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地热资源被广泛利用,地热井各种钻井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如何提高地热井施工效率、降低地热井施工成本是地热井项目钻探施工的关键。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地热井钻探施工中,然而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地热项目施工中,使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存在钻具重量大、结构复杂、双壁密封不严等问题,对钻机提升能力要求较高,中小型钻机难以满足,加大了施工成本。本研究在不改变常规中小型正循环施工钻探设备、钻具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在沂南智胜汤泉1号基岩地热勘查井施工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表明: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技术施工工艺,可在无需更换原有钻探设备和钻具的基础上,通过加工部分钻具及部件,便可实现正反循环工艺之间的更换。更换后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结构简单、钻具重量轻、双壁密封可靠、施工成本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钻进效率。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中,应推广应用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名单揭晓,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承担完成的"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具研制及应用研究"项目和局属企业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公司完成的"煤矿大口径瓦斯抽排井施工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双双荣获2013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具研制及应用研究"项目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主持,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河南  相似文献   

3.
<正>5月8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地质三队完成的"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验收,钻探进尺效率提高近三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研究"项目是2013年度省国土资源厅"两权价款"地质科研补助项目。项目通过对岩屑粒径、临界上返速度与最小冲洗量间关系,影响气举反循环排渣能力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钻进及扩孔参数(钻压、转速、风压、风量、浸没比),保证了  相似文献   

4.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碎岩动力和洗井介质,配用双壁钻杆,实现全孔反循环连续取芯(样)的钻进技术。本文在对反循环钻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循环钻头的设计依据和原则,并依据野外生产试验资料,确定了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的设备配套方案、钻进规程参数和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反循环钻进与正循环钻进的冲洗液流向不同,同时反循环钻进孔径一般比正循环钻进的孔径大,反循环钻进仍沿用正循环钻进用的开放式翼状钻头,由于孔内冲洗液中心流速高,边沿流速低,孔底边沿排岩屑不畅,特别是在粘土地层钻进常引起糊钻,致使钻进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把钻头的翼板顶部改成封闭(即挡水罩)式,使冲洗液先流到钻头边沿再到中心钻杆,这样孔底排屑较彻底;另外把钻头底唇改成收敛式的(即倒漏斗状),使岩屑翻起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加强钻头的排岩能力,阻止粘土滞留及粘结钻头的可能性,保持孔底清洁,从而提高了反循环的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岩山区地热形成必须具备"储、盖、通、源、滞"五大基本要素,以湖南株洲湾塘地区地热成因为例,说明怎样利用地热勘查手段来分析论证株洲湾塘地区地热形成的五大要素,建立热储概念模型,确定地热井位置。为提高地热钻探成井率,在基岩山区钻探施工时,建议使用气举反循环清水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专家对其下属单位地质三队编制的《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要求》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该技术要求编制目的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关键技术指标科学合理,操作技术要求具体可行,内容完整,可供类似工程参考使用。目前,大直径工程井钻井作业相关规程、规范国内尚属空白,该技术要求有望成为河南省大直径工程井作业新规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冲击反循环钻进和回转钻进两种施工方法的比较,指出在百色地区大漂石地层使用冲击反循环钻机的优势明显,而在穿越大漂石层后的泥页中扩底以提高桩基承载力时,可再改用回转钻机进行扩大施工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运用流体力学理论,通过建立伯努利方程对砂石泵吸程进行详尽剖析,指出泵的实际吸程与泵的负压值、泥浆密度有关。泵的吸程将用于克服速度水头损失、沿程损失、泵的相对安装高度和携带钻渣时所产生的钻杆内外压差。对改善反循环工况提出了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喷射式局部反循环钻具的流场主要是由喷反元件的射吸效应形成。为增强喷反钻具的反循环效果,提高岩心采取率,对喷反元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反循环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喷反钻具的反循环效果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反装置6个结构参数对目标值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喷嘴直径D1、喷嘴个数N1、喷嘴倾斜角度θ1、承喷孔直径D2、承喷孔倾斜角度θ2、承喷孔个数N2;当冲洗液泵量为1.5 kg/s(90 L/min)时,喷嘴直径D1=8 mm,喷嘴个数N1=8,喷嘴倾斜角度θ1=67°,承喷孔直径D2=8 mm,承喷孔倾斜角度θ2=5°,承喷孔个数N2=4为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气举反循环施工中把钻具下入井内,只要混合器达到一定沉没比的深度并有满足其工作需要的水源补充,它就能进行正常的钻进.但在使用中如钻头选择不当,就不能获得较高的钻进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堵管,使气举反循环无法工作,影响进度,延误工期. 我公司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施工民用供水井时,钻遇的地层主要是以珊瑚礁为主的较坚硬岩石,可钻性为4级~6级,部分达到10级.施工的供水井口径为30.48 cm,井深60 m~80 m,部分达到100 m.为提高成井效率,确保工期,我们在钻进工艺上采用气举反循环,并在选用钻头上先后做过多次试验研究、改进.最后,采用改进过的牙轮钻头进行施工,提前优质地完成了供水井施工任务,受到工程监理方、当地政府和驻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在浅海岸边进行钻机作业,由于海平面水位不稳定,采用6BS反循环泵已不合适。在工作实践中,将原施工工艺改进为气举反循环,此方法不仅没有降低原钻机的施工性能,而且快捷、方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油气长输管道常采用水平定向钻(HDD)方式穿越河流,我国四川盆地内一些河流地层以冰水沉积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卵砾石,穿越施工风险较高,结合兰成渝输油管道某河流穿越改造工程,对冰水沉积地层特点以及相应的穿越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了合理的钻具组合,并针对钻具组合进行了钻具受力分析,确定钻杆最大应力为171.5 MPa,选择的钻杆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考虑到冰水沉积地层特点,采用套管隔离表层卵砾石、大直径钻头和带有角度泥浆马达、高黏度泥浆护壁、改性环氧玻璃钢外防腐层防护等措施,现场实施结果显示,定向钻钻孔稳定性良好,管道回拖施工过程中回拖力平稳,为水平定向钻穿越卵砾石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口径钻孔灌注桩的入岩问题 ,历来是广西基础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最近 ,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地质施工公司引进了冲击反循环钻进方法用于滑坡治理工作 ,取得重大突破。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该方法的钻进原理、成孔工艺、技术参数选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对照和分析等 ,可供基础施工的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豫西煤田勘察有限公司承揽的"新疆吉木乃县诺海一带煤炭资源调查"项目日前开工,这是该队今年在新疆开展的首个煤勘项目。该项目位于新疆北部的吉木乃县,设计井深800米,开孔直径94毫米,为全孔绳索取芯,工期60天。由于甲方任务下达突然,并且要求年内完工,考虑到吉木乃县的气候条件,豫西煤田勘察公司新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19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省煤田地质局完成的《大口径工程井多工艺钻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成果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该获奖成果历经近10年技术攻关和生产试验,针对大口径工程井设备选型、配套设备研制以及正循环和反循环钻完井工艺开展系统研发,有效解决了生产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生产成本高等核心技术问题,推动  相似文献   

17.
近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在黑龙江鹤岗地区,首次运用国际最先进的空气反循环动力造穴工艺打出了一口日排量1400余立方米的煤层气生产试验井。该井的成功施工,填补了国内煤层气空气反循环动力造穴完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正7月20日、25日,葫芦岛连续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特大暴雨袭击。这两次强降水,降水量之大前所未有,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281毫米,最大降水量467毫米;降水强度之大前所未有,"7·20"小时最大降水量58.6毫米,"7·25"小时最大降水量56.2毫米;降水范围之广前所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9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承担的"新疆鄯善县艾丁湖四区煤炭详查二维地震勘查"项目顺利通过野外数据采集验收。该项目作业区位于艾丁湖南坡地带,也是世界最酷热干燥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不到2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千倍,年平均气温14℃,每年的七八月份,高温达48℃,地表温度超过80℃。高温、干旱、荒漠,恶劣的环境给项目施工带来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20.
近日,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以下简称"资环四院")顺利完成陕西省高家堡西区二期直排钻井项目,项目完成排水钻井两个,单口钻井深920米,井径1000毫米,下入套管重达420吨,其钻井之深、井径之大、套管之重,在国内大口径钻井施工领域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