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利用达州市渠县李馥乡南阳碥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补充了勘察资料对滑坡认识上的一些不足。针对2号滑坡中前部和中后部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认识,指出南阳碥滑坡不稳定2号滑坡体中后部房屋开裂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坡体地下水位埋深过浅(1~3m),整个坡体基本处于饱水状态,由此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房屋出现不均匀沉降。而滑坡体中前部房屋开裂和坡体的变形破坏则主要是由于汛期渠江水位的大幅度升降导致库岸边坡失稳以及降雨诱发坡体局部滑动。文章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推力计算,按照4种工况对各个不同的剖面提出了相应的抗滑支档 截排水工程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区陈家沟滑坡地质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了三峡水库区奉节县陈家沟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及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据岩土样品的试验值、现场大剪值,结合地区经验值及反算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及剩余滑坡推力的抗剪强度参数,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蓄水,在不同工况下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及暴雨情况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次级滑坡体在饱水及水库蓄水后,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回填压脚专档为幸捕以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奉节县向家淌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奉节县向家淌滑坡是一个由碎裂岩体构成的岩质滑坡,由老滑坡体和其上的次级滑坡体构成。三峡水库运行后,向家淌滑坡的稳定性降低,次级滑坡将处于欠稳定状态,其前部可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动。根据滑坡特征、主导诱发因素和稳定性,针对滑坡失稳特征,通过防治方案初选,初步拟定了搬迁避让方案和综合工程治理方案,并从技术经济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确定了由抗滑桩工程、地表排水工程、块石护坡工程等组成综合治理方案,布置于变形破坏强烈的坎级滑坡地段,以保证滑坡体稳定,根除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黄石板岩山二中滑坡体的地质环境,形态特征,分析了成因机制,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优化选择了抗滑稳定治理方案,提出排式单方桩的治理方案,实际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金斌  赵栋  郑怡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21-126
对万源市阳坡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特征作了介绍,阐述了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滑坡体物质组成、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保护对象特征,编制可行性研究治理方案,进一步细化滑坡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某大型煤矿工业场地滑坡勘察与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地下采矿对古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复活机理:即采动变形降低了滑坡体土层的力学强度; 采动拉裂缝为地表水和雨水的下渗提供了渗透路径,导致滑带土发生软化; 滑坡前缘的采空移动变形对滑坡体起着牵引作用。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及实时GPS监测系统等综合手段确定了滑坡周界、滑动面及滑动主方向与变形速率; 根据滑坡的空间形态、物质结构及变形特征对该滑坡体在空间上分区、剖面上分级,并据此设计了分区治理、分级支挡和留设地下抗滑煤柱等的滑坡治理方案。监测资料表明,经治理后的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滑坡治理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lope-CADversion1.0)”总体框架、基本思路、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其主要功能.滑坡治理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lope-CAD)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交互式图形处理技术开发.该系统具有交互式建立滑坡体地质模型、对滑坡体进行自动条分、自动采集各条块稳定性计算时所需参数以及智能化配筋等特点.利用Slope-CAD,可以轻易地完成从滑坡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治理方案设计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对多个滑坡实例检验结果表明,Slope-CAD具有建模简单,操作方便,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分析计算结果可靠,输出设计图纸方便快捷等优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谭福林  胡新丽  张玉明  徐聪  李蕊 《岩土力学》2015,36(Z2):532-538
三峡工程运行期间引发大量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由于库区水位及降雨等联合影响,使得牵引式滑坡在库区滑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通过对库区牵引式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根据变形破坏模式,把牵引式滑坡分为牵引区(初始滑动区)和被牵引区,分析牵引式滑坡在演化过程中牵引区滑体与被牵引区滑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针对其相互作用力学特征建立合理的物理和数学力学计算模型,初步推导牵引式滑坡推力计算公式,为抗滑桩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推力。以三峡库区朱家店牵引式滑坡为例,在确定被牵引区滑体对牵引区滑体存在推力作用情况下,通过推力计算表明,推导出的公式计算得到牵引区滑体的设计推力比单独计算牵引区滑体设计推力更大,相比将牵引区滑体和被牵引区滑体视为整体计算设计推力更小,说明此方法计算的推力用于抗滑结构设计可以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效果,为牵引式滑坡治理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7,(9):2746-2756
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用点接触模拟滑面,提出了适用于已知滑裂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推力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以滑坡体为分析对象,用切向和法向两组弹簧的弹簧力来模拟滑裂面上的剪切力和法向力;结合强度折减法和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对滑面弹簧刚度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得到了满足静力平衡的数值解。该方法避免了极限平衡条分法求解边坡稳定性时需对条间力进行诸多假设的局限,也避免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滑坡推力时需加桩计算的不便及收敛困难等问题。新方法能计算出极限状态下滑坡体上的应力、滑裂面上的边界力和稳定性系数以及给定安全系数下滑坡体上任意截面的滑坡推力大小、作用方向和位置,具有较严格的理论基础,可为实际工程中滑坡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白奉路G242恩施市石乳关-白杨坪段K39处滑坡,分析了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和滑坡的成因机制,在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下,软弱面部分产生泥化夹层,使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同时公路开挖在坡体前缘卸载,多种因素导致滑动变形加剧,最终产生滑坡。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研究了Ⅰ区和Ⅱ区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针对不稳定区域提出了相应的滑坡防治措施,为同类型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连权  万小乐 《江苏地质》2018,42(2):328-333
隧道洞口段选址在滑坡体上的现象较为常见。以玉园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隧道洞口段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通过数值计算针对性地提出该滑坡的应急处治措施。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变形体为牵引式变形,卸载方案不利于其稳定,进而提出抗滑桩+降水、抗滑桩+旋喷桩2种方案,探讨2种处治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晏鄂川  王明华  余子华 《岩土力学》2006,27(Z1):643-647
三峡库区某岩质滑坡的变形失稳涉及到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针对该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和诱发机制,拟采用削坡、抗滑桩、排水系统等加固措施,以确保滑坡整体和局部稳定,其中加固方案的长期有效性将是整个治理工程的关键。通过对大变形数值方法以及滑坡治理工程措施特点的分析,认为在研究滑坡治理工程大变形问题时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数值方法更加合理,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采用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3D)法,通过对滑坡区位移场以及破坏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将各项加固措施及其组合工况的治理效果进行对比优选,最后确定出以抗滑桩和削坡为主、排水为辅的最优加固方案。该方案的治理效果已被实践资料所证实,其中的部分方法和结论对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重 《探矿工程》2013,40(7):49-51,54
曾家棚滑坡属于三峡库区较少失稳的滑坡之一,有过9年的专业监测史,包括地表变形、深部位移等多种监测手段。通过多年的监测经验,结合滑坡的实际变形失稳过程,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同类型滑坡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使资源利用更加集中、合理,并对以后的监测方案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碎石土滑坡是一类由降雨激发失稳而产生滑动破坏的滑坡类型,要实现对其综合治理和评价决策,滑坡治理稳定性分析及效果评价就不容忽视。基于官家滑坡实际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情况进行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滑坡工程治理规划处置和治理稳定性分析,然后再参照降雨及滑坡变形情况构建加卸载响应比模型来实现滑坡稳定状态反馈和工程治理效果评价。研究表明:降雨作用及地下水变化是碎石土滑坡变形破坏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滑坡工程治理依据排水及抗滑原则确定综合处置措施,经治理稳定性分析,其稳定系数可大幅提高,完全满足不低于1.25的规范要求;并且基于加卸载响应比模型分析滑坡经综合治理后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工程治理措施实施科学合理,工程治理效果显著,综合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山体滑坡是湖南五强溪库区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以沅陵县舒溪口上排滑坡和落坪集镇滑坡为例,阐述了湖南五强溪库区老滑坡近期复活变形特征,分析了老滑坡复活变形成因,并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规范人为活动和如何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梧高速公路钟山至马江段百花滩2号滑坡治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岩土灌浆技术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在了解滑坡成因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优选滑坡治理方案。通过灌浆试验研究,得出灌浆的各项设计参数,并将岩土灌浆技术在滑坡治理工程中成功应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取巫峡段茅草坡一典型反倾岩质滑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库岸滑坡防治措施的分阶段设计流程(原则、思路和方法):首先基于已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现阶段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岸坡变形破坏过程及现阶段所处的变形阶段,确定其相应的失稳模式和主控因素,提出滑坡防治比选方案;其次对于滑坡不同变形破坏阶段进行合理划分,运用数值模拟对滑坡防治各比选方案的治理效果开展岸坡不同变形破坏阶段的全过程评价,对比分析制定较合理的防治措施。研究结论主要有:(1)对同一岸坡而言,当其处于不同变形阶段时,其变形破坏模式和主控因素不完全相同,且同一防治方案的治理效果差别较大;(2)就茅草坡现阶段而言,滑坡处于变形破坏过程的坡脚弱化滑移阶段,此阶段变形破坏的主控因素为消落带岩体的弱化和滑移,格构护坡方案的造价低且防治效果最好,而锚杆锚固方案造价高且效果低。  相似文献   

18.
以吴起县土河院组滑坡治理设计为例,使用ANSYS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凌浩美  程剑云 《江西地质》2001,15(3):216-220
在323国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发生了西江大滑坡,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本文对西江大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对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NMR的库区滑坡三维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传统的勘探、测试手段, 难以获取可靠的滑坡岩土体水文参数, 直接影响滑坡研究的建模、评价工作.应用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建立滑坡三维地质模型, 并提出基于NMR技术的库区滑坡稳定性研究思路.以赵树岭滑坡进行测试, 获取了岩土体的水文地质参数数据, 确定出该滑坡具有两层地下水, 上部潜水含水层, 下部微承压含水层; 具有两层滑面.该技术的分析结果与钻孔数据吻合较好, 可为建立符合实际的滑坡模型提供可靠依据.利用自编渗流-应力耦合有限元程序和ANSYS进行了145 m、175 m及175m降至145 m滑坡的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 145 m及175 m水位, 该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前缘随水位抬升局部破坏范围扩大; 175 m降到145 m时, 坡整体稳定性接近极限状态.且滑坡后缘局部位置出现小规模变形破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