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怀奎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4):258-263,275
秦岭金矿床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区,韧-脆性剪切带和大型断裂带控制金矿和成矿带的分布,矿床地质特征与美国卡林金矿类似,故称类卡林型金矿.秦岭地区金矿分为南带和北带,在阐述各带大中型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序列属怀玉地构造沉积区,金矿赋存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方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破裂岩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岩带且叠加碎裂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6.
汪方展 《福建地质》1991,10(2):142-149
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是我省金(银)成矿远景区之一。本文基于1:5万区调新发现有远景的金(银)矿点,提出“四位一体”成矿的认识,即地层(矿源层)、韧性断层、脆性断裂控矿和侵入岩的叠加。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金(银)矿化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麦兑 《黄金地质》1996,2(4):28-32
出岔金矿床是受向斜构造控制的金矿床,论述了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总结了矿床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9.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序列属怀玉地体构造沉积区.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为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碎裂岩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岩带且叠加碎裂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11.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析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处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交接部位。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是多种地质因素的复合,赋矿地层为多期变质变形的上太古宙太华群深变质岩系;控矿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叠加北东向构造形成的斜网格状断裂系统,多期的构造—热事件使Au元素多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胡胜雄 《地学前缘》2005,12(4):479-480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较高的地质体在红土化作用下,岩石和土壤中所含的金发生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所形成的,它是产于红土风化壳剖面一定位置的表生矿床.该类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易采、易选、回收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粤东地区寻找红土型金矿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4.
辽宁抚顺地区是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重要的金矿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南龙王庙、红透山、下大堡、下营子等一批金矿床及伴生金矿床.通过对抚顺地区金矿类型、源岩条件、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综合研究认为:矿区由此向南成深度由深成脉型(南龙王庙)→中深成脉型(王家大沟、下大堡)→浅成脉型(下营子)转化,其元素组合由Cu,Au→Au→舍金金属硫化物→Ag,Au组合转化.  相似文献   

15.
于浦生 《西北地质》1992,13(3):18-23
介绍了阿拉善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地质特征,探讨了该地区金矿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和成矿规律,根据各类型金矿特征将其分为变质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及砂金型3大类,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白银地区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在地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的体的产出1、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应为深大断两侧及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7.
18.
19.
江西德兴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属怀玉地体构造沉积区的地层序列。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为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碎裂岩带。矿床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带且叠加碎裂岩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宋国政 《地质与勘探》2018,54(2):219-229
以往对焦家金矿田主矿体研究都是按勘查区进行,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揭示主矿体的地质特征。本文利用纱岭矿区、纱岭矿区前陈矿段在赋矿标高-2000m以浅的最新勘查成果,首次打破勘查区概念,将以往各勘查区主矿体凌乱编号统一划分、圈定,对主裂面下盘蚀变、矿化中心部位的碎裂岩及其内赋存的Ⅰ号主矿体地质特征进行重新梳理,系统总结、归纳。发现主断裂控制的含矿地质体产状从地表向深部明显变缓,蚀变带内碎裂岩厚度及矿体形态、规模、品位、厚度与断裂带角度有关。浅部倾角陡,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且分支较多、规模小;深部倾角缓,矿体形态呈似层状、大脉状,规模大。断裂带上盘无明显矿化,下盘以黄铁矿化为主,由内向外产出形态依次为细粒浸染状-浸染状、细脉状、短脉状-细脉、网脉、短脉状。通过总结成矿规律,预测焦家金矿田深部找矿方向主要集中在Ⅰ-3号主矿体深部及按侧伏方位预测深部金矿富集区内,集中在384线至480线,-2000m至-3000m标高之间,预测金资源量30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