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直接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甚大。该文将全国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每个灾害区又划分若干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的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防治地质灾害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地质灾害风险,是指地质灾害活动及其以地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地质灾害风险具有必然万籁 、随机性、模性、不均稀性等特点。按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域范围,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基本内容包括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价,由此构成多层次的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3.
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是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为减灾。防害、治灾,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和治理,本文针对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勘查中几个注意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攸县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怡湘  周新良 《湖南地质》2001,20(3):199-202,216
攸县有各类煤矿320多家,废石乱堆乱放,引起泥石流;不规落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隆,塌陷和矿井冒顶,突水、瓦斯爆炸等矿山地质灾害;这就是煤矿布局不合理,未对采矿活动全程监管所致,为使矿山地质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地质调查力度,多方筹集资金,编制全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规则,实行谁破坏,谁治理,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和社会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地质灾害危害出发,强调了国家对地质灾害的重视,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论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减灾基本情况,指出了地灾减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潜在灾害体的早期识辨差,“灾后”研究普遍;西部地区大开发中突发性地质灾害问题突出;东部地面沉降等缓变地质灾害闸题严重;地质灾害基础理论和防灾技术落后等。参照联合国提出的国际减灾战略和美国制定的滑坡减灾国家战略,对我国制定21世纪初地质灾害减灾战略提出初步建议。①开展地灾风险区划,并作为国家减灾强制性标准加以实施,建立减灾科学体系,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从对国家、区域、城市、乡村的承灾载体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专结合体系;②提高崩、滑、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一地质灾害预警,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预报;全面建成地面沉降等缓变地质灾害现代化监测控制网络,实施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含水层修复工程;③对本世纪全面实施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圈建设、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国小城镇建设、重大生命线工程等推动中华民族社会经济进程的关键战略分层次进行全面的综合减灾对策战略研究、减灾规划和减灾措施的实施;④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减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加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指导力度。提高民众防灾自护文化意识及技能,为减灾教育保证足够的媒体及园地;⑤通过综合减灾,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财产损失量明显降低,到2020年人员伤亡减少70%,即由现今每年死亡1000人以上,降低到300人以下。预期灾害发生率和财产损失量减少50%,即由现在的100亿元以上减少到50亿元以下。  相似文献   

7.
鞍山市铁矿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矿山地质灾害较其它地质灾害相比有其独特性。在鞍山铁矿区,排土场沉降不仅与采矿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有直接的联系,还与松散细粒土层、活动断裂有关;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水源条件及构造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采矿活动产生的废石废渣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物源;尾矿库灾害主要表现为:洪水漫顶、尾矿砂液化破坏、尾矿坝渗漏及管涌溃堤、尾矿坝滑塌破坏等。本文简要分析了鞍山市铁矿山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排土场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及尾矿库地质灾害)和形成条件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体系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根 《地质通报》2003,22(7):527-530
阐述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及早期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地质灾害原则,逐步形成和推行中国独特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其核心是建设早期预警体系,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另外,还对比了中国和国际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展望未来地质灾害防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在开采诸如煤、金、石油、砖用粘土等矿产资源时破坏了地质环境,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坑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及土地沙化、盐渍化、地面沉降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它们对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减轻地质环境破坏程度是建设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3,20(2):115-117
目前,对已建项目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追溯到选址阶段来进行。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估难免有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本意,而且,评估所提出的有关防治措施不切合实际。评估应该实事求是面对客观现实来进行,除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外,还应加上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益评估等内容。构成这类已建项目灾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完整内容体系,以区别于目前对建设项目在选址阶段进行的单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质条件是该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内在动力基础,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在动力和促进因素。随着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增强,生态环境遭到强烈破坏,地质灾害愈加频繁。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治理区内生态环境,规范人类经济活动,才能使灾害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云南公路的环境地质灾害及工程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论述了云南公路建设中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原因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毁、岩溶和特殊性土灾害以及人为原因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截断含水层、降低地下水位、破坏边坡稳定、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淤积和侵蚀等,并提出了防治公路环境地质灾害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传正 《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闻绍毅  李洋 《地质与资源》2014,23(3):296-300
中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学者和机构对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总结为4类: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国内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巨大, 全国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 两大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准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说, 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2)
崩塌是和静县黄庙景区内主要地质灾害。根据危岩体失稳破坏的模式,研究区主要发育为倾倒式破坏。通过对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一级,危险性大。将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位于研究区北部,属地质灾害威胁区域,总面积0.4km~2;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为危险性大区以南的其他区域,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小,总面积0.33 km~2。  相似文献   

17.
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矿山地质灾害、矿区环境污染、矿山土地与生态破坏。我国采矿历史悠久,为满足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质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学潮  张辉等 《地球科学》2001,26(3):297-30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采用深埋长隧洞方案经巴颜喀拉山输水入黄河,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断层和地震、冻土冻害、高地应力及岩爆、地温异常、库区库坡变形等。其中,活动断层及地震是调水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对主要地质灾害的特征和破坏形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泰丽 《地质与勘探》2016,52(2):292-299
研究地质灾害特点及变形破坏模式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大量实地调查成果资料,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特征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黟县地质灾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黟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发生频率高,沿溪沟和交通沿线分布,地质灾害类型与斜坡坡度、高度、和形态相关,地层岩性、结构、风化、节理裂隙等控制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力学机制,降水对岩土体的软化、润滑、侵蚀作用是这些灾害的诱发因素。在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黟县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技术指导作用,提升其学术质量和扩大社会影响,经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同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出审〔2014〕757号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主办单位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变更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其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主要主办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