作的数字化、项目工作成果的表达等方面出发,就资源评价工作中常见的工作内容(如遥感解译、地质草图制作与修编、物化探、地质科研、成矿预测和远景区圈定等数字化工作)中RS、GPS、GIS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方法、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基于3S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数字化工作将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