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针对降雨诱发滑坡突发、群发的灾害特点,在广东省某地开展了浅层堆积性岩土混合斜坡降雨诱发滑坡的试验,实验采集滑坡成灾演化过程的GPS监测地表形变位移、人工降雨量、岩土参数变化同步数据,形成从蠕动变形、滑动、加速、灾变一直到再次稳定的整个成灾过程的连续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对降雨量、地表形变、土壤含水率、滑坡稳定性指标等进行定量比对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滑坡成灾演化阶段的映射关系,并提取降水诱发滑坡灾变过程的显性因子,作为实验滑坡灾变的判据,建立了综合判据滑坡隐患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将监测结果与宏观现象监测进行比对,验证了监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对毛家在滑坡所作的调查和稳定性分析。毛家在滑坡为一特大型老滑坡。从卫星图像上可看出,滑坡正好处在渭河主干断裂带内。从航空像片上可清楚地圈定出滑坡的范围,并能发现一系列表明滑坡复活的迹象。从对影响滑坡的几个因素进行的分析判断,该滑坡有再次滑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7月13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千将坪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结合滑坡前 后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采用合理的图 像处理技术,获得了滑坡前后正射影像图。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滑坡,详细的对比解译滑坡前后的影像,分别 对滑体的滑动方向、距离和堆积体面积进行了定量计算,结合勘查资料估算出其体积约为1 500万方,综合地质学、灾害学原理和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科学分析了千将坪滑坡的形成条件,认为千将坪在“7.13”滑坡之前为一特大型顺层古滑坡,而“7.13”滑坡 是古滑坡的大规模复活,三峡库区蓄水和降雨综合作用是促使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海砚  郭漩  刘俊楠 《测绘学报》2023,(11):1974-1982
大数据时代积累了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的船舶轨迹数据。对海量冗余轨迹数据进行压缩,可提高检索效率,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负担;然而现有方法容易忽略移动对象的运动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顾及轨迹时空特征和航行语义特征的压缩方法。首先,分析船舶轨迹的空间、时间和语义特征,设计顾及时空语义特征的轨迹数据压缩流程;其次,通过道格拉斯-普克和滑动窗口法计算轨迹点的时空和语义特征值;然后,加权融合轨迹点的时空和语义特征,构建轨迹点的重要性排序,并通过指定压缩比例获取保留轨迹点数目,实现船舶轨迹数据压缩;最后,根据压缩算法效率、质量和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可保留行驶的动态语义信息和时空形态特征,既可根据压缩比例控制压缩过程,又可显著减少数据冗余,为后续轨迹挖掘等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StaMPS PS-InSAR技术,使用覆盖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家湾村地区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的128轨道所有可用Sentinel-1A数据,对已知和潜在滑坡进行识别研究,并使用时序分析技术对所识别的PS点进行筛选分类,研究滑坡分布与演化过程。对该地区所探测主滑坡在雷达视线方向最大年均形变量达到-9 mm/a,主滑坡体在2016年发生较大幅度滑动后,呈现趋稳态势;经实地勘调,初步给出了滑坡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现象。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由于滑坡所处位置具有危险性、隐蔽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进行实地监测、预警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遥感和GIS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自然灾害的识别、监测等领域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选择澜沧江中下游的部分沿岸区域作为研究区,针对目前滑坡灾害的研究现状,探讨在ARCGIS和ENVI软件平台上,基于30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5TM影像和2.5m空间分辨率的Spot5卫星影像以及DEM数字高程影像进行二三维联合显示,提高目视识别验证的效果;并依次通过决策树分类,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进行滑坡的粗提取;基于山影数据、分水线、汇水线、坡度分类等数据精确识别滑坡;并利用谷歌地图和实测的滑坡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取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监测重点滑坡的活动状态,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本文基于4景ALOS-2数据,利用改进的Pixel-Tracking技术获取金沙江白格滑坡2017—2018年间3个连续时间段内的运动分布,试验结果显示,滑坡体运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通过对不同时段的速度对比后显示,该滑坡在灾害发生前期滑动位移存在明显的加速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频发,为能够减少灾害的影响,需要对特定区域的土壤稳定性进行调查或评估。传统对于土壤稳定性的评估一般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对事故多发地段对于调查人员的安全影响较大。因此论文利用ArcGIS软件,根据DEM数据以及地区矢量图,通过计算坡度或坡向等方法对云阳县张飞庙景区进行土壤稳定性评估。运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得到张飞庙景区土壤稳定性情况,确定不稳定区域范围,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6·28”关岭滑坡特大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8日14时30分,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简称航遥中心)立即收集了滑坡前卫星遥感数据,并于6月30日成功获取了滑坡区0.08 m分辨率的航摄数据。作者利用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分别对该滑坡的影响范围、滑动方向、规模及灾情进行了定量解译,得出滑坡灾害影响区面积、滑塌体规模、碎屑堆积规模、损毁耕地面积及掩埋房屋数量等,并在第一时间为前线救灾治理工作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调查数据,确定关岭滑坡为一起罕见的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特大灾害,这一灾害在贵州历史上未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带有定位误差和异常值的浮动车轨迹点数据,该文设计并实现了滑动窗口最优路径地图匹配算法,在综合考虑轨迹点的空间几何关系和路网拓扑关系基础上,为轨迹点匹配最优道路并纠正轨迹点误差。其次,针对稀疏且时间间隔不稳定的匹配后轨迹点,设计改进的Hermite插值法拟合车辆运动状态,并对稀疏轨迹点进行时序插值。利用南京市出租车轨迹点数据进行匹配算法与插值算法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匹配算法具有较高准确性,插值算法能有效还原车辆行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