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一书于近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名录》由国家海洋局大洋办组织编写,大洋办李波副主任担任编写组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信息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北京大学等多位专家作为编写组成员,编写过程历时5年,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国际海域海底命名工作的空白,更直接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洋科学领域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海洋学家曾呈奎教授和《海洋科学》总编辑周海欧及李本川副教授主编的中英文对照本《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及开发》,日前在青岛出版社出版。 自30年代至今,中国海洋研究已自成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海洋研究者为人类的海洋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校建校三十周年,也是我校学报创刊三十周年,正当散布在海内外的校友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庆这个光辉的海洋界节日时,作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回顾我校首届学报主编、海洋系创始人、著名海洋教育家、中国海洋科学奠基人之一赫崇本教授的卓越功绩。  相似文献   

4.
黄宗国先生有恙,本想“五一”节后探望,可他却走了,令我茫然,现也想不起来,哪一日是我们最后见面的纪念。这位一生与海洋生物结伴,皓首穷经、孜孜不倦的老人,象深海般的寂静,悄悄地退场,没带走什么,留下的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精神财富。 黄宗国研究员是我国海洋污损生物研究的奠基人,1958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65年来,始终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什么点燃了其探索海洋生物之梦?老先生不善言辞,但善于将所知典藏于书籍中。光阴荏苒,天道酬勤,不懈努力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一生编著了几十册专著。为了摸清中国海洋污损生物的“家底”,他和团队成员的足迹已遍布我国的海岸线,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寒来暑往,最终完成我国42个港湾的海洋污损生物调查。 中华白海豚是厦门唯一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生活在海边的厦门人与中华白海豚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与人类太“亲近”的缘故,中华白海豚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特别明显。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急剧减少,就有这样一位老者敏锐地意识到应该保护中华白海豚,延缓其灭绝应提上议事日程。1994年初,在黄宗国的倡议和主持下,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合作拉开了序幕;1995年,黄宗国撰写了《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论证报告》,随后,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进入论证阶段;1997年,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2000年,国务院批准组建“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当我们驻足于微风拂袖的岸边,注目水中嬉戏的中华白海豚时,是否会想到,如果当初没开展保护,我们今天还有可能偶遇这一可爱小精灵吗?不要忘了黄宗国是保护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厦门研究中华白海豚的第一人,也不要忘了这位老者是如何以自身的行动践行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地球约50%的净初级生产力,提供了全球生态系统约三份之二的服务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保护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首先得从了解中国有多少种海洋生物物种做起,黄宗国研究员是第一位告诉我们中国有多少海洋物种的学者。上世纪80年代末,黄宗国研究员将自已的科学研究向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拓展,组织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在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海洋生物书籍、资料、文献等梳理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1994),该书在中国首次总结了当时中国已知海洋生物20 278种,同年国务院白皮书使用了这一数据,向世界公布了中国海洋物种数。尔后,黄宗国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增订版)》(2008)、《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上册)》(2012)、《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下册)》(2012)等十一部书又纷纷面世,至2012年,中国海域记录的海洋生物共59门28 733种。 黄宗国、林茂和王春光三位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丛书”在近百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和帮助下已顺利出版。该丛书更新了中国已知海洋物种的“家底”(29 000余种),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海洋生物各层次和组分的多样性,内容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拓宽和加深了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将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进步和发展,是一部集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典籍。丛书的出版也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的一项前瞻性成果,将在国际上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话语权。对支撑学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宗国研究员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开拓者。如果今天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是我们的科研前辈筚路蓝缕,接续奋进,方能实现,那在廖若星辰的杰出海洋生物专家中,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青岛海洋大学李广雪教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杨子赓研究员主编的1:200万中国东部陆架及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图,2004年11月将由科学出版社印刷出版,海洋地质杂志社参与该图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承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编:孙松研究员创刊:1957年刊期:双月刊《海洋与湖沼》是中国水科学领域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期刊以报道基础和应用基础研  相似文献   

7.
<正>红树林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类型,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草、珊瑚礁一道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拥有红树林湿地约2.2万公顷,其中广西约占38%,位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目前建立了32处国家级红树林和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8处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上各省区市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全国约80%的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北海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1997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CBR)网  相似文献   

8.
许东禹 《海洋科学》1994,18(4):70-70
著名海洋科学家曾呈奎教授等学者主编的《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及开发》一书,集中国海洋科技界的精英,发挥各家的集体智慧,以精湛的笔法,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近代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历史和海洋科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各学科研究现状和水平,提出了今后主要工作领域和发展方向。当代人类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3大问题。其中资源和环境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海洋有关。海洋是天然资源的巨大宝库,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又有潮汐、彼浪等动力资源。全球气候的变化直接受控于海洋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5月22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举办中国海洋发展论坛,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名誉会长孙志辉,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等4位专家分别围绕我国战略地位和国际形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产业发展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30日上午,《海洋学报》主编/副主编扩大会在北京湖北大厦成功召开。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雷波,《海洋学报》主编潘德炉院士,副主编郑全安、翟世奎、隋吉学、杨绥华,主编助理宋金明、王东晓、丁平兴、陈大可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落实《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以全面客观反映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水平,引导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中国海洋发展指数(ODI)是对一定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湖沼》2019,50(1):236-236
正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沈志良研究员主编的《Studies of the Biogeochemistry of Typical Estuaries and Bays in China》将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典型河口、海湾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书籍,以长江口和胶州湾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内容包括营养盐、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重金属等,涉及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相似文献   

13.
制定全球化海洋战略不仅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海洋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实际需求,更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价值观的演变,开展中国全球化海洋战略的战略背景分析,并探讨了全球化海洋战略的内涵;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求外线突破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方面,深入论述了全球化海洋战略对中国的战略性意义;探索了中国全球化海洋战略在四大洋整体布局框架,并讨论了其战略目标及战略手段。最后,从战略理念、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国际合作、科技支撑与海洋文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来自40个单位的132名专家(含港、台地区专家)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宗国研究员为主编,已故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作序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增订版)》一书,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北极航线战略作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在分析主要海权国家海运航线战略以及北极航线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探讨了北极航线战略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催化作用实质:一是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助于深入海洋认知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二是中国商船在北极航线的安全通行,有助于提高海洋利用水平;三是中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增长,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四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海洋局面;五是中国对北极航线战略通道的利用,有助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21-23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中国海洋资源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来自中科院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国地质调查局、解放军院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滨海湿地环境与评估、海岸带沉积与环境、海洋国土及城市主题功能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中国海洋问题·邓聿文农华西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我们是一个濒临海洋的民族,我们又是一个远离海洋的民族。的确,从地理条件来看,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总量比较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从意识层面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海洋意识还仍比较薄弱,以致我们从观念上远...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湖沼》2012,(3):428+485+538+567+588+601+608+623+642+668+677+688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2)荣获2011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3)荣获2011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编辑《世界海洋地名录》的需要,使中文译名规范化,1987年4月17—18日在杭州召开了海底地名地理通名中译名审定会。中国地名委员会、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南京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湖沼》2015,46(1):240
<正>《海洋与湖沼》创刊于1957年,是中国水科学领域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是海洋湖沼科技领域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报道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论文为主,同时重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成果的发表。现任主编:孙松研究员。本刊目前为双月刊。全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