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挝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是世界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相比于周边邻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文章结合近年来参加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对老挝及邻区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初步概括了老挝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史。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文章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景洪—素可泰火山弧、难河—程逸缝合带、思茅—彭世洛地块、奠边府—黎府缝合带、万象—昆嵩地块、色潘—三岐缝合带、长山地块。研究区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总体上经历了3个重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特提斯演化和中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时期,主体表现为昆嵩、长山古地块的形成,一直到早古生代都具有亲扬子—华南地块的大地构造属性。自中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为古特提斯演化时期,表现为以奠边府—黎府洋、色潘—三岐洋、难河—程逸弧后洋及邻区马江洋为主导的洋陆构造演化格局。晚中生代—新生代则为板内伸展、走滑、地壳物质均衡调整及伴生的盆地形成、碱性岩浆活动等作用期,也是区内现今地质构造格局的定形期。  相似文献   

2.
缅甸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作开发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将缅甸的大地构造单元自西向东划分为5个Ⅰ级构造单元、10个Ⅱ级构造单元.具体是:①西克钦邦-若开邦结合带(E-N1)(Ⅰ),进一步划分为钦邦-若开邦结合带(E-N1)(Ⅰ1)、西克钦邦结合带(E-N1)(Ⅰ2);②西缅甸-苏门答腊弧盆系(E-N1)(Ⅱ),进一步划分为蒙育瓦-勃生岛弧带(E-N1)(Ⅱ1)、瑞保-仰光弧后盆地(E-N1)(Ⅱ2)、密支那岛弧带(E-N1)(Ⅱ3);③腾冲-马来半岛造山带(T3-K)(Ⅲ),进一步划分为八莫陆缘弧(T3-K)(Ⅲ1)、毛淡棉陆缘弧(T3-K)(Ⅲ2)、德林依达地块(Pz2)(Ⅲ3);④保山-掸邦陆块(€-T2)(Ⅳ);⑤昌宁-孟连-清莱结合带(C-T2)(Ⅴ).这10个构造单元以9条断裂为边界.自西向东为:那加山-若开山逆冲断裂(F1)、平梨铺-卑谬伸展断裂(F2)、实皆-勃固右行平移断裂(F3)、葡萄-格杜逆冲断裂(F4)、英昆-八莫伸展断裂(F5)、南坎-抹谷右行平移断裂(F6)、曼德勒-垒固左行平移断裂(F7)、锡当-三塔左行平移断裂(F8)、孟宾-清迈逆冲断裂(F9).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将甘肃省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单元包括西伯利亚板,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分别以红石山断裂带,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泽库-武山煌裂带所分割;并进一步细分为8个二级单元,19个三级单元。同时,对各极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演化特点,作了概略的探讨。认为在中晚元古代时期,四大板块地基底均已固结成大陆型地壳,稍后却以大陆核(或地台)为板块的生长中心,其间则为古亚洲洋(山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总被引:146,自引:59,他引:146  
潘桂棠  李兴振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01-707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转换的标志这一认识,将弧-弧、弧-陆及陆-陆碰撞结合带和夹持于其间的陆块、岩浆弧划分为一级单元,构成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基本骨架;以南昆仑俯冲碰撞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划分出:泛华夏大陆早古生带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三叠纪羌塘-三江构造区及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瓦纳-喜马拉雅构造区。这样的厘定不仅对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根据非洲大陆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非洲大陆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  相似文献   

6.
张旭亮  何登发 《地质科学》2020,55(3):877-893
为了研究鄂西地区深层地质结构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采取浅表大剖面和地震剖面解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制定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得出了相应结论:1)基于寒武系底界的构造T0图,对鄂西地区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划分的构造单元自北西到南东可分为利川构造带、恩施构造带、宣恩构造带、南北镇构造带、桑植—石门构造带和雪峰逆冲掩伏带;2)鄂西地区具备北西、南东分带性和垂向分层性。研究区的共性大于个性,整体的变形受基底滑脱层的形态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排背斜并排发育的现象。每一个新的构造单元以背斜为主体,其隆升基本上都受控于基底发育的基底逆冲断层,少数受控于基底双向逆冲构造。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西南及邻区特提斯格局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李向东  王克卓 《新疆地质》2000,18(2):113-120
塔里木盆地西南和相邻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构关系十分密切,特提斯末期构造演化在特提斯东段形成独特的构造现象:突剌状弧形构造(构造结)。帕米尔构造结的演化过程控制了这一区域构造格局,构造转换在该时段是主要构造作用形式之一,已知形成著名的恰曼左行走滑断裂系、塔什库尔干右行走滑盆地、康西瓦右行走滑构造带等。同时作者还在七美干一带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前缘构造转换域的存在,使得前陆冲断带和前陆沉降带横向不能连接,  相似文献   

9.
新—甘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新—甘地震测深结果,以纵波为主,建立了剖面内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合横波资料对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出超壳断裂14条;划分出一级构造单元4个;二级构造单元8个。从而,对大地构造和地壳演化提出新的认识,为深入研究区内基础地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亚大陆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巨型前寒武纪克拉通为主体而形成的单一大陆, 而是由一些小板块和众多微陆块及其间的褶皱带或造山带组合、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大陆。在前人分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经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 形成对整个东亚地区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的系统认识。研究表明, 东亚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 即前寒武纪稳定陆壳形成阶段、古生代陆洋分化对立阶段和中新生代盆山对峙发展阶段, 尤其以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对东亚大陆具有重要意义。以燕山期以来东亚地区所受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在不同地区作用的差异为主要参考指标, 可将东亚地区划分为7个构造域:西部挤压构造域、西部相对稳定构造域、青藏—羌塘构造域、中部克拉通构造域、俯冲边缘构造域、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域和兴安—蒙古构造域, 构造域的划分对于研究区内沉积盆地的成盆演化历史、进行盆地类型划分和盆地油气资源潜力类比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五国及毗邻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层的对比研究,依据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冈瓦纳型的印度地层区、过渡型亲冈瓦纳的滇缅马地层区、过渡型亲华南的印支地层区、属劳亚大陆的扬子地层区和华夏地层区。论述了地层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层区间做了沉积演化对比,进而阐明了区域的重要构造事件与洋盆沉积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2.
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由一系列呈近东西向、向北凸出的弧形活动构造带构成,被称为“西构造结”。由于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研究程度差异,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在构造单元属性及其与国内构造单元对比上仍存在分歧。本文在系统分析塔吉克帕米尔地区、昆仑和藏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着重从物质组成、构造变形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坦尼马斯、如山-帕沙尔特缝合带为界将塔吉克帕米尔地区自北向南划分为北帕米尔、中帕米尔、南帕米尔三个构造单元,其中北帕米尔进一步细化为北带、中带、南带,南帕米尔分为东南帕米尔和西南帕米尔。初步探讨了各单元构造属性,提出了与我国昆仑、藏北地区相邻构造单元的对接方案,为推进帕米尔地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纪华容隆起位于江汉—洞庭盆地中带。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对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进行了研究。华容隆起总体呈EW向展布,北接江汉盆地,南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和沅江凹陷相邻,总体轮廓大致受到北面的EW向石首断裂、南西面的NW向南县—黄山头断裂、东面的NNE向砖桥断裂等正断裂所控制。隆起周缘凹陷第四纪各时代地层(冲积和湖积)发育较齐全。隆起内部低洼区及山地区边缘不同程度发育早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其他地区分布前第四纪基岩或残坡积物。根据地貌、边界断裂、第四纪沉积以及前第四纪基岩分布等,重塑华容隆起和周缘第四纪构造升降活动、沉积和剥蚀特征及演化过程。第四纪初华容隆起内部因先期剥蚀切割而形成原始地貌分异。早更新世早期隆起周边断裂开始伸展活动,江汉盆地、安乡凹陷与沅江凹陷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华容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周边断裂继续伸展活动,华容隆起与周缘凹陷均构造沉降,前者沉降幅度较小而相对抬升。华容隆起内低洼地区及周缘凹陷接受沉积,期间在早更新世末有过构造抬升而受到剥蚀。中更新世晚期华容隆起及周边凹陷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与网纹化,期间有过构造稳定时期并在华容—砖桥主隆起区的边缘形成河流与滨湖沉积。晚更新世区域构造较稳定,于主隆起边缘和外围平原形成冲、湖积。晚更新世末区域海平面大幅下降,导致华容隆起及周缘地区遭受剥蚀。全新世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周缘凹陷及隆起内部低洼地带形成河湖相堆积。受先期高地势控制,华容隆起主体、南部的南山次隆以及西部团山次隆局部地区等第四纪期间一直遭受风化剥蚀,部分地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残坡积。受江汉—洞庭盆地整体沉降控制,华容隆起第四纪期间总体表现为明显的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14.
佳木斯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厘清嘉荫—牡丹江缝合带的形成时代,确定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笔者对佳木斯地块及邻区出露的一些特征岩石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与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杂岩外来岩块原岩具有类似蛇绿岩的特征,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57~210 Ma,云母及蓝闪石Ar--Ar年龄显示基质与外来岩块共同发生高压变质与退变质事件的时间为193~145 Ma,结合出露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早古生代-早侏罗世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提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间经历了早古生代拼合—二叠纪末期三叠纪裂解—侏罗纪-白垩纪初期再次拼合的构造演化过程。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俯冲作用,驱动了其最终的拼合,形成了以黑龙江杂岩为标志的嘉荫—牡丹江缝合带。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44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归属历来为众多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结合区内的地质实际,拟定出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的一般原则;运用板块构造观点和多旋回开合构造理论,将本区共划分出3个一级构造单元,8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6个三级构造单元;阐述了各构造单元主要地质特征。认为本区先后存在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早古生代)和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晚古生代)两条缝合带,后者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板块的最终缝合带  相似文献   

16.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根耀 《中国地质》2006,33(1):64-77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新特提斯洋全面消减,亚洲大陆形成,因而白垩纪是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笔者从地球动力学系统的变换、构造格局的变换、北东向新生构造的出现和造山作用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变换。这一变换集中表现在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在白垩纪转变为东、西两部发生分异,西部以构造的继承性为特色,东部则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反映在地形一地貌上,早白垩世该区东高西低,白垩纪末开始出现今日的西高东低面貌。盆地发育和“盆”“山”系统也在白垩纪开始发生重要变换,说明东亚大陆边缘因向太平洋的蠕散而不断解体,大陆内部构造则日趋复杂。中国及邻区的这一实例再次说明必须坚持活动论构造观,以动态演化的思路来重塑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大地构造特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南亚地区位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的交汇地带。构造演化独特,先后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多条火山弧带、蛇绿混杂带以及同碰撞和后碰撞岩浆岩带。本文在总结前人大地构造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3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7个三级构造单元。伴随着原-古-中-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域事件,以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成矿域,6个二级成矿省,21个三级成矿带,并结合构造演化初步探讨了主要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中南半岛成矿带是特提斯(地中海-喜马拉雅-东南亚)洲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基于该区的地质矿产图,结合前人的研究,分别以古地缝合带和深断裂为界,将其划分为5个一级成矿省,19个二级成矿带。研究表明:①在古老陆核结晶基底区形成沉积变质型铁、铜和稀土金属矿床;②在板(断)块的结合带形成典型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铬铁和铜镍硫化物矿床;③在板内沉积凹陷区形成盐类矿床;④在造山带的各个演化阶段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热液型铅锌矿床、热液脉状金矿床与热液脉状钨锡矿床。研究成果不仅为从整体上认识该区的成矿规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且为在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寻找与毗邻国家类似的矿床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