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龙骅 《气象》1981,7(3):6-7
日全食的气象效应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早在1887年就有人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几乎每一次日全食都作此项研究。 1980年2月16日云南的日全食观测,是本世纪内我国境内能组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观测。本次日食的全食带从大西洋东部开始,经过非洲南部、印度洋北部、印度、缅甸,在我国云贵地区结束。我国境内,见食条件以瑞丽为最好,地面见食情况为17~27(北京时,下同)初亏,18~32食甚、食分为1.03,复圆是19~31,在日落以后。本文以瑞丽地区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为主,来讨论本次日全食对云南地区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研究日全食气象效应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把日全食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与其它因素的影响区分开来。过去的研究大多是将日全食当天各时刻的资料与前后数天相应时刻的平均资料作对比。此法在日全  相似文献   

2.
日食过程中的太阳辐射观测及其各分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1981年7月31日日食过程中在漠河(最大食分为97%)得到的太阳辐射各个分量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太阳短波辐射随太阳被遮面积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太阳紫外辐射则随太阳直接辐射的减弱呈线性减弱;长波辐射在日食过程中减弱较缓慢,而且长波辐射的最低值不在食甚时出现,而是稍有落后(约10分钟左右);地表面辐射平衡在日食过程中两次通过零点,出现了与日变化完全相仿的过程。气温在整个日食过程中的最大降温约为2.5℃,亦是在食甚以后出现。2.在历时160分钟的整个日食过程中,到达地面的净能量损失达59.2卡/厘米~2。若按东经60°至160°,北纬50°以北地区考虑,总能量损失可达4.8×10~(18)卡。 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日食过程中太阳辐射各分量减弱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4—1983年冬季无云条件下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发现,1982年3月底至4月初,墨西哥El Chichon(厄·奇冲)火山爆发后,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总辐射产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征与近百年来的几次巨大火山爆发所引起的辐射效应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火山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大反向散射和吸收作用,改变了大气透明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5.
《气象》1980,(12)
夭气 我们是这样划分梅雨期的”·“.“·“·“·..·.’·”·“·“一(11一15) 对划分梅雨期的意见:.”·...··”·”·……“...····”“·(12一13) 季节转换期间北半球大气超长波与长波的演变:.,“.(l一l)划定梅雨期不宜以环流调整为主·”“······“”··“二(]2一10 江苏6一7月天气周期的划分及其预报·“··”···”·“…(1一4)梅雨讨论的几个问题川.~~~~~~………~…·(1卜1。 地形对南疆降水过程的作用”·”·“·“·o.·”·”···”一(1一11)、‘、,~:。 哀立孤咨蒸冼喜兹二嚣::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过去十年左右影响气象业务最重要的趋向之一是全球资料库变化的特征。本文讨论全球资料库的现状,第一节概述在过去(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在业务上使用的资料库的演变;第二节对通过各种来源获得的资料的主要成分,就它们的分布、可用性、特色及其误差结构作了一系列的评论;最后,简要描述现在在NMC所使用的自动资料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金龙 《气象学报》1988,46(3):333-340
利用1964—1983年冬季无云条件下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发现,1982年3月底至4月初,墨西哥El Chichón(厄·奇冲)火山爆发后,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总辐射产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征与近百年来的几次巨大火山爆发所引起的辐射效应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火山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大反向散射和吸收作用,改变了大气透明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1994年夏季我国炎热与日食有关1994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炎热且热得时间长,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西伸特强且长时间稳定少动所致;而副高的位置与日食有关。5月10日在78”W、35”N出现日食中心,而这次日食覆盖了整个西半球的中纬度,跨西经142个...  相似文献   

9.
《气象》1980,(9)
391980年6月太阳黑子相对数$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室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1980年内,继续进行了和全球天气试验有关的大量天气预报研究活动。为解决全球天气试验的科学课题,一些国家的气象局和研究机构正在从事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工作。1980年内,由苏联的Obninsk 和瑞典的 NorrkSping 这两个中心完成了FGGE 资料的处理工作,并已将资料传给世界资料中心。分析工作正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试验室(GFDL)顺利进行,大部分工作于1981年内完成。初步研究结果是相当不错的,这方面的研究将对今后的数值天气预报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对全球观测网如何最佳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不同的FGGE观测系统的成果,在约翰逊空间中心(JSC)、大气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市40年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验公式,把佳木斯市40a的太阳辐射资料补充完整,在此基础上,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找出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近40年太阳辐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经验公式,插补了黑龙江省不完整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近40 年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初步认为,总云量的变化是影响黑龙江省太阳辐射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7,他引:1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统计了中国地区1961~1990年近30年地面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地区近年来太阳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呈减少趋势。在排除了大部分云的影响后,对太阳辐射的统计也给出了类似结果。对云量和地面能见度近30年变化规律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呈下降趋势,但云量的变化并不明显。初步认为,近年来大气混浊度和大气中悬浮粒子浓度的增加是引起中国某些地区直接辐射量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太阳辐射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分析其变化对区域气候特色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61—2013年艾比湖绿洲地区4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艾比湖绿州地区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辐射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变化幅度为1.28,波动相较平稳。年内辐射量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52%,呈正态分布状态,年内各月都呈下降趋势,其中7月的下降速率最大。(2)艾比湖绿洲的总辐射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且4个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出现了从"变亮"到"变暗"的交替过程。通过检验阈值在99%的水平下显示,辐射量在1986年出现突变。全年总辐射量的变动与四季变化趋势基本相同。(3)对于21a、10a和7a周期变化都存在着相对"亮期"和相对"暗期",但振荡周期不同。  相似文献   

15.
1980—1991年旱涝分布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恭  魏凤英 《气象》1993,19(4):33-38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四川144个气象站1971~2014年的逐月日照时数数据和四川6个辐射站的逐月太阳总辐射数据,以气候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四川144个气象站的逐月太阳总辐射值。基于44年四川太阳辐射的平均分布和EOF分析的第一模态,将四川分成3个区域,并研究了四川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四川年太阳总辐射从东南往西北随海拔升高呈阶梯式增加,结合年太阳总辐射EOF第一模态可把四川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川西高原、攀西地区和四川盆地;(2)川西高原年总辐射随时间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攀西地区年总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四川盆地总辐射变化不大,有缓慢下降趋势;(3)20世纪70年代四川大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是正距平,80年代除川西高原和雅安地区外基本是负距平,90年代是负距平,2001~2014年除攀西地区外基本是负距平。  相似文献   

17.
厄尔尼诺现象和日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厄尔尼诺是由连续4次极地日禽或连续3次极地日食加中纬日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拉尼娜现象和日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分析 ,找出了日食和拉尼娜现象的因果关系 ,并揭示了日食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1988年9月张掖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季国良  江灏 《高原气象》1990,9(2):194-201
1988年8~9月,在河西走廊的化音和张掖地区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观测实验。本文利用预备观测中所取得的少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各个分量和太阳分光谱辐射的一些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资源充足;兰紫光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大;地表净辐射具有平原地区的特征,其值介于平原与高原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石门日全食各阶段的具体时间,利用石门自动气象站的分钟数据,具体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石门观测点的气温、地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的变化规律,并与天气形势相似的21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食期间气温和地温均为先升后降再升,呈峰谷变化,但是气温的变化有约1h的滞后;相对湿度和风速随气温降低而增大,滞后性基本与气温同步,风向没有太大变化;气压小幅升高。与前一日相比,所有要素变化剧烈程度均大得多。最主要影响因子是日全食期间太阳辐射的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