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周锐为团长的国家地震局赴比利时代表团一行7人于1988年10月8—15日访问了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和卢森堡大公国瓦尔弗当日地球动力学实验室。根据访问期间对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在地球物理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了解及比方提供的材料,本文介绍了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在地球固体潮和重力测量方面的工作,在时间确定、地球自转的观测与研究和空间大地测量方面的活动,以及在地震学方面的工作,最后还简要地介绍了卢森堡大公国瓦尔弗当日地球动力学地下实验室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率领的水库地震代表团一行 5人于 2 0 0 0年 9月 1 4~ 2 9日访问了比利时和意大利。这次出访的目的是推进中比地震科技合作 ,建立中意政府间的地震科技合作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了解和借鉴意大利在水库地震研究和监测方面的主要成果、先进技术和经验。代表团重点访问了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意大利地震调查所、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 ,顺访了 Abdus Salam国际理论物理中心。1 访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皇家天文台负责比利时的地震监测工作 ,与中国地震局有着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PaulPaquet台长向代表团介绍了皇家天文台…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比利时固体潮合作研究协定,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基础天文学部范隆贝克(Van Ruymbeke)于1980年3月20日至26日与我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固体潮研究工作。在兰州开展中、比双方重力仪固体潮联合对比观测,是中、比重力固体潮合作研究协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合作研究协议的主要内容是:1.从1979年9月到1980年9月,中、比双方重力仪分别在武汉、广州、北京、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比固体潮协作研究计划,比利时大地动力型 GEO783重力仪安放在广州地震基准台地下室进行重力固体潮观测。观测时间从1980年3月12日到1980年9月23日,共计206天。你们对观测资料,采用363个波的(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得到广州地区主要潮波的潮汐因子和位相差分别为:δ_0(O_1)=1.1833 φ_0(O_1)=-3.57δ_0(M_2)=1.1661 φ_0(M_2)=-1.68δ_0(M_3)=1.0664 φ_0(M_3)=0.04扣除海潮影响后的结果为:δ(O_1)=1.1451 φ(O_1)=-6.37δ(M_2)=1.1561 φ(M_2)=-2.33与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所得结果基本一致。δ_0(O_1)=1.1821 φ_0(O_1)=-2.39δ_0(M_2)=1.1649 φ_0(M_2)=-0.83δ_0(M_3)=1.0791 φ_0(M_3)=1.57δ(O_1)=1.1504 φ(O_1)=-4.81δ(M_2)=1.1549 φ(M_2)=-1.51经海潮校正后的潮汐因子比观测值下降1—3%,这些结果提供了该地区重力潮汐参数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5.
1  2 0 0 1年度政府有关地震调查研究的预算总额约为 1 60亿日元  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的统计结果表明 ,2 0 0 1年度政府有关地震调查研究的预算比上一年度减少约 4亿日元 ,总额为 1 60 .41亿日元。本年度预算将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实现地震调查委员会 2 0 0 4年制成地震动预测图的目标 ,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着手研究新的制作方法。2 )在有关地震的地基调查观测设施方面 ,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还将不断添置高灵敏度地震观测设施和宽频带地震计。3 )政策委员会调查观测计划分会将建立一种更完善的高精度地震观测数据的流通体制。在上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中国研制的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SLR),安装在阿根廷与San Juan大学天文台开展SLR合作观测与研究的意义,以及这个SLR系统的指标和性能.该仪器系统于2006年初在阿根廷国立San Juan大学天文台工作以来,进展良好,取得了观测数量丰富、精度高的优良结果.该合作的进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设想也在文中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地震局赴港考察组访问考察观感,主要介绍了香港天文台的概况,该台从事地震研究及主要地震仪器设备的概况,以及该台的地磁观测方面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贝尼奥夫是美国人,1899年9月出生在洛杉矶市。他在波莫纳学院求学时攻读天文学,1921年毕业。192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利克天文台从事恒星径向速度观测研究。1924年参加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帕萨迪纳地震研究室和地震台网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9.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设立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冈田义光1993年4月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地震研究的岩石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一分为二,新增设的“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始工作。对于创建30周年的该研究所来讲,在所内新设研究部一级的...  相似文献   

10.
《震灾防御技术》2007,2(2):218-219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所,是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主要科研方向是:开展震源环境、地震过程和震源破裂机理等地震科学的基础研究;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基地,开展地震数值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地震前兆机理研究;开展对构造活动、地震过程的观测方法研究,发展流动观测技术,开展防震减灾类观测专用设备的研制工作;承担地震中期和长期预报、地震预报攻关研究、地震现场流动观测任务;承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分析公众对地震预警的认知心态和接受程度,专题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关于地震预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6%的公众对地震预警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地震预警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是个新事物;公众肯定地震预警工作的必要性,对地震预警效果抱有较大期望;公众面对突发震情的自救心态及能力偏低;大部分公众承认政府机构在地震预警发布上的权威,近四成民众认为政府同时也要负起相应责任。本次调查和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和机构科学应对地震预警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形变仪器影响观测质量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形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观测环境的改善、优化可以提高观测精度;仪器管理和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影响数据精度;降雨、吸潮等可以对曲线趋势变化造成影响;环境恶化,如外界抽水等干扰,会使曲线日变固体潮失真,从而掩盖真实的地壳信息。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底至7月初,在梓潼县交泰乡过去弱地震活动区连续发生多次小震,地震事件引起四川省地震局的高度重视,为此,四川省地震局组成异常落实工作组就地震事件开展现场落实.本文基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特征,对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域地震活动增强与汶川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的发生改变了紧邻龙门山断裂带的四川盆地及边缘地区的应力状态所致.因此,分析认为该地区近期小震活动性丛集可能与汶川地震震后区域应力场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广西10个较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农村民居进行实地调查,给出了10种建筑结构类型分布比例,并对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6种主要民居结构的建筑特点和抗震性能现状进行了研究讨论,同时给出了主要结构类型的农居房屋在不同地震烈度区域内的破坏率和损失比,总结了广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a need to elucidate the impact of ethanol on the subsurface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ethanol as automotive fuel. This study quantifie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surface tension, viscosity, and density induced by ethanol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tention of water in the vadose zone. The HYDRUS‐1D model was modified to simulate two different scenarios of flow in a sandy loam involving ponding (constant head) or spillage with a subsequent rainfall event (constant flux). Solution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the highly miscible ethanol (10, 50, and 100% by weight) as well as pristine water were considered. During ponding, ethanol reduced the amount of fluid entering the soil and slowed down the advancement of the wetting front. Viscosity effects were predominant for this scenario, reducing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infiltrating liquid up to 44%. The total amount of pure ethanol that entered the soil was 11.38 vs. 17.64 cm for pure water. For the spillage scenario,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nsity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liquid movement. Surface tension effects are predominant in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soil. The changes i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ue to ethanol‐induced modifications of solution viscosit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lower advancement of the moisture front. The 10% ethanol solution moved 43.1% faster than pure ethanol during the first 2 d because of viscosity and surface tension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弦支穹顶屋盖结构的自重较轻,风荷载作用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应当对其风振动力响应进行研究.本文采用AR法并结合MATLAB软件对某体育馆椭圆形弦支穹顶屋盖结构的风速时程进行模拟分析,然后进行结构风振响应时程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结构的风振系数和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其节点位移风振系数为1.74,位移风振系数随着初始预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风振响应过程中,拉索的预应力有所降低,靠近结构中心位置拉索的预应力损失率比靠近外部的大;初始预应力越大,预应力损失率越小;弦支穹顶结构环索预应力水平的降低会对结构的风振响应有不利的影响;弦支穹顶屋盖结构只考虑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的结构抗风设计偏于不安全,应当考虑脉动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现场考察,1996年12月21日16时39分在四川白玉、巴塘间发生的5.5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白玉县的沙巴乡至巴塘县的茶洛乡之间的高山无人区。极震区烈度为Ⅶ度,Ⅶ度区面积和Ⅵ度区面积各为330和2100平方公里,等烈度线分布本呈长轴为北西北椭圆形。震区内建筑物破坏严重,地面破坏现象较为普遍,电站与式矿企业也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8.
巴颜喀拉块体地壳结构多样性探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内部地壳岩性的改造、岩性随深度变化及形变构造是探索研究地壳增厚、物质运动问题的关键.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域广袤,通过对块体内中、东部不同区域的深地震广角反射/折射震相的综合分析,利用反射率理论地震图方法对不同性质震相走时及振幅特征进行细致的模拟计算,进一步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内部不同区域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巴颜喀拉块体地壳厚度50~60 km、整体向西逐渐增厚,结晶地壳平均速度6.07~6.18 km·s~(-1)、岩层速度大幅降低,壳内多强反射界面结构、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若尔盖盆地地壳介质速度整体低速、壳幔边界较为清晰;中部玉树一玛多段下部地壳发现约6.8 km·s~(-1)的"高速度"介质结构,壳幔边界不清、被改造为2~4 km厚的高速度梯度层,显示了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壳增厚、介质岩性结构被改造的差异性.地壳内部多组强反射、低视速度走时震相揭示了介质岩性的低速破碎、弱化蠕变以及可能的壳内解耦构造.局部地区下地壳的高视速度震相特征显示了青藏高原地壳改造增厚大背景下可能存在稳定的"原始地壳"结构残留或是与上地幔物质的浸入交流.巴颜喀拉块体内不同区域地壳增厚、岩性结构、结晶基底及壳幔边界性质被改造的多样性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壳形变及动力学过程带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对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虽然并不成熟,但其在油气田、煤田、地热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在分析研究古墓等田野文物被盗时人为活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建立微震动监测网,实现对田野文物防盗掘保护的实时监控的技术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地下半空间介质内地震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识别,实现对目标区域内地下挖掘、爆破盗掘等犯罪活动的实时监控和报警.结合河南某古墓防盗掘监控系统的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系统构成,以及最大限度防止漏报,减少误报的技术措施.近两年时间监测结果表明,利用对盗墓时产生的微震动信号的监测,是古墓等田野文物防盗保护的较为有效的技术途径,弥补了现今安防技术对于地下活动监控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rigid footing resting on an elastic tensionless Winkler foundation is examined. A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n the response, is performed for harmonic excitation. The parameters examined include the stiffness and the damping of the foundation, the excitation frequency and the super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oads. The maximum rocking response, the minimum length of contact after uplift, the maximum stress developed at the soil and the factor of safety with respect to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oil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each dimensionless parameter. An example for earthquake excitation is also given for a plane fram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e ones of a simplified static approach based on the maximum values of the applied loads, similarly to the procedure that is usually applied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approach can predict the response satisfactorily if resonance does not happen, if the stiffness of the foundation is not large compared to the stiffness of the superstructure and if the dynamic part of the axial force of the column is not large; in these cases, it may underestimate or overestimate the response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the sign of the dynamic axial force that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