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青海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的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海软玉普遍显示出硬度较高、透闪石含量稍低、结晶度偏高的特点;透闪石主要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定向性普遍较好。对比两地软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青海软玉成矿母岩相对贫Mg、Si而富Ca,动力改造相对较弱,成矿温度较高,这是造成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偏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系统对产自新疆和田的软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与产自中国青海、辽宁、河南及韩国的软玉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产地软玉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和田软玉样品中含有镁质绿泥石,而辽宁软玉样品中含有较多的闪锌矿,青海软玉样品中有含Zr元素矿物的颗粒,河南软玉样品中有含La与Ce元素较高矿物的颗粒;对纯度较高的软玉样品,仅依靠主成分很难区分其产地,但依靠其微量元素成分却能起到较好的鉴别作用;和田软玉样品中透闪石的显微结构较致密,纤维尺寸要小于其它产地软玉样品的。以上信息对确定软玉的产地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岫岩软玉的典型品种进行了偏光显微镜、LA-ICP-MS、SEM等测试分析,证明两产地软玉的物理性质相似,但岫岩软玉光泽和透明度不如新疆软玉,其抛光的光洁度不如新疆软玉。黄白玉和绿玉在新疆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而新疆软玉中的黄玉在岫岩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这是两地软玉在颜色上的明显差别。微量元素均以青玉中的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最高,Be、Ni、Cu元素对软玉中的绿色调有一定的影响。REE配分曲线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多来源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扫描电镜下观察,新疆软玉以毡状纤维交织变晶结构最为典型和常见;岫岩软玉以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叶片状结构居多,颗粒较新疆软玉粗大,致密程度差,这也是其质地不如新疆软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新疆玛纳斯、青海格尔木、江苏溧阳产软玉的矿物组成和了解其品质与矿物组成的内在联系,为软玉的鉴别与质量评价等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对3个产地的软玉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从矿物成因特征、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玛纳斯、青海格尔木、江苏溧阳的软玉虽然均由透闪石组成,但其晶体中Mg与Fe的离子数量明显不同,玛纳斯碧玉中的透闪石含有更多的Fe,其化学成分十分接近阳起石的;玛纳斯碧玉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格尔木和溧阳的有所差别,形成于蛇纹石化超镁铁岩中,富含FeOT和MgO,而溧阳和格尔木软玉则产于中酸性火成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其FeOT的质量分数较低。软玉的颜色、韧性和透明度主要取决于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软玉产地众多,但不同地区所产软玉的质量和价格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以OXRD、SEM等先进测试仪器,对新疆和田、青海格尔木以及江苏溧阳三个国内主要软玉矿区的软玉样品进行了结晶度分析和微观形貌的观察,发现其微观结构不同是造成各地软玉质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龙溪软玉矿床地质及物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云 《矿产与地质》1993,7(3):201-205
龙溪软玉矿产于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具有与瑞士Scortaseo软玉、澳大利亚Cow-ell软玉和新疆和田玉相似的地质产状与岩石成因,明显有别于世界上其它大部分与超基性、基性岩有关的软玉矿床,如阿拉斯加、不列颠哥伦比亚、加利福尼亚、西伯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等地的软玉以及台湾软玉、新疆玛纳斯的碧玉.  相似文献   

7.
台湾软玉的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台湾软玉的喇曼光谱研究彭明生李迪恩殷小玲(中山大学宝石矿物材料所,广州510275)关键词软玉喇曼光谱台湾新疆的和田玉与台湾花莲地区软玉(又称台湾玉)是中国玉的代表,闻名于世界。谭立平教授对丰田地区软玉进行过系统研究,并将此玉分为3类:普通软玉、猫眼...  相似文献   

8.
溧阳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江苏溧阳小梅岭软玉矿区的软玉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确定其主要为透闪石矿物集合体,并具有显微纤维、柱状及片状3种特征结构.将分析结果与新疆软玉进行对比,发现溧阳软玉普遍显示出透闪石含量稍低、透闪石纤维(片晶)定向性良好以及结晶度偏高的特点,这与溧阳软玉矿区动力改造相对较弱密切相关;溧阳软玉显示出ALK含量(>0.51)高于新疆等其他产地(普遍<0.46)的特点,这与其成矿母岩含碱量偏高关系密切.成矿地质条件的不同是造成溧阳与新疆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溧阳软玉透明度高、油润度不足、工艺加工性能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冗里软玉矿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冗里透闪石玉是近年贵州首次发现的高档软玉,软玉矿体产于基性岩与燧石灰岩的接触变质带上。矿石中的透闪石含量大于95%,具放射状纤维变晶结构、毛毡状变晶交织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玉石种类主要有白玉、青白玉及青玉,具弱油脂-油脂光泽,偶见蜡状光泽。矿体规模大、玉石品质佳,其成因与新疆和田玉及青海软玉不同,属于基性侵入岩与钙质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型矿床,是近年国内新发现的另一种成因类型的透闪石软玉矿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物质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软玉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开采利用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尤其被选定用来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银、铜奖牌(金镶玉)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我国软玉玉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首先介绍了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并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各个颜色品种及不同成因品种的青海软玉样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软玉的物质成分特征为:青海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其质量分数较为稳定,变化范围不大;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其质量分数多数大于99%。  相似文献   

11.
和田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田玉的矿物成分、矿床成因类型、产状序列特征比较系统地介绍,总结了当前市场上和田玉与相似软玉的肉眼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12.
申晓萍  李坤 《地质科学译丛》2010,(2):39-40,I0002
在珠宝市场上白玉的仿制品较多,目前除了常见的仿制品外,又出现了两种新型仿制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检测方法,测试了白玉及其两种仿制品样品的鉴定特征并进行了比较,但未能确定两种仿制品的宝石品种。进一步测试和分析了两种玉石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并与宝石的标准红外图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白玉仿制品分别为石膏和硅灰石。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料"是目前软玉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玉石产品。对一批典型的"韩国料"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韩国料"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其常规宝石学特征以及红外光谱均与软玉的吻合;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软玉"或"和田玉"。同时,有部分测试结果可作为该"韩国料"样品的产地鉴别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软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正章 《矿物岩石》1992,12(4):21-27
台湾软玉形成于五万年前,系超镁铁岩变成的蛇纹岩经交代而成。软玉主要为普通软玉、猫眼玉和蜡光玉三种。比其它的软玉稍硬些,且硬度与闪光性都有方向性,并含数种矿物包裹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是含铬极高,并影响到软玉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软玉子料的形状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平  李凌丽 《岩矿测试》2008,27(5):395-396
通过对软玉子料形状总结,发现子料多呈扁平状,其长宽比较小,磨圆好的子料形状可分为11类。这些特征可用于子料鉴别与特殊材料制作。  相似文献   

16.
辽宁桓仁软玉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维峰 《岩矿测试》2012,31(5):794-797
利用常规检测及薄片观察、红外光谱、化学分析法,对产自辽宁桓仁的一种灰白色玉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宝石学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测得其折射率为1.60,相对密度为3.08,摩氏硬度为6.5±。偏光显微镜下显示玉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及普通角闪石,杂质矿物为透辉石、磷灰石、碳酸盐矿物、蛇纹石等,呈不等粒变晶结构、叶片状变晶结构及交代结构。玉石的组构特征导致其透明度较差,颜色不均匀,具黑色斑点及绿色团块状包体。红外光谱特征与标准的透闪石特征非常相近,证明该玉石为透闪石玉(软玉),其化学分析结果与和田玉及岫岩软玉结果相近。普通角闪石的存在(已黑云母化)一定程度影响了玉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一种拼合处理的软玉及其鉴定特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荧光能谱分析,对该类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外观上,样品的"皮"与主体结合处的颜色分界截然,有明显的粘结痕迹和大量的蜡与气泡;拼合面两侧区域的红外光谱完全不一样;X荧光能谱显示,其"皮"较主体部分缺少Ca峰。根据测试结果认为,样品应为染色岫玉软玉拼合石。  相似文献   

18.
韩国软玉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弘  王轶  刘亚非 《西北地质》2010,43(3):147-153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韩国软玉具有一定的宝石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在对当地区域地质进行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及运用现代测试方法对韩国软玉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宝石学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韩国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含量在98%左右,交代残余结构明显,但仍以毛毡状变晶结构为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韩国软玉在化学成分上与理论值较接近。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对韩国软玉分析表明,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其各项参数指标与标准透闪石接近,含有少量方解石、蛇纹石,结晶度较好。韩国闪石玉矿床初步推断为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交代矿床,这一观点与传统的新疆和田玉玉石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19.
和田仔料随着市场的追捧,其价格越来越高,仿制品层出不穷。借助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武汉市徐东古玩珠宝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仿黑皮仔料材料进行了宝石学、矿物学以及谱学特征鉴定。结果显示,该仿黑皮仔料材料由黑色霞石岩、白色软玉以及有机黑胶三部分拼合而成;其与黑皮仔料的主要鉴定特征在于:前者在横截面上有明显的拼合痕迹以及特征的红外光谱有机官能团区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