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欣  胡明毅  潘勇利  黎祺 《世界地质》2016,35(1):163-172
利用研究区内精细岩芯观察,录井及测井等资料,从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岩相组合和古生物等相标志入手,系统分析了松辽盆地临江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揭示临江南地区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有分流河道、决口扇、洪泛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扇、支流间湾、曲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滩等。通过地震属性优选,结合单井和连井资料表明:纵向上,从FⅢ2到FⅡ1为一套三角洲平原亚相向曲流河相演化的进积沉积序列,在FⅡ1沉积后期,发生了全盆地范围的湖侵事件,导致从FⅠ3到FⅠ1为一套曲流河相向三角洲前缘亚相演化的退积沉积序列,并建立了临江南地区扶余油层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岩芯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依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标志,对大庆长垣以东朝长—双城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扶余油层(Kf)发育浅水三角洲相和曲流河相两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可以划分为5种亚相和11种微相,主要砂体类型为河床边滩沉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将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并分析了其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垂向上沉积水体表现为由深逐渐变浅再变深的过程,在MSC4下降半旋回至MSC5上升半旋回沉积时期,达到最浅。该时期全区范围内发育河床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河道砂体规模最大,为储集砂体发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精细岩相分析,在滇东南泥盆纪台地及台地边缘沉积区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而在深水盆地沉积区仅能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结合海平面波动及构造作用分析,认为在台地或台地边缘沉积区,能划分出的层序在盆地中难以一一对应的原因是:掀斜拉伸作用导致下沉一侧的沉降速度总大于海平面的下降及沉积速率,而保持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或海侵沉积特点,或是以饥饿性盆地性质出现,以致形成的沉积层序相对较少。三级及三级以上(高频沉积层序)沉积层序的形成主要受区域构造作用影响,因构造活动强度的差异而难以进行大区域对比,同一层序界面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第三纪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类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武法东  陈建渝 《现代地质》1998,12(4):559-566
根据钻井岩心、录井资料、测井曲线及三维地震反射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为指导,建立了东营凹陷第三纪充填序列和层序地层格架。凹陷充填可分为下第三系的张扭断陷充填和上第三系的压扭拗陷充填。前者可进一步分为初始沉降、加速沉降和湖盆萎缩3个阶段。东营凹陷层序地层格架由2个构造层序、5个超层序组成,其中下第三系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层序。第三系主要发育6种沉积体系;识别出3种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体系域,包括冲积体系域、扩展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沉积体系、体系域的时空展布与凹陷的构造演化阶段和凹陷的边界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道县地区泥盆纪地层存在不同的3个沉积相区,各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具明显差异,在该区1∶2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泥盆纪地层的沉积相变规律,建立了岩石地层格架,划分出7个岩石层序,并对层序地层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塔中地区奥陶系统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中部地区奥陶系大致以I号断裂为界分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层分区,自下而上分白云岩段,灰岩段,泥质灰岩段,泥岩夹灰岩段,泥岩夹砂岩段,砂砾岩段,泥岩夹砂岩段,泥岩灰岩互层段和砂岩段等9个岩性段。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自西向东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深水斜坡相,中-晚奥陶世,塔中地区西部以混积陆相为主,东部以不斜坡相为主,中-晚奥陶世,塔中东部及塔东地区在构造上具弧后前  相似文献   

7.
黔北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前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丛  聂瑞贞 《新疆地质》2006,24(2):161-164
经过大量野外实地观察及前人研究成果,针对奥陶纪钱塘江世以来研究区域处于局限前陆盆地的总体背景,把黔北地区的志留系划分为7个三级沉积层序(SS1至SS7).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发现黔北地区较好烃源岩产于三级层序SS1和SS2的凝缩段和高水位体系域的龙马溪组,储油层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SS4的高水位体系域的石牛栏组,盖层主要分布于龙马溪组、新滩组和松坎组,这3个组主要位于三级层序SS1、SS2、SS3和SS5、SS6、SS7的高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因此分析研究区域的层序格架,找出油气藏潜在生储盖组合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域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黔西南地区三叠纪地层沉积格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立亭 《贵州地质》1996,13(2):129-134
黔西南地区三叠系是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所限定的一套地层,它可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层序。除层序Ⅰ外,均为类型Ⅰ层序,其中Ⅰ—Ⅳ为碳酸盐层序,Ⅴ—Ⅶ为硅质碎屑层序。综合岩石地层单位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层序地层、年代地层等各方面资料,建立的区域性地层沉积格架表明:①碳酸盐台地上地层层序特征是─—层序界面清楚;层序一般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缺少低位体系域;无真正的凝缩段,与凝缩段相当的地层称低速沉积段;成岩作用的影响极为明显。②研究区内的沉积盆地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早三叠世)为伸展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也是区域性海平面主体上升时期;第二阶段(中晚三叠世)为挤压型周缘前陆盆地,也是区域性海平面主体下降时期,该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晚两个时期。在沉积盆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层层序和沉积格架。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西栋  张启明 《地球科学》1994,19(4):493-502
本文根据地震剖面、测井曲线及钻孔岩心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工作方法对北部湾盆地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沉积体系分析和相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管红  朱筱敏 《沉积学报》2008,26(5):730-736
通过对地震、岩心、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将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初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特征将每个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等三个体系域。层序格架和展布受凹陷结构和断裂活动影响,高柳断层以北地区东营组沉积厚度薄,且后期剥蚀严重。南部滩海地区的各层序完整,厚度相对稳定。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南堡凹陷东营组的沉积体系,东北部陡坡带以发育水下扇、扇三角洲为主,西北部和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叠加样式以及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均受到构造活动的控制,强构造活动期形成退积式叠加模式,而弱构造活动期对应进积式叠加模式。对层序发育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层序1低位域的扇三角洲砂体和层序2中的浊积砂体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段,确定其幕式构造运动期次及其构造变形历史,对于圈闭形成演化、油气成藏分析以及外扩挖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造发育史剖面图和古构造图编制,确定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幕式构造运动期次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朝长地区泉头组扶余油层自沉积开始至嫩江组沉积期为统一的坳陷区,其后经历了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古近纪末3个主要的幕式构造运动期次。朝长地区的构造变形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嫩江晚期至期末在朝长地区东南部形成构造雏形;明水期末形成构造幅度较高的长春岭背斜带和低幅度的朝阳沟阶地;古近纪末长春岭背斜带定型,发育长春岭、三站和五站背斜,而定型的朝阳沟阶地由朝阳沟背斜、翻身屯背斜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西藏江孜盆地的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充填演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区域性盆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沙拉岗锑 (金 )矿区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分析,初步识别出Ⅰ类和Ⅱ类不同性质的层序界面,划分出 8个三级层序,包括 2个Ⅰ类层序和 6个Ⅱ类层序,所有层序均具有清晰的三分结构。将江孜盆地斜坡背景的沉积充填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相对陡的陆源斜坡阶段、相对平缓的陆源斜坡阶段、硅质海底扇阶段、陆源海底扇阶段  相似文献   

13.
利用18口井的岩芯分析资料、1 595个重矿物分析数据和近800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和东南部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双重控制,形成了枝状的高能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窄带状、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砂体连续且向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在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区,形成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中心的多支“河控带状体”;前三角洲亚相与三角洲前缘亚相无明显界限,受湖浪作用控制在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前缘区形成浪控席状砂,多个席状砂呈顺岸、垂源平行排列,单一席状砂具有明显条带、环状平面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综合大量的钻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在红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建立了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格架,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19个四级层序和一系列五级层序;测井曲线和岩心观察相结合进行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类型;主要储层砂体发育的四级层序沉积体系平面编图表明,不同沉积相或微相无疑是造成砂体形态、分布及储集性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沙一段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或分流河道相储层为主,粒度粗,单一砂层厚度大;而东三段以河流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为主,粒度较细,单一砂层较薄.平面上,从北东向南或南西方向显示出从分流河道砂体向三角洲前缘远端坝砂体过渡的变化趋势.沉积相的分布格局控制着砂体类型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白垩系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沿长轴方向为缓坡,而在短轴方向为陡坡。缓坡条件下,三级层序界面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不明显,陡坡条件下,三级层序界面不仅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而且在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十分明显。在层序内部均可识别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在层序的低位域,沿盆地长轴方向,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沿短轴方向,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而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向湖区方向,过渡为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在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发育大量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  相似文献   

16.
二连盆地层序地层单元统一划分及格架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剖析二连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将构造地层学、成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把具有区域对比意义的盆地世代界面和盆地原型界面分别作为一级层序和二级层序的界面,把盆地(或凹陷)原型的每一个裂陷-反转旋回(亚原型)作为三级层序,把沉降-充填单元作为四级层序,尝试在构造-地层格架约束下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而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进行成因地层格架分析.其优点是既吸取了经典海相层序地层学的等时地层界面、层序旋回和可容空间分析等精髓,又摒弃了不适合陆相裂陷盆地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及体系域等部分内容,便于建立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也便于揭示各层序地层单元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史和不同构造岩相带的油气成藏条件,有助于提高对有利储集相带和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及其区域性差异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建立有指导意义的成藏预测模式.通过二连盆地各凹陷的实际分析,建立了可对比的、有规律可循的、统一的分级层序界面系统及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7.
18.
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石矿物学、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研究区中-上寒武统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上寒武统可以划归为1个二级层序和5个三级层序,在二级层序时限范围内,浅水相区经历了由局限台地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的沉积演化,斜坡过渡带则经历了由台地边缘→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的演化,研究区东南部的深水相区则由深陆棚→盆地→浅水陆棚组成。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中沉积的颗粒白云岩、叠层石礁以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形成的溶孔白云岩、岩溶角砾白云岩的层位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拗陷型湖盆河流—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已经成为勘探开发重点。以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区块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系统地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将双城区块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及储集层砂体发育特征。研究表明: 受长期基准面下降—上升的变化控制,垂向上,从MSC1到MSC7沉积充填响应呈现三角洲平原沉积—曲流河沉积—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其岩性、沉积构造、旋回期次以及规模也随之具有明显变化;主要储集层砂体类型依次为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的砂体呈条带状分布,顺物源方向由西南向东北砂地比逐渐变小,MSC4-MSC5时期砂体最为发育,储集层质量最好;在构造稳定拗陷湖盆背景下,湖平面升降是储集层砂体发育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e Carboniferous prototype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Tazhong (Central Tarimbasin) area is recognized as a compressive intracratonic depressional one. Three type Ⅰ sequenceboundaries and three type Ⅱ sequence boundari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CarboniferousSystem, which can accordingly be divided into five sedimentary sequences. These sequencespossess stratigraphic characters of the standard sequence and correspond to the depositionalstratigraphic unit of a third-order eustatic cycle. They can be regionally or globally correlatedwith each other. The framework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intracratonict basin in thestudy area distinctly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passive continental-margin basin in the lack ofdepositional systems of early-middle lowstand, poor development of the deeply incised valleyand condensed section of the maximum sea-flood, good development of type Ⅱ sequenceboundaries and coastal plain depositional systems coexisting with shelf-type fan deltas underwet climatic conditions, Which consequently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aralic lithofacie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