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梅 《广东气象》1996,(3):26-27,25
1活动概况和主要特征1.1生成个数少1995年在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共产生热带气旋24个,23个达到编号标准;仅一个热带低压,比常年平均数显著偏少,是近45年来最少的年份之一(195年生成编号热带气旋20个)。台风占全年编号数的比例比正常偏少22%。表11995年热带气性发生激与历年平均比较1.2生成时间集中第一个热带气旋出现在《月底,最末一个结束于12月31日。l、2、3、5月份无热带气旋生成;8、9、10月为热带气旋多发期,分别为6个、5个和6个,达到历年同期高峰值,占全平年数的74%。其中10月份比历年平均值多2个;6、7、11月份比历年…  相似文献   

2.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源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世荣 《气象》1990,16(2):23-26
  相似文献   

3.
赵昭炘 《湖北气象》2005,24(1):19-21
21世纪以来,前几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发生和发展的热带气旋均为20个左右。而2004年竞达30个,是近几年来该地区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一年,且大多集中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在南海产生和发展的热带气旋较少、强度也较弱,在华南登陆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从而造成了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夏秋两季的严重干旱。该文从热带气旋的发源地、移动路径、活动特征等方面对200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会军 《气象学报》2012,70(2):165-173
利用前期1—2月和4—5月平均的东半球格点降水与500 hPa高度场资料,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了预测西北太平洋年热带风暴生成频数的预测方案。由于分别使用了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大气再分析资料,建立了两个预测模型,对1979—2002年的预测交叉检验的距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74。预测的多年平均绝对误差是3.0和3.2,即多年平均西北太平洋年热带风暴生成频数的10%左右。进一步指出:实际预测中可以把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平均作为最后预测结果,这样的话,多年交叉检验的距平相关系数是0.88,多年平均的预测绝对误差是1.92个。这样就可能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测。本文结果还只是该方案的交叉检验结果,尚需在实际预测中进一步检验其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统计分析1949~1998 年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厄尔尼诺现象与南海季风爆发及热带风暴活动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易导致南海季风较早爆发且不利于热带风暴的活动,对进行早期南海季风的爆发时期和热带风暴的多寡预报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近58年(1950~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南海(5°N~25°N,110°E~120°E)和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两个区域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明显多于南海,且两区域的热带气旋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年际变化上,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仅为-0.09,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变化上相对独立。在季节变化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主要决定了整个西北太平洋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活跃期5~11月内季节差异不够明显,8~9月为相对盛期;特别地,从热带气旋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洋所占比率来看,5~6月南海区域由前期的寂静期骤然上升至31.7%~33.8%,使得5~6月成为全年比率中最突出的2个月份。对上述热带气旋活动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初步显示在年际变化上ENSO对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季节变化上,5~6月南海出现了较之西北太平洋更加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的动力条件(季风槽)和热力条件(高海温),这可能是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洋所占比率在5~6月成为全年最突出的两个月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引言纵观近十多年来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所造成的损失,分析各种客观预报模式中出现的大误差样本,主要是由一些为数不多,难度较大的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在这方面,国内外曾做过不少研究,虽然在热带气旋路径的分析与预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3],但对路径异常,移速突变的热带气旋效果是不够理想的。众所周知,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是热带气旋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它本身可作为预报的第一近似值。在资料不足的低纬热带洋面和长期预报中,气候规律尤其重要。在预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时,对当时的环境流场背景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分…  相似文献   

8.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南海热带风暴频数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克勤  钟铨 《热带气象》1989,5(4):345-350
  相似文献   

9.
对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的时空分布及水汽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TC活动划分为活跃期(6—11月)和平静期(上年12—当年5月)两个时段。在TC活跃期和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TC频数的EOF第一特征向量都表现为一致的增加或减少。活跃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中西部的TC频数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平静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则表现为130°E以西海域的TC频数与130~150°E范围内生成热带气旋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活跃期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在活跃期南海TC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仅在南海中北部有弱的负相关,在平静期南海东部到菲律宾附近海域有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水汽条件的影响使得在活跃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中,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中东部TC频数明显偏多,而平静期高频年中,南海东部以及西北太平洋中西部TC频数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10.
9516号热带风暴路径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16号热带风暴属径路异常的南海热带风暴,路径呈准抛物线状。从大气形势和卫星去图两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其右折的原因及前兆;与历史上两个相似个例的异同进行分析,可使我们加深对秋冬季路径异常的热带风暴的认识和了解,对今后提高路径异常的热带风暴的分析预报水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天气图、台风年鉴、GMS卫星云图、ECMWF格点资料等分析总结了199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风暴的活动特点,并对这些特点做了天气气候背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热带风暴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坤  薛建军  高拴柱 《气象》2002,28(12):30-32
对200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风暴活动情况特别是影响和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进行了分析总结,表明:2001年热带风暴总数少于常年,而台风个数却较多年平均偏多;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有9个,明显多于多年平均数。同时对与之相关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亚洲西风带环流、赤道辐合带等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气候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生  屈雅 《气象》2007,33(7):67-74
对1949—2005年共57年西北太平洋上和南海中心风速≥8级的热带气旋活动的若干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57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年平均发生频数为27.47个,登陆我国年平均数6.89个,近10年发生和登陆频数处于57年的低值区;7—9月是发生和登陆我国最多的月份,华南沿海是登陆最频繁的区域。我国东北地区、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均可出现TC暴雨,高频区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心在海南和广东东部沿海,次频中心位于广西沿海和福建东南部沿海。此分析可为登陆热带气旋的暴雨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4.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国民  张喜平  白莉娜  万日金 《气象》2019,45(4):577-586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17年定位总平均误差为26.7 km,比2016年略偏大。无论是主观预报还是客观预报方法,近两年在72 h以内的路径预报整体水平并没有超越2015年。2017年,中央气象台除了对台风纳沙在台湾宜兰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差外,其余台风的24 h登陆点预报误差基本在65 km以下。采用不同机构的最佳路径或实时定位定强数据作为参考会对精度评定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路径主客观预报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许映龙  刘震坤  董林  顾华 《气象》2005,31(6):43-46
利用目前中央气象台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使用的各种主客观预报产品资料,对200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的主客观预报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在整体上主观预报要优于客观模式的结果,但客观模式的预报能力已接近主观预报,有时甚至还好于主观预报,特别是48小时以上时效的客观模式较主观预报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客观模式中,全球模式优于台风模式;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式产品的使用对提高热带气旋路径业务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Vertical wind shear fundamentally influences changes in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nsity.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ropical cyclogenesis and evolution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We present a new statistical study of all named TCs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06 using a second-generati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regress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er-layer (between 850 hPa and 10 m above the sea surface) wind shea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mmonly analyzed deep-layer shear (between 200 and 850 hPa) for changes in TC intensity during the TC intensification period. This relationship i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westerly low-level shear. Downdrafts induced by the lower-layer shear bring low θ e air into the boundary layer from abov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values of θ e in the TC inflow layer and weakening the TC. Large values of deep-layer shear over the ocean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 inhibit TC formation, while large values of lower-layer shear ove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hibit TC intensification.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ep-layer shear for TC formation is approximately 10 ms-1 , 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lower-layer shear for TC intensification is approximately ±1.5 ms-1 .  相似文献   

17.
OLR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LR资料,对近十多年(1990~200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与OL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海热带低压能否发展加强成热带风暴与南海区及其附近OLR值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OLR低值中心存在于辐合带中热带低压易发展;在双台风状态下,两个低值中心的强弱情况和距离决定热带低压能否发展。通过定义一个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Index of Development)来定量描述OLR等值线的梯度变化和南海热带低压发展的关系;当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9时,热带低压易发展成为热带风暴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与环境气流切变关系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JTwC(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资料,对1974~2004年5~10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和环境风垂直切变进行了趋势特征、振荡周期和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强度以上TC的最大风速和环境风垂直切变在时间上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TC强度的增大;前12 h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对TC强度的发展影响最大.环境风垂直切变在两北太平洋TC最强的年份表现为环境风切变值小,TC发生密集;最弱的年份表现为环境风切变值大,TC发生稀疏.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vertical wind shear(VWS)on the intensity and rainfall asymmetries in Tropical Storm(TS)Bilis(2006)have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RMM/TMI-estimated surface rainfall data,QuikSCAT wind fields,850-and 200-hPa winds of the NCEP-NCAR reanalysis,precipitation data at 5-min intervals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over mainland China,and the best track data of TS Bilis(20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taneous and 6-hour-lagged correlation coeffcients between VWS and storm intensity(the minimum central sea level pressure)are 0.59145 and 0.57438(P0.01),respectively.The averaged VWS was found to be about 11 m s-1 and thus suppresse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Bilis(2006).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Bilis(2006)was highly asymmetric.The azimuthally-averaged rainfall rate in the partial eyewall,however,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a major outer rainband.As the storm intensified,the major rainband showed an unusual outward propagation.The VW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modeling studies,heavy rainfall generally occurred downshear to downshear-left of the VWS vector both near and outside the eyewall,showing a strong wavenumber-one asymmetry,which was amplified as the VW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20.
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美国 NOAA 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讨论了同期大气环流配置和海温外强迫对TC生成和登陆的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生成TC频数明显偏少,生成源地显著偏西,而登陆TC频数与常年持平。导致7~10月TC频数明显偏少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为: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季风槽位置异常偏西,弱垂直风切变带位置也较常年偏西且范围偏小,南亚高压异常偏强,贝加尔湖附近对流层低高层均为反气旋距平环流,这些关键环流因子的特征和配置都不利于 TC 在WNP的东部生成。影响TC活动的外强迫场特征为:2010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El Ni?o事件于春末夏初消亡、La Ni?a事件于7月形成的转换;7~10月,WNP海表温度维持正距平,140°E以东为负距平且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上空850 hPa为东风距平,有利于季风槽偏西和TC在WNP的西北侧海域生成。WNP海表温度和暖池次表层海温的特征是2010年TC生成频数偏少、生成源地异常偏西的重要外强迫信号。有利于7~10月热带气旋西行和登陆的500 hPa风场特征为:北太平洋为反气旋环流距平,其南侧为东风异常,该东风异常南缘可到25°N,并向西扩展至中国大陆地区;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15°N以南的低纬也为东风异常;在这样的风场分布型下,TC容易受偏东气流引导西行并登陆我国沿海地区。这是2010年生成TC偏少但登陆TC并不少的重要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