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开国 《湖南地质》1999,18(1):35-40
三板桥石膏矿床赋存于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沙市组上段,为一内陆湖相沉积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7个采矿层,平均厚62m,平均品位73%,矿石类型为石膏及硬石膏,石膏主要分布在上下两个水化带上,中间为硬石膏原生带,矿床成生在红色断陷盆地次凹湖湾处,并处于与外部盆地联接的通道口上,盆地差异性沉降,预备盆地的卤水补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衡阳盆地盐类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盆地盐类矿产有石盐、钙芒硝、硬石膏(石膏),均产于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平缓,与岩层产状一致。矿石中NaCl品位43~54%,钙芒硝矿石中Na_2SO_4品位25~38%,硬石膏(石膏)矿石中CaSO_4品位45~70%。属内陆湖相蒸发沉积之硫酸盐氯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湖南澧县凹陷膏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已知膏盐矿床以中新生代内陆湖相沉积矿床为主,它们的形成具有一定地质构造背景,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澧县凹陷膏盐矿产种类较全,储量较大。凹陷西部边坡浅滩相沉积了并经后期改造的特大型石膏硬石膏矿床,凹陷中东部即凹陷中心蒸发沉积了厚大钙芒硝、无水芒硝、石盐矿床。膏盐沉积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湘西北区有较多类似凹陷,具有寻找或扩大膏盐矿床规模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金立地 《地质论评》1960,20(6):250-253
一、前言山西中奥陶统马家沟石灰岩组顶部,为一个厚100—150米之石膏-硬石膏-白云石建造。经几年普查、勘探证实,这种石膏矿床成因,并非交代或其他的成因,而属化学沉积矿床,即与主要蓄水地区相隔离的蓄水盆地——泻湖,由于水之蒸发而形成的石膏-硬石膏矿床。  相似文献   

5.
安泰 《山西地质》2011,(1):15-16
分析了韩家峪石膏矿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得出了该石膏矿主要含矿层位为马家沟组五段下含膏带,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分为交代型、沉积型和充填型三种类型;地表露头广泛发育膏溶特征;矿床成因为浅水蒸发型形成于潮上带盐沼(萨勃哈)环境蒸发作用,沉积型石膏形成于泻湖环境蒸发泵吸作用。  相似文献   

6.
衡阳市钙芒硝矿有5个矿区,其中珠辉塔矿区业经勘探,有矿3层,赋存于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浅色泥岩中,主矿层厚4—60米,平均含Na_2SO_4 28—33%。矿石组分简单,主要为钙芒硝、石膏和硬石膏。矿床属内陆湖相蒸发盐矿床,分布于始新世中期湖盆的边缘和中心的过渡地带,严格受古地理和岩性控制。  相似文献   

7.
从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和成膏物质来源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迭系石膏矿床属浅海相蒸发沉积矿床.这种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明显,强烈受构造控制.在时间上本区石膏矿床主要分布于早三迭世晚期和中三迭世早期,共有七个成膏区.自东向西成膏区增多,成膏区变新.在空间上,石膏矿床往往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多为大型矿床,如南京硬石膏矿床和黄石硬石膏矿床.在大区域内其分布有局限性,不是到处都有矿,最有利的部位是泻  相似文献   

8.
云南鲁甸县拖麻耐火砖页岩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P3x)中,矿体延伸稳定,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受层位控制明显,属大陆湖沼相沉积型矿床.上二叠统宣威组为特定的找矿层位,其中矿体底板稳定的紫色凝灰质页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上部。含膏岩系为一套局限海潮上泥坪相和萨勃哈蒸发泥坪相的碳酸盐岩沉积。一般含膏5层,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膏层中心为斑状石膏一硬石膏,上部和下部则为石膏,直接顶、底板和夹矸皆为膏化角砾状微晶白云岩,呈交代渐变接触。石膏中未见气液包裹体,硫同位素δS~(34)在12.20—14.18‰之间。该矿床为古萨勃哈成因的石膏矿床。  相似文献   

10.
湘北张家岗石膏矿为一超大型沉积层状石膏矿床,石膏矿层数多,厚度大,矿层稳定,矿石质量好。本文分析描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层)及矿石基本特征,并对其戍因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准 《云南地质》2007,26(1):1-14
矿床形成于兰坪-云龙古新世湖盆东部,沘江同生断层西侧的次级坳陷。容矿岩系为古新统云龙组中、上段。中段为重力滑塌岩块及角砾岩相-构造活动型冲积扇相沉积;上段为河口砂坝相沉积。矿床两层结构明显:上部是化学沉积成矿系统;下部是补给成矿系统。两系统的矿体形态、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矿化及蚀变强弱均有显著差异。矿床显示SEDEX型(Sedimentary Exhalation喷气沉积的缩写)矿床特征。成矿物质系深源,硫来自硫酸盐经分解而产生的还原硫,成矿介质属混合水。矿床在有利的聚矿次级坳陷、导矿同生断层、有利矿化沉积岩相、上下屏蔽层圈闭及外来岩系掩埋等条件下耦合形成。属陆相SEDEX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膏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志诚 《地质论评》1983,29(5):457-458
一、石膏矿床分类根据我国石膏矿床成矿条件特点分为四种类型:热液型、蒸发沉积型、后生沉积型、机械沉积型石膏矿床。由于成因类型不同,成矿条件、物质来源、成矿温度,硫酸钙原生沉淀矿物形式都不同,内生的是硬石膏,其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热卤水成矿温度为200℃左右,蒸发沉积是二水石膏,后生沉积的是纤维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南侧,为多因复成矿床,包括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和叠加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系统的野外考察发现,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主要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角砾状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具有典型喷流沉积型矿床特征;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主要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体围绕大宝山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产出或叠加在喷流沉积形成的层状-似层状矿体之上。对矿区内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中辉钼矿和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中炭质泥岩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63.6?1.0 Ma(MSWD=0.58),代表了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年龄;炭质泥岩Re-Os等时线年龄为387.6?9.9 Ma(MSWD=56),代表同沉积矿床即喷流沉积矿床形成年龄。这反映大宝山多金属矿床至少存在两期重要的成矿事件: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层状-似层状Cu-Pb-Zn矿床形成与海西期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东川区大石头山石灰岩矿矿体呈中厚层状、块状产出,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组灰白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矿物成分变化不大,矿体倾角较缓,产出层位较为稳定。矿体有益成分、有害成分、物理性能特征均符合建筑用石料Ⅰ类标准质量要求。该区石灰岩矿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矿床成因属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矿床,具有较好的石灰岩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洪范池铁矿体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该矿矿石属于贫铁矿石,全矿区TFe平均品位31.43%,mFe平均品位为22.30%,品位比较稳定。矿区内共圈定矿体9个,其中①号矿体和②号矿体规模较大,其他皆为零星矿体,矿体形态和结构比较简单,厚度变化不大。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矿床成因类型属火山沉积变质型。  相似文献   

17.
<正>新桥Cu-S-Fe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一重要矿床。该矿床主要由两类矿体组成:一是约占矿石总量近90%的层状矿体,产于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组间的顺层滑脱带中,黄龙组地层在矿区内均被该矿体所替代;另一种是产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与矶头岩株石英闪长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体。新桥层状矿体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观点有三种:(1)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由海西期海底喷流作用所形成,层状矿体及其下盘网脉状矿化即为SEDEX矿床的典型二  相似文献   

18.
野姜林铁矿矿体产于震旦系储家山组下段第五层(Zcj1-5)中,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其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该铁矿为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9.
正成矿区带:喀喇昆仑-羌北成矿带(Ⅲ-35)。建造构造:中侏罗统龙山组,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局部夹火山岩、碎屑岩、石膏层。龙山组可划分为上下2个岩性段:下部第一岩性段为灰紫、褐灰色中厚层状砂砾岩;上部第二岩性段为灰、深灰、褐红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夹灰紫色杏仁状玄武岩、英安岩。矿体围岩以白云质灰岩为主(董连慧等,2015)。成矿时代:中侏罗世。火烧云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86±6)Ma(董连慧等,2015)。成矿组份:Pb,Zn。矿床(点)实例:(新)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床,火烧云北、牛郎山北、牛郎山南铅锌矿点。  相似文献   

20.
黄钢  宋玉财  庄亮亮  田力丹  吴畏  张滢 《矿床地质》2021,40(5):1100-1118
沉积岩容矿的天青石矿床是锶最主要的来源.文章对全球该类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矿床的发育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述和探讨.研究显示:①该类矿床的产出与含石膏或硬石膏的蒸发盐密切相关,或赋存在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建造中,或出现在蒸发岩底辟环境;②多数为后生成因,表现为富锶流体交代石膏或硬石膏,或富锶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充填开放空间;少数矿床为同生成因,天青石直接从蒸发环境的水体中沉淀出;③后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可以来自不同途径,包括盆地流体与富钙矿物相互作用萃取的锶、碳酸盐岩重结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或硬石膏转变为石膏释放的锶;同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来自沉积水体本身,沉积源区岩石提供了锶;④天青石中的硫来源于围岩地层中的石膏或硬石膏,有些矿床中的硫来自发生过硫酸盐还原作用后的(溶解的)石膏/硬石膏,而在个别矿床中,还原硫氧化成硫酸盐提供了部分硫;⑤一些天青石矿床中出现有铅锌硫化物,两者可以有成因关系,也可以无成因关系;⑥少数天青石矿床中重晶石含量较高,与高Ba/Sr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有关.天青石从低钡流体中结晶时,钡在流体中含量的震荡变化会导致SrSO4-BaSO4固溶体的形成,从而使天青石出现环带或出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