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 (AHP) 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置信度,在大连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该评估方法的量化模型以及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判断矩阵,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各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得出所有指标总体累积权重分布的同时确立雷电灾害风险安全度评价等级。通过典型建筑物的雷电灾害风险量化评价,验证了该量化评估体系的合理性,为有效防止或减少建筑物雷电灾害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的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希  周笑天  石振彬 《气象科技》2013,41(5):940-944
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层次分析)算法的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方法.该方法以AHP算法为基础,通过构建气象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判断矩阵、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层次权重等步骤,建立气象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之后再将模型结合气象服务满意度量化公式,最终得到气象服务满意度的量化评估方法.以气象服务调查问卷实例所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检验证明了该评估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对更好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合考虑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基础上,以某办公楼防雷装置为实例,采用AHP分析法建立雷电风险评价层次模型,通过对层次模型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指标建立判断矩阵,利用和法归一化和一致性检验法后得出各层指标相对权向量.最后采用Delphi专家调查法给予定量表示,使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出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的综合得分.其结果分析表明,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等级为临界安全型,须对其采取高等级的防护措施.AHP分析法将建筑物雷电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评价结论更加科学、客观、合理,对于深化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AHP法综合评价广西农业气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AHP法在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光、温、水来表征农业气候资源的好坏,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通过排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评价各地农业气候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实现对极轨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为目的,提出结合主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客观分析的熵权法(Entropy Weight,EW)确定待评价系统指标值的综合权重,再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系统的指标进行多角度评价排序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本文根据连续5个月3颗极轨气象卫星在实际业务系统运行中异常指标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全面考虑了影响应用系统的多种因素,避免了单一判据的局限性,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可以作为构建极轨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健康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法)及雷灾灾度定义,通过建立的雷灾灾度层次模型,构建4个判断矩阵并确定雷灾灾度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建立雷灾灾度公式,然后采用等差分级法,确定各雷灾灾度的取值范围,进行雷灾损失等级划分,对贵州省2000—2011年雷电灾害进行灾度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晓东  孟祥飞  孙金华  惠良 《气象科学》2012,32(S1):155-160
本文在综合考虑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基础上,以某办公楼防雷装置为实例,采用AHP分析法建立雷电风险评价层次模型,通过对层次模型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指标建立判断矩阵,利用和法归一化和一致性检验法后得出各层指标相对权向量。最后采用Delphi专家调查法给予定量表示,使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出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的综合得分。其结果分析表明,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等级为临界安全型,须对其采取高等级的防护措施。AHP分析法将建筑物雷电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评价结论更加科学、客观、合理,对于深化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严洌娜  孙长 《浙江气象》2012,33(2):12-16
如何快速有效评价承灾体脆弱性一直是近年来有待突破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投影寻踪技术以毋需人为设计指标权重、操作便捷、客观性强等特点为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采用复合形法优化其模型参数,同时结合本文提出的从"个体到全局,微观到宏观"的脆弱性评价方案,建立了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式。以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式结构清晰、方法可靠,评价结果全面科学、与实际相符率高,因此在同类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进行有关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在实地考察、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利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和完善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定量评价指标方案,建立判断距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和各指标权重和分级方案,提出了定量计算方法,弥补了以往定性研究的不足。应用于“西部生态气候环境监测”公益项目研究取得了很好结果,是比较可行的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审定,确立一种气象科研项目的立项风险评估指标及体系的准则;从风险角度出发,构建出一组多级指标的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模型,对科研项目的立项进行综合评估,给出评估意见,给决策提供指导意见;同时,提出一种气象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及推广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中,大多采用层次分析等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值,然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值时,人为主观因素较大,必然会给所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很好地克服了层次分析等方法所带来的缺点,使得模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水平.利用海南省雷击大地密度、雷电灾害发生的频数、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以及人员伤亡频数等5个指标数据,采用所建立的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影响的预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灾害学原理,利用1952—2011年北京历史冰雪灾情资料分析构建了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发生时间、冰雪强度、交通脆弱度、预警能力和减灾能力,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冰雪灾害预警评估模型和评判标准,并对北京历史上38次冰雪灾害事件进行了影响评估及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预警评估因子对冰雪灾害影响贡献的权重分别为冰雪强度0.4404、交通脆弱度0.2789、减灾能力0.1797、发生时间0.05264、预警能力0.0484,建立的预警评估模型准确率达76%。冰雪强度不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子,而是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以青藏高原生态功能保护区为案例,基于专家判断,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进行了优先性排序,结果表明生态功能保护气候变化专项资金、载畜量控制配套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是相对最重要的适应措施;决策与执行者、决策支持者和科学研究者对不同适应措施存在一定偏好差异,这些差异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职能、适应措施执行时所牵涉的利益关系等有一定联系。将AHP应用于适应措施择优的可行性探索对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具有一定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ERP库存管理系统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与其信息的模糊处理,建立库存管理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库存系统实施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曾金全  张烨方  王颖波 《气象》2011,37(12):1595-1600
选取落雷密度、雷灾发生率、雷灾经济损失率及雷灾生命损伤率为评价雷电灾害易损性的指标,运用解析几何的直线方程对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引入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数据真实性程度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修正,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总易损度值进行更为合理科学的区划分级,并以福建省为例对新模型做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评价算法模型在关系计算、级别区划、结果分析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优势,能较细致、完整地反映出雷灾易损度区划指标之间的联系及各指标因素对雷灾易损度的综合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高原文化特色,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用于高原的气象公园评价体系。结果表明: 在准则层中, 天气景观>人文气象景观>环境保护>科学性, 权重值分别为45.94%、32.48%、14.91%、6.67%, 在因子层中, 稀有度>人文价值>气候特征>科学性, 权重值依次为25.80%、17.20%、9.70%、5.00%。在此基础上, 对纳木措、羊卓雍措、玛旁雍措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纳木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优, 羊卓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 玛旁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因此,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基础上, 认为纳木措建设成为国家气象公园是最优选择。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境规划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