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第四届扩散污染国际会议,1月16~20日,泰国曼谷;2.第三届国际地球科学教育会议,1月16~21日,澳大利亚悉尼;3.环境模型与模拟国际会议,1月23~27日,美国圣地亚哥;4.断层带弱化的性质和构造意义国际研究会议,3月8~9日,英国伦敦;5.第五届环境地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24~28日,南非开普敦;6.第六届海洋与海岸环境遥感国际会议,5月1~3日,美国查尔斯顿(Charleston);7.污染水文学中示踪剂和模型国际会议,5月23~25日,比利时列日(Liege);8.国际冰川…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孙玉科,许兵,李毓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5~18日在兰州召开。该会的会议文集选编了52篇论文,按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工程地质学...  相似文献   

3.
《矿物学报》2006,26(2):248-248
第7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大会(7th Inter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将于2006年9月24—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该国际会议目的是为国际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就近3年来国际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广泛交流的平台,并充分展示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就,有利于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参加第七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会议!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主办的第十届环境岩土工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9年9月7-11日在德国波鸿(Bochum)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主办的第十届环境岩土工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9年9月7~11日在德国波鸿(Bochum)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应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邀请,参加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理事会和理事大会,同时出席了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现仅就会议期所了解的情况,谈谈当前国际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6届国际大会的第16组和第17组的论文交流是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和法国工程地质委员会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的。第16组为工程地质与建筑材料专题,其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和工业材料;工程地质与公共事业的环境危害;岩土特性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工程地质与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8.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简称IAEG)隶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改进工程地质教学和培训方法 ,以及迅速收集、评价和传播世界各地工程地质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IAEG有三类会员 :1 代表国家的工程地质学会、联合会和学会的国家小组 (NationalGroups) ;2 对工程地质感兴趣并愿致力于促进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宗旨的个人会员 (IndividualMembers) ;3 对工程地质科研、教育或应用感兴趣并支持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活动的科研机构、组织和合同…  相似文献   

9.
国际工程地质会议是工程地质界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自1970年成立以来已拥有45个国际会员团体,会员已达4600余入,其会议主要有二种类型: 一、国际工程地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由国际工程地质联合委员会(IAEG)组织。到目前为止已开过六次大会:第一届:197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1974年,巴西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1)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2)三峡工程地质问题及重大工程选址研究;3)“八五”环境地质研究;(4)中国地质灾害与生态地持环境;(5)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6)“八五”水、工、环、地质新领域与基础研究;(7)水工环地质市场科技成果;(8)水工环地质展望八个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八五”期间水式环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IAEG中国国家小组会员联席会议于2006年11月14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伍法权副主任委员汇报了专委会自2005年贵州会议以来的工作,主要集中以下学术会议的组织筹备:(1)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2)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3)中国地质学会20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二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IAEG XII)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5~1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此次大会也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成立50周年的纪念大会。本次大会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工程地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动态变化响应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的动态和前沿,本文对本次大会的8个主题进行了综合介绍,主要包括:(1)气候变化与工程地质; (2)滑坡过程; (3)流域、水库淤积与水资源; (4)海洋与海岸带过程; (5)城市地质、可持续规划与景观开发; (6)大型工程项目应用地质; (7)工程地质教育、社会责任与公众认识和(8)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大学(CUG)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和香港大学(HKU)协办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拟于2000年10月17~2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面向从事地下...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0月20~24日,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6)在中国青岛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的第一届全球规模的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海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护”,设置了海洋沉积物工程特性、海洋地质灾害、海岸带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和数据分析、海洋沉积物-工程结构相互作用、海洋新能源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6个专题。研讨会共设13个会议特邀报告、57个专题口头报告、15个优秀展板报告,还安排了会前短期课程、会后考察等会议内容,为全球海洋工程地质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科研进展、促进全球合作的平台。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体现了我国在国际海洋工程地质界的学术地位与号召力。总体而言,我国以及世界海洋工程地质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我国的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应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着力解决海洋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发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山区环境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于5.4.—5.8.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工程地质学科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Arnould(法)、现任主席D.L.White(加)、秘书长L.Primel(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1年8月在东北地区召开“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向会议投稿。一、征文内容 (1)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2)岩石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3)岩石和岩体中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4)岩石动态断裂机理与数值模拟;(5)岩石动力学与防护工程;(6)岩石爆破与控爆技术;(7)岩爆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8)岩石动力参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9)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TT)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于1999年4月25~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位工程专家、学者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2篇,...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纪要第二届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学术会议,于1998年7月14日至16日在长春南湖宾馆圆满结束。上届会议是1994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这一课题是国际水文计划(IHP)的研究项目之一。主办这次会议的单位有长春科技大学,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2014年太原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的学术总结.这次会议以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为题,聚集了全国8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15个大会报告, 3个分会场共69个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会议报告和论文展现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敢于触碰国际工程地质前沿难点; (2)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问题为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中国工程地质走向世界,工程地质没有了国界.企业界活跃参与,学术交流走出了象牙塔; (4)高新技术在工程地质界广泛运用,促进工程地质大发展; (5)青年成为学术舞台的主力军; (6)中国工程地质学家开始哲学思考,中国的工程地质进入新的境界.本文也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 二是学科精神建设亟待加强,而最大的挑战正是学科精神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0月15日-1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全国各地及国际特邀工程地质学家学者1300余人欢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并献计献策。本次会议围绕"交通与生命线工程地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