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江苏地质》1994,18(2)
江苏省地质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简报江苏省地质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于1994年4月26日~28日在无锡地矿部石油中心实验室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生产、教学、科研等有关会员单位的代表共82人,特邀兄弟省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2.
曾明果 《沉积学报》1986,4(3):66-66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六日至十日在贵阳举行。十一日至十五日,代表们对贵州两条相标志明显的沉积地质路线分别进行了野外考查和研究。此次大会以交流学术、提高研究水平,促进矿产的预测与寻找为宗旨。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煤炭、石油、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及新闻单位等系统的代表及工作人员共181人。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古生物学会、湖北省古生物学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协办的”地质历史上的大规模海进和生命演化过程研讨会”于11月12日至15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来自9省、市28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博物馆、石油、煤炭与地质生产单位的10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于 2 0 0 1年 11月 16日在宁隆重召开。省政协副主席朱兆良、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任远、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弭力、江苏省科协秘书长铁恒、华东五省一市的地质学会代表、省内兄弟学会代表和我省的地质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代表以及我会的历届理事长和第七届理事会全体成员共 15 0人出席了庆祝大会。朱国承理事长代表江苏省地质学会在会上作了“为开创新世纪地质工作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江苏省地质学会四十年来为促进江苏的地质工作发展、为推动地学科技的进步、促进江…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山东省地质学会、河南省地质学会、江苏省地方病协会、安徽省预防医学协会、山东省地方病办公室、河南省地方病协会 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苏鲁豫皖 4省“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1月 6日~ 8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隆重召开。与会代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监测和地方病预防部门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工作者 ,共 4 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一次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盛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和徐州医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7日,江苏省地质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处长崔德庚,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朱士鹏等出席了会议。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江苏省地勘局、江苏华东有色地勘局、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地调院、建材江苏总队以及中石化江苏地质勘查院代表参加了大会。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代表学会作了讲话。朱士鹏首先代表地质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江苏省地质学会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1,27(5):470-476
第二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4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和湖南省地质学会主持召开的。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地质、冶金、石油、建材、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共300多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作了书面致词,学会副秘书长孙抠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8.
由本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同省地球物理学会有关专业组织以及东南煤田地质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1993处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1月11日至12日在省地震局召开。来自华东石油地质局、华东有色勘查局、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煤炭学会于4月24日至27日在常州市召开了1980年度煤田地质学术交流会。。到会代表(包括本省和邀请邻省、科研、院校代表)125人。会议收到论文125篇,宣读了60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地质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干1989年11月27日—11月29日在苏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四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和来自地质、有色、煤炭、石油、化工、建材、地震、水利部门以及院校和科研等单位的代表109人。省科协、挂靠单位省地矿局、省内外兄弟学会的代表和地质界的部分老前辈及本学会第二、第三届的理事长、副理事长莅临这次会议。会上,史文秀秘书长代表四届理事会向代表大会作学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对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内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代表大会期间举行了1989年学术年会。被选为大会报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86,32(6):608-608
1986年5月7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福建泉州共同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冶金、建材、海洋、核工业和教育系统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术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环境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2—18日在江苏常州举行。出席代表220余人,收到学术论文160余篇。会议着重围绕我国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南宁召开。这是我国首次大型的浊流沉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石油工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部、教育部、煤炭工业部、核工业部、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及新闻系统的代表。他们来自全国53个单位,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侯方浩 《沉积学报》1986,4(2):46-46
由四川省石油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联合召开的首届《生物礁油气藏及其它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9个单位的148名代表(不包括列席代表),他们分属于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煤炭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以及出版单位,有关学会等。代表中有长期从事生物礁研究的老专家,教授,也有为在生物礁中勘探和发现油气资源和其它矿产作出贡献的生产第一线的地质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15.
籍传茂 《地质论评》1982,28(2):192-192
1981年11月2—8日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地质学会联合在福州市召开了“基岩裂隙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建筑、水利、电力、机械、环保和中科院等生产、教学、科研单位的正式代表110人。19名代表在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1月22日至26日,“贵州省古生物学会上古生代学术讲座暨第二届学术年会”和“贵州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在贵阳市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联合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共有95位代表,分别来自地质、石油、煤田、冶金以及大中专院校和有关科研系统等1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地质统计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日至6日在江西九江市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地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冶金、有色、矿地、核工业、煤炭、石油、水电、武警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国科学院,以及高等院校的43个单位,共47人.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泽九,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德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赵鹏大,以及江西省地质学会及金属学会的领导莅会并讲了话.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宝石玉石专业委员会和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主办,江苏省地质学会等24个企事业单位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宝玉石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1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学术讨论会为促进宝玉石学术界与企业及商界的合作,特地邀请了近30名企业界和商界代表参会。会议交流论文51篇,其中20篇进行了大会研讨。  相似文献   

19.
全国首届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系统的领导或代表等100多人。中国科学院孙鸿烈副院长参加  相似文献   

20.
由甘肃省石油学会、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筹)、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油气地化及地化勘探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6日至10日在兰州地质所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石油部、地矿部、高等院校、煤炭部,出版单位、甘肃省及中国科学院等各方面的有关代表近百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四位学者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展示了油气地化及化探方面的最新成果。大会宣读论文30篇,另有一些成果在分组讨论会上交流。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