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西吉—中卫地震测深剖面及其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北向的西吉-中卫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测探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和解释,研究了中宁、中卫和同心一带弧形构造及两侧的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标志壳幔深部构造存在着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弧形构造带中部为一莫霍面隆起(深45.0km),弧形构造带南北两侧上地壳中存在不同的低速块体。  相似文献   

4.
西吉—中卫地震测深剖面及其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通过对南北向的西吉—中卫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和解释,研究了中宁、中卫和同心一带弧形构造及其两侧的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标志壳幔深部构造存在着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弧形构造带中部为一莫霍面隆起(深45.0km),弧形构造带南北两侧上地壳中存在不同的低速块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唐山地震区的地壳速度结构,进一步研究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本文对穿过唐山地震区的宁河—涿鹿剖面的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新的解释。在资料分析中,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而做了高程校正和沉积层校正,明确指出,在横向非均匀性显著的地区,资料的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射线追踪方法对该剖面资料进行了分析,最终的结果表明:整个测线的地壳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结构有着明显不同的差异和特征;唐山到北京之间的平原地区的莫霍界面的深度为33公里左右,平原区的莫霍面整体隆起的宽度为150公里;唐山地震区附近没有发现较厚的壳内低速层。  相似文献   

6.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专项的启动揭开了中国"入地"计划的序幕.大规模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是该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从深地震反射剖面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成为我们即将面临的重要课题.Skeletonization技术是西方国家在实施深部探测计划时发展的一项深地震剖面信息提取分析技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Skeletonization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技术在深地震反射剖面解释中的应用,最后结合我国刚刚启动的SINOPROBE计划对其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计算在震源和接收点深度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分层半空间介质中的合成地震图,在重复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值积分方法--峰谷平均法.根据被积函数的变化特点,将波峰和波谷值抽取出来组成慢收敛序列,利用重复平均法快速而准确地求出其极限值.与半解析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数学处理上非常简单,而且易于数值实现.数值试验表明,本文方法是准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8.
峰谷平均法及其在计算浅源合成地震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计算在震源和接收点深度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分层半空间介质中的合成地震图,在重复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值积分方法--峰谷平均法.根据被积函数的变化特点,将波峰和波谷值抽取出来组成慢收敛序列,利用重复平均法快速而准确地求出其极限值.与半解析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数学处理上非常简单,而且易于数值实现.数值试验表明,本文方法是准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王夫运  张先康 《地震学报》2006,28(2):158-166
为了更好地利用地震测深波形数据,提出了地震体波波形反演的遗传算法. 正演使用能精确快速计算互层结构响应的广义反、透射系数理论地震图算法;反演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地震体波波形反演的遗传算法. 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分辨壳内低速层、高低速薄互层结构和一定的抗噪能力. 青藏高原东北缘泽库、夏河、临洮3炮地震测深P波波形反演,得到了上地壳底部低速层和中、下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薄互层的细结构图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随县—安阳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分析解释的初步结果。资料处理结果说明,本地区的莫霍界面埋深约28至36km,其上覆盖层(即地壳)的平均速度约6.24km/s,在新郑和淇县一带该界面埋藏较深。在地表附近沉积层速度约3.50km/s左右,在黄河地区该层厚度最大,约5.5km。而在测线南端的大片地区花岗岩出露地表。该沉积层的下侧是结晶基底,其顶面的首波速度为6.00km/s。在它与莫霍面之间还可分出三层,其相应震相为P2,P03P04,其中P03较为稳定,它是地壳内部的反射波震相,平均速度约5.97km/s,深度为18至23km。本文得出了这几层的深度变化剖面图。并发现在新郑与新乡间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壳内速度的横向变化及梯度层的分布情况有其明显特点。从对其他震相的分析,还获得新乡以南沉积层内的速度分布及舞阳附近的断层位置,并表明在本区上地幔内存在高速夹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以新丰江水库为中心完成了一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采用动力学射线追踪方法获得了沿剖面的壳幔二维速度结构图像.结果表明:在新丰江水库东南的大坝峡谷区至河源一带,上地壳基底界面至C1界面(上地壳上部的底面)之间速度结构存在较明显的纵横向非均匀性,速度以高、低速相间分布为特征.结合近期新丰江库区地方震精确定位结果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2.
二维复杂介质中地震波走时和射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odvin和Lecomte的精确局部格点走时计算方法和Schneider等人的动态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可得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有限差分波前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对各种类型地震波的走时和射线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这种有限差分走时计算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地震特征拾取及其在解释应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瞬时振幅、瞬时相应、瞬时频率的应用研究的回顾,进一步论述了对这三种瞬时特征在地震记录分析中,如何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和引用最新的PP方法即投影寻踪方法,同时介绍了倾角和方位角在三维 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文中给出了每一种特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普遍存在速度各向异性和能量衰减现象,因此基于弹性介质假设条件下的地震射线正反演算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研究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可为揭示地下结构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射线追踪技术是揭示高频地震波传播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弹性介质.针对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种射线速度和振幅衰减的计算方法,然后结合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在实空间内实现了计算复杂介质模型中地震波(qP,qSV,qSH)的射线路径和传播走时以及能量衰减(虚走时).该算法适用于复杂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实走时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13%,虚走时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55%,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层析研究中,常常涉及地震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问题,故快速射线追踪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讨论了一种以三点法为基础的逐步逼近的射线追踪方法,其优点是计算速度快、精度高,适合地震层析研究的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南海北部边缘是南海唯一的拉张边缘,与南海扩张形成有相同的力学背景,其中记录了许多南海扩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因此,南海北部边缘的地壳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珠江口区域位于南海北部边缘,曾发生多次7级强震的滨海断裂带从该区穿过,但以往对该区深部结构的探测仅限于两条跨海陆过渡带的二维主动源剖面。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吴忠良  韩大宇 《地震》1992,(1):48-56
针对浅源远震P、pP、sP震相和深源远震P、PcP、PS震相的情况,通过研究场的实部与虚部在复P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全波理论合成地震图计算中的鞍点、积分路径以及积分路径的端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震空间分数维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静观  唐进 《地震学报》1992,14(3):289-295
本文采用相关函数法计算地震空间分数维 Ds,并探讨了云南地区1976年以来6级以上强震前空间分数维 Ds 的变化特征,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强震前,空间分数维 Ds 均出现了不同形态、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显示以空间分数维 Ds 来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介绍了分数维的基本概念、数学上和自然界中分形的实例、分数维的测定方法以及随机生长图形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在地震科学研完中运用分数维的具体设想和思路,并报导了笔者所测定的地震时间分布分数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