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天体力学家在动力系统数值研究中的贡献及其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法国天体力学家M.Henon在动力系统数值研究中的杰出工作,他的研究结果不但被天体力学家广泛地引用,而且引起了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人们称他所研究过的映射为Henon映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白光耀斑研究的重要性、它的观测研究方法和搜索观测的现状;评介了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在观测和理论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超新星在宇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利用Ia型超新星为探针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天文学家。首先,通过详细介绍超新星宇宙学研究的物理原理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与研究,讨论了宇宙加速膨胀发现过程给予当前研究工作的启示。然后,回顾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在近10多年来的进展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最后,对国内外超新星宇宙学研究中超新星观测研究的大型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与介绍,讨论和展望了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幅、快速光变是BL Lac天体的定义特征之一,光变研究一直是BL Lac天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BLLac天体的光变研究成果和BL Lac天体的基本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其它研究方向的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可以进一步发展之处,并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耻研究。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光变研究的意义和BL Lac天体光变研究的概况,着重总  相似文献   

5.
李天超  赵刚 《天文学进展》1999,17(4):334-345
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银河系的化学演化在其中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理论工作的不断深入,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观测方面,从太阳附近区域,整个银盘,银晕和核球等方面简要回顾了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主要观测约束的近期结果;在化学演化模型方面,回顾了银河系化学演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近期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太阳活动研究的现状 ,指出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尤其是随着空间探测和技术的发展 ,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需求更加迫切 ,太阳活动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更大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上各种高新技术和卫星探测的进步 ,2 1世纪将迎来太阳活动研究的新时代。文中对我国未来太阳活动研究的方向、重点和措施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气相位扰动的实时修正,是深空探测天线阵微弱信号合成的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了造成大气相位扰动的原理及特点,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和对流层对信号合成时的相位扰动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于相位扰动实时修正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深空探测与射电天文天线阵修正方法的异同,针对几种基于实测的深空阵大气相位扰动修正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总结常用修正技术的不足,提出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综合修正技术,展望了高频段信号相位延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太阳总辐照是指在地球大气层顶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照度,也叫"太阳常数",但它实际上并非常数。太阳总辐照随波长的分布即为太阳分光辐照。太阳辐照变化的研究,对理解太阳表面及内部活动的物理过程、机制,研究地球大气、日地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简单介绍了太阳辐照,回顾了太阳辐照的空间观测;接着介绍了观测数据的并合,以及对合成数据的一些研究;然后讨论了太阳辐照变化的原因,简述了太阳总辐照的重构及其在气候研究上的一些应用,并进行必要的评论;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天体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1900.0~2000.0全球发生的M≥7.0的地震与月亮升交点黄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月亮交点潮可能是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一个重要天文影响因子,丰富了日月引潮力与地震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毫秒脉冲量计时方法和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脉冲星的时间频率特征。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毫秒脉冲星计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开展毫秒脉冲星计划时研究的可行性、目标及任务,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给予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扼要地介绍了色球和日冕加热问题的研究历史。随着空间太阳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色球和日冕加热机制主要与MHD过程有关。因此,在本文中着重介绍四种MHD色球和日冕加热机制:(1)阿尔芬波;(2)MHD湍动;(3)场向电流;(4)磁重联。由于这四种加热机制的有效性都需要通过高分辨率观测来判定,所以空间太阳观测对于研究色球和日冕加热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VLBI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英  张秀忠 《天文学进展》2003,21(3):185-194
阐述了VLBI设备的现状;在20世纪70、80年代建造起来的一些VLBI观测设备已较陈旧,部分技术已经过时。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更高目标,发展VLBI新技术是一项重要任务;给出了VLBI各方面新技术的进展情况;新科学项目的实施是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同时也介绍了VLBI的一些新科学计划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tidal phenomena on the Earth are concisely specified, including solid tides, ocean tides and atmospheric tides due to the luni-solar tide-generating force, and the Earth pole tide due to the motion of the Earth's rotation axis (polar motion);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the Earth rotation. The outcom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Chinese astronomers on these topics are described in some detail. These researches deal with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idal effects on the earth rotation, and o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Earth rotation parameters. Finally, the effects discovered by Chinese researchers o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eriod and change in period of pulsars are discussed. These effects are very small in magnitude but not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14.
太阳射电微波爆发及其精细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射电微波爆发携带着爆发源区的物理环境及辐射机制等诸多重要信息。其辐射频段较高,通常来自低日冕磁重联区,尤其是微波爆发的精细结构,持续时间短、变化快、结构复杂,可以反映重联过程复杂的磁场结构、高能粒子运动等许多特征。综述了太阳微波射电爆发分类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介绍了每一阶段的重要爆发类型、物理机制研究及相应的观测设备,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了天文地球动力学范畴内所研究的潮汐现象,包括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固体潮、海洋潮、大气潮和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极移引起的极潮,以及这些潮汐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测量产生的效应。重点阐述中国天文学界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潮汐影响地球自转的机制,也就是各种潮汐效应与极移、自转速率变化和章动的关系,包括构建这类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潮汐对它们的影响,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计算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计算弹性或滞弹地球的洛夫数,依据某一地球模型计算潮汐效应或章动序列等等。研究也涉及在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的不同技术中各种潮汐效应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及其改正,并涉及与潮汐有关的观测方法的优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改进。最后介绍了中国学者所发现的脉冲星的周期和周期变率测量中的潮汐效应,尽管它们的量级甚微,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天文台对FFS事件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测手段和取得的资料两个方面,评价了两个太阳峰年中北京天文台所观测到的太阳射电爆发中毫秒级快速精细结构(FFS)的观测结果.估计了新的观测仪器在第23周峰年将取得的观测结果.也讨论了在观测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present poster shows the main researches conduced at the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Torino during this last decade in the field of the wide double stars. From the observational point of view, two different photographic techniques carried out with our 105 cm astrometric reflector over a selected sample of wide binaries are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Hipparcos mission, we show two aspects of our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CA and FAST Consortiums. From the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a study concerning the systematic and accidental errors detected in visual double star observations is explained. We conclude the poster with the future foreseen researches concerning new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and new theoretical statistical studies on these wide objec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的回顾了22 周太阳活动峰年,太阳射电观测研究概况,并根据一些新型的太阳射电设备的建立,对23 周峰年观测研究的选题,提出某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太阳耀斑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明德 《天文学进展》2001,19(2):141-145
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对太阳耀斑研究在某些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些领域空间和地面观测,耀斑光谱研究,耀斑的动力学模型和MHD数值模拟等,并对耀斑研究的前景作一简短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银心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核,它属于活动低下的典型星系核,对它的研究不仅是银河系结构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是研究黑洞和活动星系核的极好样本。简要回顾了近10年对银心观测和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对银心的基本构造和组成,特别是对射电源SgrA及其银心暗天体的性质和模型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