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霰粒子参数对强对流云降水和催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维对流云AgI催化模式, 开展了霰粒子密度和落速参数的敏感性模拟试验, 以研究高凇附度时霰粒子参数的选取对催化模拟结果的影响。敏感性试验中对七个霰微物理过程进行了调整。分析发现改变霰落速参数和霰密度, 可以引起3小时模拟的总降水量增加4.9%。催化后改变了敏感性试验中霰落速和上升气流的配置, 并影响到霰碰并云水和冰晶的过程, 及霰融化成雨水的过程。在高凇附度云中如果只增加霰密度而没有增加相应的落速系数, 将使云中霰含量大幅增加。霰参数也影响了自然云和催化云的降水效率。过量催化使得催化云的降水效率低于自然云。增加霰密度的同时也增加霰落速系数, 将使其降水效率高于对照试验, 从而影响催化效果。在高凇附度云中采用大密度和较大下落系数, 并且利用比数浓度平均落速计算霰粒子比数浓度的下落过程, 会使催化效率从25%减少到15%, 极大地改变催化效果。所以在高凇附度的暴雨个例中, 应当采用高霰密度和相应的高霰落速, 否则减雨的催化效果将会被大幅夸大。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的三维对流云模式的基础上新植入了同质冻结和异质核化方案,结合一次山地雷暴个例,通过敏感性试验来探讨大气冰核浓度对对流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冰核浓度的改变会对对流云的动力场及各水成物粒子产生明显作用。增加冰核浓度,冰相粒子的数浓度随之增加;同时,凝华过程中释放大量潜热导致云中上升气流增强。由于水汽含量一定,各水成物粒子"争夺"水汽,使得云滴、冰晶和霰的增长均受到抑制,难以成为较大尺寸的降水粒子。②冰核浓度的增加,"贝吉龙效应"导致云滴的尺度减小,削弱了云-雨转化过程。雨滴、云滴混合比的减小抑制了雨滴对云滴的收集。同时,小尺度的霰粒子削弱了霰融化为雨滴的物理过程,最终导致地面累积降雨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5.
7.
利用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三站探空资料及同期地面和500 hPa天气图与降雨量资料等,对照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713雷达站部分资料)"713"雷达站回波素描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的顶高、强度、性质等参数变化规律与主要特征,从宏观上了解影响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参数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为南方各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诊断分析强垂直风切变环境下飓风Bonnie(1998)中风暴相对螺旋度的分布特征,再现了Molinari等(2008)利用下投式探空仪获得的该飓风内部风暴相对螺旋度的离散观测结果。通过对比不同垂直风切变环境下,不同区域风暴的相对螺旋度、对流有效位能及风速的水平分布,揭示出与高值风暴相对螺旋度相联系的强对流单体的分布与环境垂直风切变的密切联系。基于风暴相对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的配置分析,研究强环境垂直风切变时段,眼壁附近的深厚涡旋对流以及螺旋雨带中的小型对流单体的三维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表明,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强时,在眼壁附近的顺切变区存在典型的深厚涡旋对流系统,这类深厚涡旋系统能够激发二级垂直环流,有利于旋转上升运动的维持,并在近眼心区域引发补偿性的干暖下沉气流,有助于飓风暖心的维持和加强;同时,螺旋雨带中也存在以涡度为特征的小型对流单体,这些对流单体随着平流不断移入飓风中心,使得飓风中心垂直涡度增加,最终导致飓风强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10.
郭虎道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1,21(3)
低空风切变是影响飞机起飞和进场着陆阶段的一个危险因素,它严重危害航空活动的安全。同时,它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随之带来了探测难、预报难、飞行难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难题。本文试图从纯理论的角度探讨一下风切变是如何影响飞行活动的,从而为低空风切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空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空风切变是影响飞机起飞和进场着陆阶段的一个危险因素,它严重危害航空活动的安全。同时,它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随之带来了探测难、预报难、飞行难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难题。本文试图从纯理论的角度探讨一下风切变是如何影响飞行活动的,从而为低空风切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日本气象研究厅提供的1980~1997年共18a3h一次的Tbb资料,采用统计Tbb≤-36℃出现频率的方法,研究了南海及邻域对流活动的区域统计分布特征,为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日本气象研究厅提供的1980~1997年共18a3h一次的Tbb资料,采用统计Tbb≤-36℃出现频率的方法,研究了南海及邻域对流活动的区域统计分布特征,为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2000年7~9月在福建省建阳气象雷达站利用“713-C”数字化雷达完整地观测到101块对流云生成、发展、消亡过程。通过对这些资料分析,探讨夏季对流云降水机制。分析表明:夏季对流云中初始回波出现在0 ℃层以下,单体对流云占89.2%,多单体对流云占77.8%,其中回波及地时,主体回波扩展到冷暖区多单体明显高于单体(各为77.8%和63.9%)。由于多单体对流云其回波强度、尺度及降水时长都大于单体对流云,是夏季降水和人工催化的重要云系。 相似文献
16.
17.
甘肃永登强对流云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甘肃永登19年(1971—1985年,1999—2003年)的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强对流云回波形成及分布特征与甘肃永登地区特殊地形的关系;强对流天气大尺度天气背景和相应的强对流雷达回波的移动、高度、强度和回波谱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特殊地形造成气流阻挡并使其折转汇合、垂直运动剧烈加速,使得对流云迅速发展,这是该区对流云形成和分布的决定因素;高空天气形势和对流云结构制约了对流云雷达回波的移动和基本特征。雹云回波谱表明,雹暴对流活动一般均处于旺盛状态,强回波高度和其所处的云内温度是形成雹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选取23个与降水有关的因子和两个协变量,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估算自然降水雨强和降水时间的方程,用所建方程分析了人工增雨对雨强和降水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河南省1988 ̄1996年飞机人工增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低空风切变的时空尺度和强度标准,具体分析了各种常见的天气条件下出现低空风切变对飞行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给航空器及时提供有指导意义的风切变警报,使气象人员增强对这种潜在危险性天气的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