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时代的佛罗伦萨人自诩是古代文明的起源,贵族的发祥地。正像旦尼特诗中所描述的:当妇女们纺织时,会给孩子们讲述特洛伊罗马、佛索里的童话。在那些半神话,半历史、半幻想式关于佛罗伦萨城是古罗马女儿的传说背后,也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佛罗伦萨的历史(注)确实要上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即使哈姆的特洛伊与佛罗伦萨毫无瓜葛,然而公元前10至8世纪在意大利也确有威廉娜威恩文化城的存在,这个文化城的公墓就位于目前佛罗伦萨的中央,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类尺度营建的古城道路网经过历史演化具有分形结构.在汽车成为道路设计导向的背景下,立足于分形连接的古城道路网应回归人性化出行的视角,应用Hausdorff维数简化分析法,长度--半径维数分析法及分枝数目--半径维数分析法,对1735年,1893年,1949年及2014年四个时期西安古城道路网进行了分形维数的测算,揭示了道路网分形演化趋势和不同时期的分形特征,探讨了演化原因并确定了分形演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阶段;演化到较高等级,但外部因素对道路网产生逆向扰动;处于较高层级,但交通方式变革使基于人类尺度的道路网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局部蜕变),指出目前西安古城道路网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局部蜕化趋势不容忽视,并针对问题提出应推崇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模式典范,对古城道路网保护乃至整个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文化地理学者对物质空间与文化观念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是引发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的主要动力,而“文化超机体”的概念正是其争论的焦点。民居及其空间构成记载着城市历史,传递着城市记忆,是形成中国城镇历史特征的文化空间主体。通过解读平遥古城民居大门的文化属性,探究其文化过程发现:一方面,“家”作为文化超机体概念借由大门这一特定空间符号不同程度地留存于民居当中;另一方面,不同民居大门本身的文化特征,通过空间过程的追溯得以呈现。将文化的空间分析与空间的文化研究融入到微观形态分析的范式中,是对文化地理学超机体概念的批判性继承做出的呼应。 相似文献
5.
8.
9.
西安的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少言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4):20-24
城市交通问题表现为混合交通流、交通事故、拥塞、延迟和车辆过快增长等。城市交通问题实质是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管理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该文分析西安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范少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97,(4)
城市交通问题表现为混合交通流、交通事故、拥塞、延迟和车辆过快增长等。城市交通问题实质是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管理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该文分析西安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慢活的空间体验与追寻是人们对当代社会“束缚与压抑”的抵抗和逃避,其为特定区域的地方性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案例。本文以丽江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对原住民、外来经营者、旅游者和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同时以网络日志为分析文本,在构建地方性呈现与形成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外部认同的角度对丽江慢活地方性特质呈现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具体维度可由区位、场所、地方感加以呈现,其中,区位包括比较区位与现实区位,场所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与社交活动,地方感则包括情感与延续行为。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形成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其中,原住民经由历史及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慢活理念是丽江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这种地方性特质被外来经营者加以营造和推广,使慢活特质得以强化并成为地方性表征,这同时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者的认同助推下更为显化,三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使慢活特质成为丽江古城不可或缺的地方性构成。此外,本文还对旅游场域下地方性的特殊性与不同范式下的地方性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区域环境变迁与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历史进程中持续发展与环境变迁表现出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两种动态过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通过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持续发展,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内容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并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调节与控制,文中还简要阐明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指出解决PRED问题要注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达到全球环境共有共治共保共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