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  相似文献   

2.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28  
通过计算1961-1995的逐日青藏高原季风指数,初步确定了高原夏季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和500hPa高度场、东亚季风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夏季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呈反相关关系;高原季风的年际和年代变化明显;高原冬季风强(弱)与同期高原及乌拉尔山500hPa高度场偏高(低)以及东亚冬季风偏强(弱)相联系;高原夏季风偏强(弱)与同期贝湖至高原南部500hPa高度场偏低(高)、西亚和中国东部高度场偏高(低)以及东亚夏季风偏强(弱)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1981-2010年安徽省逐时降水资料, 从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三个方面对不同量级降水日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1)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呈双峰结构, 降水强度则无明显峰值。小雨和中雨降水量峰值时间主要在下午, 大雨呈现出上下午双峰结构, 暴雨的峰值则出现于上午。经分析, 这是由于不同日降水量级下持续性降水事件的构成不同所导致; (2)在空间分布上, 各量级降水日变化有明显区域性特征。总体来看量级较小的降水峰值出现时间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 量级越大则一致性越差; (3)近30 a出现在下午的降水量峰值和降水强度峰值的年际变化较为一致, 均在1993-2001年间有所加强。且在东亚夏季风较强的年份, 安徽省降水峰值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 而在弱季风年, 峰值时间出现于早晨的站点偏多。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季风对西北降水影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高原季风指数与西北地区月降水量遥相关关系的分析,论述了1月份高原冬季批指数与西北地区年降水和夏季月降水相关显著,其相关分布型与西北夏季三种降水类型相似;6月高原季风指数对西北降水量的影响也最明显。高原季风异常可能与高原下垫热力异常有关,从而推测冬季风异常通过高原这个巨大的热载体而影响夏季风异常。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异常对亚洲季风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丽娟  吕世华 《高原气象》1996,15(1):124-130
该文利用一个移植和改进的COLAAGCM谱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试验结果指出:高原地区3月份积雪增多,亚洲地区6,7月的夏季风环流明显减弱,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2006—2008年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高分辨(水平分辨率为12 km)数值模拟研究。与TRMM卫星观测相比,WRF较好地抓住了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成功模拟出了高原夏季降水日变化的主要特征。WRF模拟与TRMM观测的夏季高原降水都由北向南递增,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在高原的南坡最强,模拟值分别达到11 mm/d和30%,其次是四川盆地。从降水日变化看,WRF模拟和TRMM观测结果都表明夏季高原中部每小时降水量最大值和降水频率最高值主要出现在下午至傍晚,而高原周边地区则多出现在夜间至黎明。模式物理场的分析指出,高原下垫面显著的昼夜热力差异及高原与周边地区存在的热力差异是产生高原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原因,而高原南坡的降水日变化与山谷风等局地地形强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全球降水与区域性季风降水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回顾了重建的全球月降水量资料的历史与资料的特点。将Hulme,GHCN,CMAP and PREC/L的月降水资料中的印度季风雨,西非季风雨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及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已经创建的全球降水量资料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华南25个站1954~1998年4~6月降水量资料以及有关青藏高原雪盖异常年份资料和东亚季风强度指数, 通过典型旱涝年前期对比诊断与相关分析, 指出青藏高原雪盖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相当显著, 前冬春多 (少) 雪年有利于前汛期雨涝 (干旱); 典型旱、涝年前冬500 hPa中高纬环流特征显然不同, 主要表现在典型旱 (涝) 年北半球极涡强度显著偏弱 (强)、东亚大槽强度偏强 (弱); 东亚季风, 特别是冬季风的强弱变化, 对前汛期降水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同时还发现, 在青藏高原西侧的伊朗高原及邻近地区冬季500 hPa高度升降变化, 可作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一个强的前期征兆信号。  相似文献   

9.
胡亮  杨松  李耀东 《大气科学》2010,34(2):387-398
利用10年的TRMM卫星降水雷达观测资料, 首次对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平原及海洋地区降水厚度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的水平分布及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都要比下游平原地区更为浅薄, 东部海洋地区对流降水厚度比平原地区小, 而层云降水厚度与平原地区相当。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平原地区对流降水厚度的日变化特征非常明显, 海洋地区对流降水厚度日夜差异则不大。层云降水厚度在各地区的日变化特征都不明显。青藏高原、下游平原及海洋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的季节变化都非常明显, 从冬至夏, 对流和层云降水逐渐变得深厚, 而从夏入冬, 对流和层云降水则逐渐变得浅薄。(2)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和层云平均降水厚度的分布形式和降水量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降水量大的地区其降水厚度一般较为深厚, 降水少的地区则降水厚度比较浅薄。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对流降水一般要比层云降水深厚。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厚度水平分布的日夜差距不大, 但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且与气候系统的季节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公颖  周小珊  董博 《暴雨灾害》2018,66(4):373-382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008—2013年6—8月中国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与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资料融合生成的逐小时融合降水产品(0.1°网格数据集)和2001—2012年6—8月的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日降水频率的大值区位于辽东地区,这与该地区位于千山—龙岗山山区和夏季低层盛行偏南风密切相关。(2)辽宁地区平均小时降水率大值区也分布在辽东,辽东南为大值区的中心,主要原因为其一,该地区位于中低层比湿场的湿舌处,其二,该地区夏季中低层盛行的西南风遇千山—龙岗山被迫抬升形成中低层上升速度中心。(3)辽宁省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辽西山区、辽宁西北部、辽东—东南部山区为午后到前半夜降水峰值频发区,而中部平原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为凌晨降水峰值频发区。(4)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过程和天气系统同时影响日降水峰值发生时间,当天气系统较为稳定的处于发展初期和后期时,其影响区域内降水日变化符合前述规律,但当天气系统明显发展或移动,其影响区域内日降水峰值多数发生在该时刻附近。(5)降水日变化规律与天气类型关系不是很大,即在各类天气系统诱发的降水过程中,由地理环境决定的降水日变化规律均存在。(6)辽宁地区西部山地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丘陵、南临海洋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环流及夜间到凌晨加强的由海到陆的西南风暖湿气流是其降水日变化特征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CM) has been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early summer period. The ERA40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TRMM precipitation data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The 5-yea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RCM could simulate well the diurnal cycle of the monsoon circulation over the region. A strong diurnal variation of circul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can be observed at the 500-hPa level, with strong convergence and upward motion in the late afternoo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500-hPa relative vorticity over the TP associ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urnal variation of convergence ma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minent plateau-scale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TP during the evening to midnight period. The simulated diurn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land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ver the ocean, particularly over the regions close to the TP such as the Bangladesh region in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TP, where the well-known nocturnal maximum in precipitation is well captured by the RCM. However, the late-afternoon maximum in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is not well simulated by the RCM. The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TP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trong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circulation over the TP.  相似文献   

12.
夏季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和高原低涡生成频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出夏季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具有强烈的日变化,白天高原是强热源,夜间高原地面转变为弱热汇,日较差可达420 W·m~(-2),呈由西向东递减分布。其中地面感热和潜热加热的日变化均十分明显,日较差分别可达300 W·m~(-2)和200 W·m~(-2);感热加热的日变幅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而潜热加热由南向北递减。同时,利用人工识别的高原低涡数据集初步分析了夏季高原低涡生成频数的日变化,发现夜间生成的高原低涡频数略高于白天,其中00 UTC的低涡源地主要在西藏那曲和林芝(工布江达),12 UTC低涡源地主要在西藏那曲和青海玉树。  相似文献   

13.
南亚高压上下高原时间及其与高原季风建立早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南亚高压动态特征指数,讨论了南亚高压上下高原的时间以及与高原季风建立早晚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亚高压北界位置在4月初开始北移,5月迅速北抬,最北可达到55°N,9月开始南撤,西伸脊点在5—10月移动较稳定,5—7月向西移动到青藏高原上空,8—10月向东移动撤离高原,11月—次年4月东西摆动剧烈。南亚高压初上高原大致为6月第3候(33候),而撤离约为10月第4候(58候)。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时间较高原夏季风建立晚73 d左右。南亚高压撤离高原时间较高原冬季风建立约早5 d。高原夏季风的建立和南亚高压初上高原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在不同阶段的结果,反映在了高原的高低层上。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15.
加密外场试验可提供云降水物理过程新的数据。2014年7月1日—8月31日,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项目组在那曲开展了水汽、云和降水的综合观测,使用了中国最先进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并配以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等设备,获取了高时空分辨率的云和降水宏微观垂直结构特征数据;利用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与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对,进行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获取青藏高原对流云三维风场和降水粒子相态的结构和演变数据。文中简单介绍了本次试验的情况,并利用这次观测的云雷达数据对那曲地区夏季云的云顶和云底高度、云厚、云量、云层数等特征的日变化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型云的宏观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本次外场试验首次成功获取到了多种雷达的云观测数据。那曲地区夏季云主要集中在6 km(距地面高度,下同)以上和4 km以下;总云量、高云的云顶、云量和云厚等云的统计参数有明显的日变化,10时(北京时)为云发展最弱的时段,20时云发展最为旺盛;初生的积云和层云常常出现在3 km高度上,这一高度上常常存在明显的上升气流;深对流系统高度可达16.5 km,同时存在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流中可能存在过冷水。这些数据和初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高原云和降水机理、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及卫星反演结果的订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李英  胡泽勇 《高原气象》2006,25(6):1034-1041
基于中日合作项目“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在藏北高原D105站、Amdo站、MS3478站以及BJ站的观测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藏北高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的日变化曲线呈“U”形,且曲线形状的变化不如夏、秋季大。6~9月的月平均反照率在全年中最低,5月份月平均反照率波动较大。从季节平均值来说,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该地区的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457;反照率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值的大小、曲线的形状在不同站点都很不一样,这与站点的地理位置有关,但天气状况和下垫面属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南部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江苏南部20个气象观测站2008—2012年汛期(5—10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应用降水频率来分析了江苏南部地区降水日变化基本特征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降水日变化特征地域性差异较强,西部站、东部站和东北沿海站都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东部站降水量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下午和傍晚;西部站降水量主峰值出现在下午,并且在清晨和夜间还有两个次峰值;东北沿海站呈现出午前、午后的双峰值形式。2008—2011年降水量下午高值区有先减弱后增强并提前的趋势,而上午的高值区有总体减弱并推迟的特征。2011年后有明显减弱的趋势。江苏南部总体来说,短时强降水(大于20和25 mm/h)在16—19时出现主峰值,07—09时也有相对较小的次峰值。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夏季青藏高原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洁  郭学良  常祎 《气象学报》2018,76(6):1053-1068
为了加强对青藏高原(高原)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深入认识,采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月3-25日发生的6次不同强度云和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夏季云和降水过程具有独特性。高原夏季对流的促发机制主要是午后高原加热造成的,云和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夜后,对流性降水一般转化为层状云降水,具有明显的0℃层回波亮带,并且会产生强降水。大部分对流云云顶高度超过15 km(海拔高度),最大上升气流速度为10-40 m/s。(2)6次云过程中均具有高过冷云水含量,主要分布在0—-20℃层,冰晶含量主要分布在-20℃层以上的区域,强盛的对流云中,可出现在-40℃层以上区域;雨水集中分布在融化层之下,说明其主要依赖降水性冰粒子的融化过程;雪和霰粒子含量高,分布范围广,说明云中冰相过程非常活跃。(3)高原夏季云中水凝物的转化过程和降水的形成机理具有明显特点。霰粒子的融化过程是地面雨水的主要来源,暖雨过程对降水的直接贡献很小,但通过暖雨过程形成的过冷雨滴的异质冻结过程对云中霰胚的形成十分重要。霰粒子的增长主要依靠凇附过程以及聚并雪晶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Diurnal variations of two mountain-plain solenoid (MPS) circ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first-step" terrain [Tibetan Plateau (TP)] and "second-step" terrain (high mountains between the TP and "east plains") in China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outh west vortex (SWV) and the mei-yu front vortex (MYFV) were investigated via a semi-idealized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simulation integrated with ten-day average fields (mei-yu period of 1-10 July 2007). The simulations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two MPS circulations related to first and second-step terrain, diurnal vari- ations from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P to the Yangtze River-Huaihe River valleys (YHRV), and two precipitation maximum centers related to the SWV, MYFV. Analyses of the averaged final seven-day simulation showed the different diurnal peaks of precipitation at different regions: from the aftemoon to early evening at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P; in the early evening to the next early morning in the Sichuan Basin (SCB); and in the late evening to the next early morning over the mei-yu front (MYF). Analyses of individual two-day cases confirmed that the upward branches of the nightlime MPS circulations enhanced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WV and the MYFV and revealed that the eastward extension of the SWV and its con vection were conducive to triggering the MYFVs.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a rainfall streak from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P to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was primarily due to a series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of several systems from west to east, including the MPS between the TP and SCB, the SWV, the MPS between second-step terrain and tile east plains, and the MYF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