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梧桐庄煤矿2001年投产,年产量约150万t。目前矿井平均排水量为540m^3/h,且矿井水的矿化度超过5.0g/L。通过对梧桐庄矿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特征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梧桐庄矿开采2号煤层的矿井充水因素为奥灰水,充水通道主要为陷落柱及导水裂隙,为矿井防治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在判别煤矿突水水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井突水水源的识别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基础,快速准确地判别突水的来源对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峰峰矿区梧桐庄矿为例,应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矿井突水水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可以用此模型来解决类似的评价和判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田洪胜  洪益清  马亚杰 《地下水》2009,31(3):110-113
开滦东欢坨矿是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矿井,矿井生产一直深受水害威胁.介绍了东欢坨矿的地质概况,深入分析了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矿井防治水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神东矿区煤矿水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Z1):128-130
神东矿区浅部煤层开采所面临的矿井水害,主要来自萨拉乌素组含水层、三门组含水层及烧变岩含水层,其中第四系含水层可形成突水溃沙灾害.本文重点总结了神东矿区第四系含水层溃水特点及防治水害的一般技术原则,对在类似矿区开展防治水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矿山开拓巷道而引起地下水的突然溃入造成矿井淹没,设施受损,甚至人员伤亡,已为众所周知,由于溃水而引起一系列诸如地面下沉开裂,塌陷,工业及民用建筑遭受破坏,在矿山中产生的损失已越来越大,笔者想借此短文阐述个人的粗略浅见,提供讨论。 1965年12月某日,广东某岩溶矿在离地面以下100多米深处掘进巷道时迂大量的地下水突然溃入巷道,矿井二个中段全部淹没,此后在矿山恢复及长期疏干排水的过程中,以涌水地段为中心,以2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出现一千六百多个大小不等的塌陷,致使农田、公路、铁路、桥梁、河流及大批建筑受到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黄县桑岛煤田海下煤系之上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海下与陆地断层的导水性质。结合陆地矿井开采实际,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海底北部及煤系地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海水的水力联系。只要合理控制煤层开采上限,及时加强顶板支护,采煤后的冒裂高度达不到海下第四系底界,海水是不会直接溃入矿井坑道。说明在海下采煤是完全可以进行试采的。并且对海底采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朱两矿受水害威胁严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利用其结果,综合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了矿井充水性分区和安全开采的排水量预测,为正确制定矿井防治水措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25日牛儿庄矿发生了突水量达108m^3/min的特大溃水事故,直接威胁了相邻两个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此次突水水源为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是他于牛儿庄矿井田范围内的水顺煤矿开采下架煤层突水而造成的。在突水通道、动水力等条件复杂的情况下,经过三个阶段的水害治理,效果达100%.为类似堵水治理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榆神府矿区煤矿水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神府矿区煤矿浅部煤层开采临水害。矿井水主要来自萨拉乌素含水层、三门组含水层及烧变岩含水层。其中第四系含水层可形成突水溃砂灾害,烧变岩含水层最最大。本文总结了防治水害的一般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试论煤田(矿)水文地质问题及勘探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水荒,东部水害"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两大水文地质问题,目前煤田(矿)水文地质工作主要问题有煤矿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矿井水害威胁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服务年限、矿区水环境问题突出等.相应的研究内容为合理开发利用矿区供水水源、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和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现行的勘探技术方法有综合物探技术方法、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和模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最大效果测度值法研究矿井突水水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雷  彭华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2):45-46,73
为了快速准确地查清矿井突水水源,排除水患对生产的影响,利用最大效果测度值燕子山矿14-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其导水通道为工作面所在盘区发育的F23和F38正断层。最大效果测度值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枯竭及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闭坑矿井数量逐年增加,矿井闭坑后,停止抽排地下水,会对邻近生产矿井产生水害威胁。以淮北闸河矿区闭坑矿井为研究对象,对闭坑矿井水位回升进行了预测,对矿区主采煤层抗拉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矿界煤柱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矿界煤柱宽度不能满足安全需求,为此建立了闭坑矿井水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闭坑矿井积水过程监测、井下钻孔探查预疏、泄水巷道超前排水、过水巷道挡水闸墙设置、井下明渠流量动态监测、闭坑矿井井筒充填与加固、老窑边界综合探查与治理等技术,最终实现了受闭坑矿井水害威胁的相邻矿井的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能为国内类似闭坑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矿区及邻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所施工的8个水文地质钻孔的单孔抽水和群孔抽水试验,对矿区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井田边界的进行了研究,认为当矿井开采1煤组时,顶板砂岩水和底板岩溶水为其直接充水含水层,砂岩水以静储量为主,它不会对矿井开采1煤组造成大的危害;底板奥灰岩溶水与太灰水之间联系较紧密,前者补给后者,是矿井突水是防治水研究的重点。得出了本矿1煤组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裂隙水以底板突水的形式向矿床充水为主,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的结论,从而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矿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桥矿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在矿井水源判别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桥矿地下水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新生界孔隙含水层组,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太原群石灰岩溶隙含水层组及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组。通过对这四个子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各子系统所特有的水质模型,并确定出能作为矿井水源判别依据的水溶组分,为矿井防治水提供水化学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长平矿保护层掘进工作面动力显现为工程背景,通过保护层掘进工作面动力现象发生过程分析,结合现场调研和瓦斯参数测定,分析确定长平矿保护层掘进工作面前方赋存的DX19陷落柱是工作面破坏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陷落柱为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体压出破坏提供了能量基础和物质来源的机制。提出了掘进工作面防治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解危+动力灾害识别培训"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小宁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1):48-49,54
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对窑街三矿矿井危害最大的是位于煤二层上部的第四系砾石层潜水,其次是烧变岩孔隙水与地表塌陷区积水,经多年水文地质资料分析,认为砾石层与地表水大通河水力联系密切,如采用帷幕注浆,打放水孔或泄水巷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切断大通河与砾石层的水力联系,是根治砾石层最有效的方法,故要在充分研究大通河补给范围的情况下有目的地修筑拦河提与地下挡水墙,烧变岩孔隙水已利用打泄水巷,放水孔的方式排完,目前主要是严防地表水重新灌入,对塌陷区复垦,修筑防洪渠是防止大气降水进入塌陷区及防止地表水溃入矿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深埋煤层采场顶板泥砂溃涌灾害是由于泥岩顶板遇水发生松散崩解,在矿压作用下泥砂集中溃入井下的综合性灾害,其灾害发生受到含水层、矿山压力、地质构造等多因素影响。以黄陇煤田照金煤矿为研究区,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最终选取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煤层到洛河组含水层距离、宜君组砾岩厚度、煤层上覆杂色泥岩厚度、煤层到杂色泥岩距离、单位面积断层密度、褶皱构造分布和煤层开采厚度8个主控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权重赋值方法,确定影响灾害发生的各主控因素权重,构建煤层顶板泥砂溃涌灾害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绘制主控因素专题图并进行栅格赋值,通过信息融合叠加方法将各因素进行叠加,最终形成多源信息融合的照金煤矿煤层顶板泥砂溃涌灾害综合分区。研究结果表明,照金煤矿ZF202工作面所在区域该类灾害发生的危险性高,与实际开采过程中曾发生的“4·25”重大事故发生区域较为吻合,说明本次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合理,分区结果可用于指导矿井的开采布设与泥砂溃涌灾害防治。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矿井水害防治保障体系中的一种实时监测技术.利用KJ117矿井水压实时监测系统,可对煤矿井下以总线网络拓扑结构方式连接的水文观测孔,进行水压、水位超远距离的实时监测.其监测数据能及时反映当前矿井不同地质层位的水压、水位及动态变化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井下浅部输供水设施随采深加大而废弃的问题,以赵各庄矿七水平北水洞为例,论述了处理废弃疏供水设施和封堵高压奥灰水的方法及实施步骤。该项工程通过在高压动水条件下对水闸墙墙体进行壁后高压注浆,实现了赵各庄矿废弃七水平北水洞的高效和经济处理,可供类似矿井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矿水害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中国煤矿水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中国煤矿水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难关以及生产企业对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的基本需求。重点分析了深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高承压水底板突出机理及其防治技术和废弃矿井老空水突出机理与防治技术。提出了中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和矿井水文地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