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宁夏沙漠旅游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禀赋、区域气候、旅游地可进入性和旅游地空间竞争4个方面共13个指标对宁夏沙漠旅游开发进行适宜度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沙漠拥有丰富的形态及良好的相对稳定性,观赏性强;适宜开展沙漠旅游活动的季节为夏季和秋初,适宜期要长于新疆、甘肃等省(区),但夏季正午时段旅游适宜度低;影响毛乌素沙地及宁北沙地旅游开发的制约性因素为沙尘暴和大风;宁夏沙漠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比较明显,空间竞争问题较为突出;适宜度综合得分为4.524,属很适宜等级。应融入文化、生态内涵,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加强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2.
国外沙漠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对沙漠旅游研究较早,研究区域遍及中东、北非、澳洲、北美等地区,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都值得认真总结和梳理。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沙漠旅游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沙漠旅游地的演化模式及客流特征、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问题。研究方法上看,国外沙漠旅游研究通常综合使用典型案例解析、数据定量建模、区域对比讨论等研究方法,来揭示沙漠旅游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研究视角也比较广泛,利用社会学理论来组织问卷和访谈,使用经济学原理来阐释旅游产品供求,使用地貌学和考古学来分析资源价值,使用气候学规律来分析客流变化,使用人类学和民族学来分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沙漠旅游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旅游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沙漠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关于沙漠旅游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增多。在时间维度上可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综合深化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沙漠旅游的概念、沙漠旅游资源的特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沙漠旅游适宜性、沙漠旅游市场、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空间地域研究以单个景区为主。未来沙漠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沙产业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重视市场研究,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同时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案例研究,并充分发挥GIS、RS等计算机技术在沙漠旅游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黄耀丽  魏兴琥  李凡 《中国沙漠》2006,26(5):739-744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三亚类、五个基本类型。沙漠旅游资源的区域独有性和景观异质性显著,且东、西沙区分别形成景观组合式与沙漠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与旅游适宜性。通过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四种开发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把北方沙漠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国家沙漠治理的框架下,东部沙地及城镇边缘限制开发沙漠度假、娱乐类旅游,中部沙漠适度开发沙漠生态观光类旅游,西部沙漠大力开发沙漠原生态类旅游的战略,并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组织体验式旅游项目等为对策,发展我国北方沙漠旅游。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主体功能分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分析了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通过主要旅游景区(点)的统计,基于GPS定位和ArcGIS软件,建立了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实现了沙漠旅游资源的空间可视化表达;基于沙漠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和旅游发展的景观主体功能分区需要,进行了中国沙漠旅游资源主体功能分区。结论表明:中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地域广、类型丰富,主要分布在沙漠(地)的边缘和少数腹地,呈现出个别地域较为集中分布的特征;沙漠景区(点)以主要交通线为轴,呈集群串珠状分布;沙漠旅游资源功能分区划分为:一大沙漠旅游带、三大沙漠旅游区、七大沙漠旅游圈。最后讨论了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笔者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区域进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景区发展方向,实现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可进入性三要素的沙漠旅游区等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以沙坡头景区为代表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旅游集聚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表明:(1)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思路可概括为“确定区划范围及单元、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区划结果、修正及细分区划结果”四大步。(2)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旅游集聚区划分为沙漠旅游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原生态保持区4种功能大区和核心观光游览区、重点观光游览区等14个功能亚区,以期实现沙漠旅游的分区和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8.
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笔者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区域进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ArcGIS和YaAHP评价法,从沙丘相对高度、坡度、日平均气温≥10℃持续时间、与水体距离、与沙漠距离和与居民点(公路)距离等方面评价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沙漠旅游适宜性,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对沙坡头区进行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漠旅游适宜性可分为5类区域,即高、较高、中、较低和低适宜性区域;研究区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分为沙漠旅游开发区、沙漠旅游适度开发区、沙漠旅游不适宜开发区和沙漠旅游限制区。根据功能区划,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以期为宁夏中卫市沙漠旅游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本分析法,使用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6个5A级沙漠型旅游景区的在线评论内容。结果表明:(1)沙漠旅游正在向大众旅游发展,可以分为观光型旅游景区、过渡性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景区3个阶段;(2)核心吸引物是自然资源,以“沙+水”模式为主,游客感知差异明显;(3)出游方式倾向于亲子游和自助游,孩子的旅游体验是亲子游中的关键,线上攻略是自助游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行程规划倾向于目的地景区组合,景区效率、收费、服务态度、游客数量与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针对沙漠旅游提出了合理开发沙漠资源、重视景区间协调发展、综合发展景区功能、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ree aspect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a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Sichuan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Sichu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s tourism resources was considered and seven factors were evaluated: tourism in ancient towns, tourism in ethnic areas, folk tourism, eco-tourism, rural tourism, red tourism and earthquake tourism. The article also add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Most existing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are based on applied research; they are deficient in both scope and depth, and cannot serve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market demand for tour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mechanisms 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tourism theories like space theory for space competition, RMP analysis theory, cultural ecology theory, and other tourism theories should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Whether the subject matter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rket dem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r other concerns, this will allow more systematic, in-depth studies that produce improved results that are both pertinent and realistic.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和研究进程的差异使国内外沙漠旅游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存在显著差别.从几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成果:(1)研究视角上,国内学者主要从生态环境角度、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研究、旅游市场需求、环境承载力等焦点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视角比较广泛,使用地貌学和考古学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更新较为缓慢、研究尺度易受区域面积影响、基于GIS的空间格网化分析方法在旅游领域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旅游资源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方法。一是根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空间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出旅游资源的格网化概念及其构建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格网化空间拟合模型、格网单元尺度的选取等方法。二是从主观旅游资源本体角度和客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别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三是以青岛市为例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为精细尺度下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陈秀琼  黄福才 《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1990~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变缓;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东部地带内差异是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总体上看,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居高不下,90年代中期急剧缩小,21世纪初持续下降,并有小幅波动;地带间差异除1991年和2003年急剧上升外,其余年份持续下降;东部地带内差异较大,但差异迅速缩小,中部地带内差异居高不下,变化明显,西部地带内差异较小,波动不明显。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有两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和经济差异逐渐加大的发展方向刚好是相反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二是中国入境旅游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带间差异却逐渐扩大,说明入境旅游在缩小地带间差异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旅游是一项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兴旅游产品.在分析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所具有的特点,即: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景区档次高,类型多样;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项目注重参与体验;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注重环保教育等.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