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低温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草莓“红颜”(beauty)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enlo试验温室内进行低温单因素控制试验,系统测定低温处理下草莓叶片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胁迫时间越长,叶绿素整体趋势下降。特别的,0℃处理7天得到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水平明显。(2)同一温度处理,随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各处理均高于ck10-110个百分点不等。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处理中以8℃的含量最高,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3)同一温度处理,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的变化呈现出下降趋势,除处理7天均显著高于ck23-57个百分点不等。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处理,温度越高含量越高,除了7d处理外,均高于ck组。(4)温度高净光合速率高,光补偿点显著偏大,光饱和点普遍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2011-2013年2个越冬期的盆栽试验,利用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研究了不同最低温度下(-9℃、-6℃、-3℃和0℃)冬灌对冬小麦叶片理化性质、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低温度为0℃的处理相比,在最低温度为-9℃和-6℃的处理造成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的大幅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升高,差异均达显著(p0.01),灌水处理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改善;而最低温度为-3℃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无明显差别,气孔导度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差异显著(p0.05),冬灌导致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具有明显的正效应。最低温度为0℃的处理,冬灌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气孔导度等影响均有明显的正效应。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上看,-6℃与-9℃条件下,冬灌致使单株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下降;-3℃和0℃条件下,冬灌提高了单株穗粒数和穗粒重。综上所述,最低温度在-6℃及以下不适合进行冬灌,而最低温度在-3℃及以上则适合。  相似文献   

3.
选取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利用遮阳网设计不同寡照(光合有效辐射,PAR<200μmol·m^-2·s^-1)持续日数(0、1、3、5、7、9 d)及正常光照条件下的恢复试验,研究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寡照胁迫造成番茄开花期推迟,开花数和单穗果实数减少,座果率降低,寡照胁迫7—9 d,番茄花期推迟一周左右;寡照胁迫还导致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降低,非商品果率增加,寡照9 d处理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分别较CK低0.04 kg、1.80 kg和1.10 cm,非商品果率较CK高3.1%;寡照胁迫下,番茄单株产量与植株叶片数,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胞间CO 2浓度呈负相关;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寡照胁迫持续时间增加而降低;而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则相反,且寡照胁迫持续时间越长,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越高。研究结论可为定量评估寡照灾害对设施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稻孕穗期阶段性低温对结实及植株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孕穗中期 (小孢子期 )进行阶段性低温度 (12、14、16℃ )处理4 -7d。结果表明 ,阶段性强低温明显地延迟水稻抽穗、开花及成熟期 ,增加叶片及穗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小穗的结实率。在低温条件下 ,结实率可下降20 % -40 %。  相似文献   

5.
在过滤原位太湖湖水的基础上,采用KH2PO4 为磷源,设定了0064、0128、0512、1024mg·L-14个不同总磷(TP)浓度的培养液,以洗净的太湖沙为栽培基质,对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Nuttalii)进行了为期50d的栽培试验.通过测定伊乐藻的生物量、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指标,研究了磷对沉水植物伊乐藻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对沉水植物伊乐藻的生物量、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速率均有影响.在中低磷浓度下(磷浓度小于或等于0128mg·L-1)伊乐藻的生物现存量和生长速率有所增加;而高磷浓度的条件下(磷浓度大于0128mg·L-1)伊乐藻生物现存量和生长速率有所下降.并探讨了太湖沉水植物伊乐藻生存的关键性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河套灌区玉米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环境,分析高温处理后玉米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确定玉米高温热害的关键温度。研究结果表明:(1)≥32℃的高温环境,对玉米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产生一定影响;(2)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百粒重、茎秆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秃尖比呈波动上升趋势;(3)38℃是多数生理指标变化的转折点,可视为玉米耐受高温的重要转折温度。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常绿树种为对象,测定了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片对大气污染物(SO2、Cl2)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物(Cu、Zn、As、Hg和Pb、Cd和Cr)的吸滞作用与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具有较强吸滞污染物的作用,对污染物的吸滞能力受环境污染程度、不同生长季节的污染元素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油松在秋季对S、Cu、Zn、Pb和Hg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针叶中S、Cu、Zn、Pb和H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58.75、6.31、31.46、4.05 mg·kg-1和0.08 mg·kg-1;侧柏在秋季对Cu、Zn、Hg和Cd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叶片中Cu、Zn、Hg、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47、22.47、0.09 mg·kg-1和0.20 mg·kg-1;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和侧柏对污染物的吸滞与富集量有所差异,其中在土壤污染较重的石景山松林园样地,油松对大气污染物SO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侧柏则表现出对Cl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重金属污染物而言,油松和侧柏对Cu、Pb、Cr和As有较高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季(6—8月)正值贵州辣椒开花座果的关键期,干旱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均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人工控水试验,对花果期的辣椒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实验,分析辣椒花果期不同程度干旱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对辣椒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干旱程度越严重,辣椒落花落果的时间越早,辣椒受害程度也越严重,最终使得挂果数明显减少,产量直接受损;干旱使得决定辣椒鲜果营养品质的粗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下降,干旱程度越深,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1996年在陕西渭北进行铺反光膜试验,用美国L1—COR公司产的光合有效辐射仪,对树冠内光合有效辐照度(PAR)及分布进行了定点测定,并对各测点苹果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铺反光膜人工补光可使红富士苹果平均着色指数达到83.5%.较对照树提高26%.并对红富士苹果着色所需PAR临界值进行了探讨,认为PAR达到500μmol.s-1.m-2以上,相对光强达50%以上,红富士苹果才能充分着色;在果树下铺反光膜,当果实得到50μmol.s-1.m-2以上反射光即可全面着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