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2,12(2):M0002-M0002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语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Early Warning and Early Action: Hydro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结合这一主题,本期科学观察栏目...  相似文献   

2.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19,(1):M0002-M0002
掌握气象科技前沿动态信息是推动气象发展的重要工作环节,2018年,各相关气象科研、业务单位经认真调研后报送了31篇涉及气象科技发展前沿的研究报告。本期气象科技前沿动态专栏从经专家评审列为优秀的报告中选用了关于气象中心核心预报能力对比和进步(P8)以及城市气象发展(P16)方面的评述类文章。两方面的主题都与气象现代化核心能力建设及领域拓展密切相关。我们还将在本专栏中陆续刊载相关文章,期待读者关注,及时了解世界气象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3.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1,11(2):M0002-M0002
西南季风、青藏高原、层峦叠嶂、江水交汇等多重地理气候影响造就了重庆特有的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全市所辖38个区县,承载着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独特的风景.与直辖市行政管理匹配的市气象管理,被扁平化为直辖市与区县气象局的直接联系和对话,构建了我国西南气象环境复杂地区更加有效和独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模式.此外,我国目前两个国家级气象公...  相似文献   

4.
主编语     
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华云集团”)是气象探测设备研发制造和探测系统实施方案设计的高科技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初期,华云集团承担了与美国合作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研发等多个项目,为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生产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网的布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网为重要技术手段的实时天气监测系统,为气象部门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的显著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使人民生命财产免受灾害损失提供了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发端于教育培训:延安时期气象训练队和培训班让气象走进党的事业;新中国为不断壮大的气象事业培养人才,1951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UIT)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在成都创建。今年,我们迎来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经历了军转民、从训练班到三年制中专学校、再到气象和众多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校探索形成“气电结合”的气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壮大了气象教育事业;70年来,一批批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成信大毕业生扎根祖国各地,践行“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为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70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自立自强,紧抓气象事业“早”“准”“快”“广”“实”的深刻内涵,在气象探测、高原气象、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众多重大科研成果,在防灾减灾中得到充分应用,为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贡献了成信力量。  相似文献   

6.
主编语     
生态气象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以包括大气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天气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退化等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演变,适应环境变化,需要将气象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开展交叉研究,探讨各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这是生态气象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水生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江作为我国最长的河流,其流域的生态环境与天气、气候变化对于沿江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荆江流域,夏季的强降水使得这片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流域始终面临着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的威胁。因此,研究该流域的生态气象特征,对于这里以农业、水产养殖业为特色的地方经济、及清洁环境和健康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气象服务价值。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在生态气象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对一些科技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期以“刊中刊”的形式集中刊登了依托于荆州市气象局的“江汉平原生态气象遥感监测技术协调创新中心”有关成员单位在湿地生态与农业气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文章。本期“进展报告:长江生态气象”在荆州市气象局的支持下,展示了该局科研业务人员独立或与高校等机构学者合作,在江汉生态气象方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研究分别从产量预报(P36)、洪涝灾害(P51)、农作物遥感(P58、P72)、水体遥感(P85、P91)以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P105)等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气象领域在当地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1,11(5):M0002-M0002
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以来就成为一个不断追求的梦想,在中外各类神话、传说中,呼风唤雨、改天换地成为体现人、神能力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探索中,有盲目的幻想,有荒唐的举措,有与客观实际相背的认知,也有不切实际的行为。但最终,伴随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及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思考和实验,最终使人工影响天气的理念具有了科学属性,直抵气象科学的核心领域--云物理学。人影的科学实践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推广和应用,这源于其需求的迫切性,无论是增雨抗旱还是防雹减灾,人影都成为重要和有效的应对手段,并逐步拓展到生态、环境、重大室外活动保障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2,(3):M0002-M0002
气象卫星的发展为现代气象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无论是日常的天气预报业务,还是定量化计算的数值预报模式,都与卫星遥感信息紧密捆绑在了一起。为了了解气象卫星的发展进程,本期封面报道围绕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长达60年的历程做了介绍和分析(P2~P14),可以看到卫星遥感技术从简单到精密、从一般性“看图识字”到定量化分析,最终将海量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于数据同化演变的过程。作为全球持续服务最长的气象系列卫星,DMSP在早期频繁发射积累了大量极轨卫星入轨等方面的经验;中期推出OLS和多种微波辐射传感器,不仅引领了几次极轨卫星换代技术,还是最早支撑数值预报卫星数据同化最重要和持续时间最久的卫星数据来源;后期虽然技术上有些落伍,但依靠其最后几颗超长寿命卫星的顽强,其遗产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未来,围绕DMSP换代的最新技术,我们依然有理由期待。  相似文献   

9.
王会军 《大气科学学报》2020,43(1):I0003-I0003
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从1960年到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和世界大气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并写在了每个南信大人的优秀业绩中,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人民的口碑里。这其中,倾注了无数南信大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成就了数万学子的理想和事业。为庆祝南信大建校60周年,《大气科学学报》决定组织出版这本特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明确提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建设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奋斗目标,并同时提出了为实现“三种气象”所必须实施的人才战略、科技兴气象战略、拓展领域战略.“三大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战略.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人才战略?笔者认为,国家级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基层(地市以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大批基层气象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刘宏 《陕西气象》2012,(2):47-49
1NCEP、ECMWF及CMC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发展综述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麻巨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参见链接信息)建校50周年。5月11日,该校举办了盛大的校庆活动,在中国气象界这个拥有该校最多学子的领域一时传为美谈。6月初,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应邀对南信大进行采访,领悟学校悠久历史的同时,更从气象多学科建设和软科学角度,重新审视南信大未来的发展和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全面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刊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慶存 《大气科学学报》2020,43(1):I0002-I0002
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于1960年诞生以来,已历整整60周年了,有着光辉的成就,自然要热烈庆祝。而南京气象学院于1978年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同时,创办了“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年起更名为《大气科学学报》,亦取得光辉的成绩,于是借大学六十周年之机,出版《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特刊》。该校该学报要求我写刊首语,还为此寄来了相应的资料,供我学习和参考。作为一个气象学老兵,我义不容辞,于是学习了资料,欣然从命;兼也当作我个人对该大学和该刊的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传统教学对培养高职气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不适应性,并对改进传统气象教学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认为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气象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应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巩固学生的气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要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以培养出在气象部门第一线从事监测、收集及预报等工作的高级气象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使得高职气象教学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预报技术以及气象科技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封底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科学学报》2016,39(4):576-577
正一、《大气科学学报》由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78年创刊)全新改版而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本刊遵循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法规,贯彻"双百"方针,以繁荣我国气象科学事业,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等。本刊为双月刊,欢迎国内外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投稿。二、投稿具体要求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16.
《山东气象》2012,32(3):F0004-F0004
山东省气象局于7月15—29日对2012年度新接收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入局教育,主要包括形势任务教育、气象基础知识教育、优良传统和文明礼仪教育、现场实践教育和拓展训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开展入局教育,使新进毕业生全面了解全省气象工作的发展情况、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提高新进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