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信息荟萃     
宁津县七项措施力促节约集约用地2013年,宁津县面对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剧增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用地模式,制定了七项措施,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一是科学规划"控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按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编制年度供地计划,并鼓励和引导工业项目向园  相似文献   

2.
正《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和严格用地规模管控等7项重点任务,为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这是继《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后,对节地评价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节地评价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姜全芳 《国土资源》2012,(11):24-25
多年来,鞍山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上级国土资多源部门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促进鞍山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大局,认真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鞍山市坚持的原则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严控新开工项目。严格限制低端及产能过认真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保障用地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力支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及"研究制定激励配套政策"。什么是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节地技术是指能够带来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果的技术,既包括节约用地,也包括集约用地。节地模式则是人们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杜娟 《国土资源》2014,(8):58-59
正近年来,盘锦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采取统筹计划用地、提高门槛节地、空中地下要地、盘活存量用地、土地整理造地、增减挂钩增地、部门联动管地等措施,在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以及  相似文献   

6.
巴在仁 《国土资源》2012,(11):22-23
随着近几年本溪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随是以"中国药都"为主导的"三都五城"建设不断驶向快车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是加快全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几年来,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节约集约用地方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存量建设用地调查的实际情况,本溪市政府决定对存量用地相对集中的地区实施整体改造。地工路位于老城区,是原机械加工工业的聚集改造旧区,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旨在感召人们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牢固树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思想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氛围,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实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双赢,实现土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江苏的必然选择。主要做法,一是构建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制度,多年来,我们在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考核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制度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批复,我们正在抓紧完善"1+X"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江苏的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是三  相似文献   

9.
正从近十年来湖南全省的用地情况予以分析,湖南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中外学者和政府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述。有专家与学者认为,所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要把节约土地放在首位,少用地,提高用地效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二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通过合理有序地置换土地,达到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和集约程度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日益增多,建设用地越来越快的增长速度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迫切解决好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徐扬 《国土资源》2012,(5):26-27
"十一五"以来,辽宁经济社会步入高速发展期,用地需求急剧放大,每年用地缺口超过1/3。面对日益增长的土地消耗压力,辽宁加快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采取刚性措施推进"开源节流",创新节约用地模式,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了快速经济增长。据测算,2010年辽宁地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驻农垦九三国土资源分局紧紧围绕科学合理规划、节约集约用地理念,通过科学规划“控地”、土地整治“造地”、建设212业园区“省地”、收储闲置土地“增地”等举措,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侯马开发区土地分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一是认真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宣传活动。通过向企业、机关、市场、乡村、学校等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晚会,街头悬挂标语,媒体发放信息,设立资讯站等方面进行宣传,提高了区内各用地单位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二是严格供地用地制度。认真落实招拍挂出让制度,严格规范程序出让,认真组织开展出让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不到位、达不到土地使用标准的,坚决不予供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地处丘陵山区,受城乡差异与地形地貌限制,坡耕地、林地比重高,面临有效城镇建设用地不足与低效农村建设用地过剩问题,呈现出工业用地相对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比较粗放的特点。近年来,该市创新土地资源调控机制,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据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三精"节地模式,到2020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达到2亿元/平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沙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大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用地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为了突破资源瓶颈对城市发展的制约,长沙市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把解决发展用地的着力点放在内涵挖潜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三角洲节地模式”就是我市在旧城改造中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实施节约集约用地的一种新的尝试,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使用标准,作为工程项目设计、建设项目用地准入、土地供应、供后监管、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准则、尺度、依据和规范,无疑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指导意见》将"严格执行各行各业建设项目用地标准"作为节约集约用地七项任务之一,正是从强化用地约束,提高用地效率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的主旨是: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一、根本出路: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今年土地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背景。第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2012,(2):14-17
土地利用工作1.节约集约用地促供应。全面清理核实辽宁省2007-2010年批准的8万公顷建设用地批后供应情况,到2011年底供地率为93%,排名全国第一。广开源。组织开展了全省废弃地、低效利用地、未利用地等"三类用地"和低丘缓坡的调查工作,下发了"三类用地"开发利用指导意见。2011年供应土地中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以来,民权县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原则,结合民权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厂房、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等措施,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2012年,民权县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为"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  相似文献   

19.
磐安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欠发达县,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少,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土地资源缺乏和需求巨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通过查找差距摆问题、强化举措挖潜力,切实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近年来,磐安县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优化布局、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用地要求,认真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努力实现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一、磐安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是节约用地,使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和法规、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