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概况煤田勘探钻孔施工中,以采取煤系岩、煤芯为主要质量要求。国家对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八项规定中,尤以对煤层及其顶、底板采取率一项要求的难度大。煤田勘探工程中,用于软地层的采取器大致分成两大类:双层双动管和双层单动管。当前使用较普遍的是双层单动类K-3型、半盒式及中空式。这是普通钻进工艺的取芯器类型。绳索取芯钻进工艺的采取器,据1980年我国引进日本利根系列绳钻,其取芯器分成两类,D-14型为普通岩层取芯器,D-11型为软地层取芯器。我队曾于1980年采用绳索工艺施工了3个超1km深孔。3个孔均穿过开平煤田几乎全部石炭-二叠纪赋煤地层。煤层厚薄不   相似文献   

2.
井壁取芯是煤田测井工作重要的验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煤层与顶底板围岩物性差异不大,电性反映不好的矿区,用于煤层定性或层厚控制的井壁取芯工作量都将大大增多。以往使用的井壁取芯器,包括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的JQX—1型和各野外队自制的取芯器,外径均大于55毫米。炮体是棱面形,且大多数类型的炮体是固定在一个柱体上的。这样的取芯器即使在75毫米口径钻孔中使用都极不安全。不但能被掉块卡住,很多情况下会被打出的弹头卡住,因此试制小口径井壁取芯器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煤炭部地质勘探机械厂(涿县)生产的78—Ⅱ型φ78毫米双管取芯器,于1982年10月在我队进行生产试验,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取芯器(双管单动、双动钻具)所引起的煤芯燃烧变质及泥浆污染的问题,岩芯采取率可达到90~100%。特别是所采岩芯结构清晰,保持了原有层次。   相似文献   

4.
美国长年公司在固体矿产钻探工业中,率先发展绳索取芯钻探器具与工艺,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过去十五年里,Q系列绳索取芯器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默认的工业标准系列,而且为许多钻探公司所仿制,甚至有的钻探制造商索性买来专利,进行批量生产.长年公司曾不断地进行过多次改进,以提高绳索取芯器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1982年1月1日长年公司公布了绳索取芯器的最新改进资料,并正式纳入工业生产. 这次改进的着眼点是:为钻探工人在操作工序中提供更安全的保证;提高生产效果;并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煤层顶板钻进效率低,取芯难,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的问题,1981年我公司设计制造了SMK—J型取芯器,並于1982年3月,相继在江苏二队和一队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江苏二队在徐州煤田李庄区458号孔试验时,在深孔(终孔深度866.7米)煤系地层中钻进,用合金钻头进尺36.68米,采取岩芯34.03米,采取率为92.78%,平均小时进尺0.91米?时;使用天然表镶金刚石钻头,进尺186.67米,采取岩芯184.49米,采取率为98.73%,平均小时效率0.94米/时(表1)。特别是九个穿过煤层的回次,共穿过厚、薄煤层15层,顶底板岩芯和煤芯都是一次采取成功,采取率达到100%(图1、表2)。   相似文献   

6.
杨国云 《云南地质》2009,28(2):201-205
绳索取芯钻进技术改变传统的提钻取芯过程,降低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时间利用率、钻探效率及取芯质量。目前,绳索取芯钻进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工程勘察和水文工程地质等多种要求采取岩芯的钻进工程中。本文结合云南某矿区勘察工程钻孔实例,通过小口径绳索取芯钻进工艺与普通取芯钻进工艺对比来说明其先进、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K-5岩心采取器应用于倾角不大于87度的钻孔中采取定向岩心。因此,它不能在垂直的构造和制图钻孔中被应用,尽管在这些钻井中采取定向岩心的数量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8.
张荣清 《探矿工程》1982,(1):43-45,32
螺旋形金刚石扩孔器包括单管、普通双管、绳索取芯扩孔器等三个系列,规格有φ36,φ46,φ56,φ66,φ76五种。用于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钻进,作为一种扩孔工具与金刚石钻头配合使用,其作用是在钻进过程中修整孔壁,保持一定的钻孔直径;稳定钻具,导正并使钻头工作平稳。  相似文献   

9.
大口径机械手钻探取芯器简介李松林,李怀智(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安271000)1概况众所周知,在漂石、卵砾石地层中进行钻探施工,因地层松散,软硬不匀.加之受设备加压能力的限制,大大降低了钻速及岩芯采取率.给施工带来重重困难.为此我们曾尝试用不同的钻进方...  相似文献   

10.
肖福中 《贵州地质》1992,9(2):197-200
S75—GF绳索取芯钻具,在保持原S75绳索取芯钻具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局部反循环部分,它集绳索取芯钻具与反循环钻具的优点于一体,为国内最先研制成功,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能大大提高岩矿芯的采取率、完整度和纯洁性,是解决硬酥脆碎地层钻进取芯的好钻具。  相似文献   

11.
1982年我队在某矿区施工中,采用通用型喷反接头,组装成喷反双动双管钻具(如图),用于煤层取芯。经过七个钻孔的实践,钻进煤层153.86米,取出煤芯149.84米,采取率97.39%。这种钻具不仅采取率高,且适应性强,不论硬质块煤,片状软媒,还是粉末状煤,取出的煤芯大都完整如柱。取芯质量不亚于传统的阿列克辛取煤管。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市房山区迎风坡花岗闪长岩300m 深钻孔中,采用以水泥端帽法为主的岩芯定向技术,并在钻进和取芯过程中采取特殊措施,在钻孔中自地表25m 到301m 整个深度段内取得了直径86mm 的定向岩芯.定向岩芯确定的节理产状与超声波井下电视确定的节理产状相差在15°以内;岩芯上下两次定向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较好地解决了定向取芯问题,适当地调整水泥的初、终凝时间.本方法可用于更深钻孔的定向取芯.  相似文献   

13.
美国MOBILE钻探公司最近推销了一种绳索取芯提升绞车,用于螺旋钻的取样升降作业中取代钻杆的升降.这种新装置是作为一种基本装置出售的,配有任购的打捞器总成.使用不带打捞器的提升绞车时,要求钻机回转器的通孔直径不小于3.5英寸,而且要采用万向接头把空心的螺旋钻具与钻机的回转器连接起来.这样,全部取样作业就可以用钢丝绳通过钻机回转器来提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本文较详细的论述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晚期的20多个地层剖面或钻孔的磁性地层极性期,得出了一批地层年代数据。如昆仑山口羌塘组为3.1MaBP-0.65MaBP,在该组中发现的三趾马化石为2.08MaBP,定日县贡巴组为2.3MaBP-1.9MaBP;札达盆地札达组和香孜组为6.15MaBP-3.4MaBP,3.4MaBP-1.25MaBP;理塘甲洼组为1.24MaBP-0.43MaBP,还得出吉隆三跖  相似文献   

15.
河北宁晋泊地区2600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宁晋泊南王庄剖面的孢粉,粘土矿物,粒度等数据和Porter等的粒度年龄模型建立时间标尺,划分出2600年来的气候冷暖变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孢粉Ⅰ带,大约200aBP-630aBP,气候冷干;Ⅱ带,大约630aBP-1010aBP,气候温暖,上部偏干,下部潮湿;Ⅲ带,大约1010aBP-1165aBP,气候稍冷较湿;Ⅳ大约1165aBP-1350aBP,气候温暖潮湿;Ⅴ带,大约1350aBP-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08,44(3):95-98
介绍了复杂地层取芯钻探的实施情况,涉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采取的解决措施,为此类项目的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渭南黄土剖面连续采取的样品进行了系统的14C和TL年龄测定,测得的14C年龄做了δ13C校正和日历年龄校正,并与SPECMAP比较,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根据测得的年龄,S0底部143cm处的14C年龄为10300aB.P,即全新世起始于10300aB.P.;L1可划分五层,其中L(1-2)和L(1-4)为古土壤层,L(1-2)顶部14C年龄为22000aB.P.,深度为361cm,L(1-4).底部有一层明显的碳酸盐结核,其TL年龄为51910aB.P.,深度为640Cm;L1底部的TL年龄为73000aB.P.,深度为855cm,这便是马兰黄土的起始年龄;S1底部为134500aB.P.,深度为1216cm。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阶段对比,马兰黄土相当于1—4阶段,S1相当于5阶段。  相似文献   

18.
TritonX—100—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铜和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木嘎  刘颖 《岩矿测试》1999,18(4):291-294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用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铜镍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Br-PADAP与铜和镍生成紫红色络合物,λmax^Cu=575nm,εCu=1.04×10^5L·mol^-1·cm^-1,λmax^Ni=575nm,εNi=1.14×10^5L·mol^-1·nm^-1。铜和镍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 ̄560μg/L和0 ̄5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研制CX-120型气动潜孔锤取芯钻具的必要性;介绍了该钻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野外应用试验情况,使用该钻具,具有岩矿芯采取率高,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好及钻具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较好地解决干旱缺水、复杂地层的钻探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队新设计的78—DDA型采煤管,在郃阳、韩城两个矿区的六个钻孔的不同深度、不同煤层中进行了二十二个回次的取芯试验。平均采取率达到93%,与同时试验的原采煤管的十二个回次相比,采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