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伟晶岩锂矿勘查中,为了解决常规物探方法由于矿体与围岩差异不显著、应用效果不佳、化探法对隐伏锂矿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新疆卡鲁安伟晶岩锂矿为研究区,布设了两条总长6 605 m的地气研究剖面,完成了191个测点的国内外首例地气测量勘查伟晶岩锂矿研究工作,每个测点获得Li、Rb、Be、Cs、Nb、Y等39种元素的含量,据此研究了卡鲁安研究区伟晶岩锂矿的地气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伟晶岩锂矿脉的倾斜方向一侧,均能捕获包含Li、Rb、Be、Cs、Nb、Y等多种元素的显著地气异常;在无矿(化)伟晶岩上方,Rb元素的地气异常幅度会增大,其它元素异常幅度则明显变小,Be不出现地气异常;其它岩性上方,没有地气异常出现。研究证实了地气法对寻找伟晶岩锂矿是准确、有效的,对在伟晶岩锂矿勘查中应用地气法找矿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地气测量方法在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及应用效果,使用地气测量主动提取法在湘南梨花开、粤北长排两处典型花岗岩型铀矿床开展了地气测量方法应用研究。梨花开矿床地气测量有效性试验研究显示:在埋深200~400 m的隐伏铀矿体垂向上方存在着地气铀及其他伴生元素异常,异常以连续或单一的高值点形式存在;Th、 Mo、 Zr、 Gd、 Be 5种元素可以作为地气方法找矿的指示元素。粤北长排铀矿床南部勘查区应用性地气测量结果显示:地气测量法对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测量结果与钻探验证情况吻合度高,地气铀异常与隐伏铀矿体及控矿构造带关系密切。地气测量法作为一种化探的新方法,在隐伏花岗岩型铀矿勘查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1地气测量简述地气的概念是1982年由瑞典兰德大学物理系Kristiansson博士和波立登矿业公司勘探部Malmqvist博士共同提出的(王学求,1995),我国童纯菡(1989)首次开始了地气法隐伏金矿的试验。Kristiansson等认为异常物质是由地气流向上携运迁移(曹建劲,2009);童纯菡等后继研  相似文献   

4.
地气测量技术及在隐伏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铅锌矿地气模型模拟研究了地气流作用下,成矿元素及围岩中多种元素的迁移现象及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铅锌矿的成矿元素Pb、Zn因迁出率大,伴生元素Cu、Mo、Au因迁出比大,可以在矿体上方形成易识别的地气异常,适合作为指矿元素。围岩对矿体中元素迁移存在复杂影响,但不会掩盖指矿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在粤北隐伏花岗岩铀矿、桂北隐伏锌铜矿、湘南坪宝地区先后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金属矿研究及应用。根据室内实验及多个矿区、不同矿种上开展地气探测工作的成果,对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性、地气场所包含的找矿与地质信息、地气测量的有效探测深度及地气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联性、地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获取的资料表明:隐伏金属矿正上方均有成矿主元素及一批共(伴)生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这种异常随矿体埋深增大,其幅度不是降低而是增大;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深度可以达到千米尺度;地表污染不会对地气测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气场信息的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四春  刘晓辉  胡波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44-1049
以我国南岭矿集区的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湖南黄沙坪和广西大厂,开展了地气场研究,目的是寻找地气场与矿体的关联规律.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矿致地气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地气异常中成分比例的统计,可以判定隐伏矿体是什么成分的矿体;地气异常的元素组合中,可以提取围岩和岩浆活动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6.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 ,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 ,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 ,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 ,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 ,采用经 0 .2 2 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 (接近纳米级 )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X03号矿体和烧炭沟矿体2个隐伏矿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吸气法,以5%稀硝酸溶液作为捕集剂进行地气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气捕集液中Li、Be、Rb、Cs、Na、B等元素在矿体上方出现多点连续的组合异常,可以指示地表以下30~100 m的隐伏矿体。X03号矿体35号勘探线上,地气中成矿元素异常与土壤中元素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表明地气异常并不是土壤元素含量所形成的,而是来源于隐伏矿体,是隐伏矿体的直接信息反映。地气异常表现为顶部异常特征,隐伏矿体位于异常的下部。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采用地气测量技术寻找隐伏矿体时,在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法等地球物理资料,可在地气异常的上方布置钻探工程进行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8.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采用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接近纳米级)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气热源研究本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气热源与气候变化”(49175243)的第一分题。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工作:(1)地表热源研究。根据我国仅有的北京等6个热平衡站资料,逐项研究了我国地表热平衡各分量的气候计算问题。所提感热、潜热和土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冲积平原区(山东王家庄铜矿区)的地气试验研究及其与常规土壤测量结果的对比,总结了冲积平原区隐伏金属矿矿床上方地气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①在不同覆盖条件、常规土壤测量无效的情况下,地气测量均可发现清晰的金属元素异常,异常强度高,且与矿体空间位置相吻合;显示出地气法在厚覆盖条件下对隐伏金属矿的独特作用;②液...  相似文献   

11.
地气的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子勇  陶澍 《地学前缘》2003,10(1):249-255
根据地球内部气体 (地气 )的释放特征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文中提出了地气的宏观效应及地气的微观效应的概念。地气的宏观效应主要是由地球内部大量气体的突然释放所引起 ,它具有突发性、宏观性及难于研究的特点。地气宏观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火山爆发、地震前后排气及一些大的自然灾害及自然现象等。地气的微观效应则是由地球内部气体持续微观释放所引起 ,它具有普遍性、微观性及可研究的特点。地气的微观排放及地气作用下物质的远距离迁移是地气微观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地气的微观排放对于研究温室气体及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而研究地气作用下物质的远距离迁移现象对于石油、金属矿的勘探以及在环境研究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地气宏观效应及地气微观效应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气法—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一种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地气法。文中讨论了地气法的找矿机理 ,认为是地壳中上升气流将成矿元素微粒携带至地表而造成多元素异常。对工作方法着重讨论了地气采样与测试的系统 ,以及比较了积累式取样的效果。最后列出山东招远地区大尹格庄金矿 80号勘探线的地气测量多元素异常图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地气测量方法在南方红壤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对广西德保铜矿床进行了地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红壤区,潮湿季节,地气测量没有效果,干旱季节,虽然地气测量具有一定效果,但地气中金属元素绝对含量较低,可能受到了深部碳酸盐地层和土壤的黏土性质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地气测量方法,使其能有效应用于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勘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东南部鸡东县四山林场铜钼矿区进行地气法测量,发现空白和测量样品差异明显。地气测量方法是通过采集、捕获来自土壤气体中的金属元素,并且这种采集和分析方法有效。地气测量在测区均发现了不同规模、不同强度的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Ni、Cu、Pb、Zn、Sb、Mn、Co。沿 DQ-1、DQ-2、DQ-3 存在北东向地气异常带; 沿DQ-4,DQ-3 存在近东西向地气异常带; DQ-2,DQ-3, DQ-4 似呈一环状,证明地气在本区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地气测量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模拟实验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气测量法的工作原理 ,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模拟砂岩铀矿上的实验材料选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应注意的事项 ,进一步探讨了地气法在寻找砂岩铀矿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地气测量法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模拟砂岩铀矿上的实验材料选择、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和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探讨了地气法在寻找砂岩铀矿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地气法是较新发展起来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气是指从地球内部上升至地球表层的气体,主要包括H2O,CO2,H2S,NH3,H2,N2,CH4,He,Rn,Ar。研究证实,地气在经过矿体时可以将含有相关元素的物质携带并迁移至地表造成地球化学异常。据此,可通过采集地气样品,分析其中的元素成分及含量,推测地下的物  相似文献   

18.
汪明启  高玉岩 《地球化学》2007,36(4):391-399
地气测量方法能够用来勘查隐伏矿和盲矿,但由于其机理还处在假说阶段,方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质疑.研究地气物质来源有助于对地气形成机理的认识.采用超净环境控制、高纯酸提纯和高纯制水等方法,成功地实现捕集材料空白Pb小于0.5 ng/mL.利用美国国家标准局SRM981铅同位素标准物质和SRM982富集铅同位素稀释剂,采用ICP-MS法首次实现低含量地气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矿区黄土、红层、围岩和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由质谱法测定.结果显示,背景区地气样品由于铅同位素含量低,其铅同位素组成偏离矿区已知地质母体,可能主要受到捕集剂空白干扰所致;异常区地气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背景区,样品点位于近矿围岩和矿石硫化物之间,且更靠近矿石硫化物,说明异常区地气样品有深部矿石硫化物铅的加入,从而为地气用于覆盖区矿产勘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气测量勘查花岗岩隐伏铀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气测量在勘查隐伏金属矿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国家急需的铀矿,则少见开展地气测量研究与应用的报道。笔者在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土资源部南岭地区深部找矿专项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以南岭地区地处广东仁化的长排铀矿为对象,对花岗岩隐伏铀矿上方的地气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将地气测量应用于隐伏花岗岩铀矿勘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地气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示踪方法在地气物质来源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黄土覆盖区蛟龙掌矿区不同介质的成矿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上方地气异常元素与矿石富集元素一致;背景区地气样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异常区和其他固体介质,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地质体、分析环境和空白)的影响。异常区地气样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矿石相似,受到了矿体的影响;异常区地气样品个别稀土元素分布与固体介质差异很大,可能与分析精度不够和捕集效率太低有关,只要不断改进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和捕集效率,稀土元素示踪方法可提供地气物质来源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