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科学进展》2018,(6):177-177
2018年10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首次全球空气污染与健康大会,大会主题为“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拯救人类生命”。WHO配合这次会议推出的这篇报告,瞄准空气污染伤害最严重的儿童,分6章完整描述了这些问题,并给出建议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气象局图书馆和《气象科技进展》杂志联合编制的《气象科学论文文献计量统计年度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于2014年9月28日正式发布。此报告基于美国汤森路透开发的Web of Knowledge平台下SCI-E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数据库检索平台,经过3个月的数据调研与分析,对2013年气象科学领域年度论文进行统计和计量。《报告》包括2013年全球和中国"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SCI-E科技论文统计;2013年中国"气象学"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浙江省“重大气象灾害分析与防御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3—2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通过一天半的学术报告,半天的大会讨论,取得较大的收获。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和技术材料35篇,有30篇进行了大会报告。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1)台风、洪涝、暴潮等方面21篇;2)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4篇;3)综述及地质、  相似文献   

4.
媒体扫描     
<正>《科学》2014年10月17日本期的封面报道和一个专栏,其主题是"瞄准太阳"。封面照片给出2014年5月9日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被IRIS(the Interface Region Imaging Spectrograph)捕捉到的紫外图像。NASA于2013年6月发生了IRIS,这就为科学家研究太阳表面和外层大气之间复杂的交界面提供了便利。专栏的5篇研究报告,从不同层面对太阳及交界面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2-7日,第10次国际气溶胶大会(IAC 2018)在美国圣路易斯市召开。国际气溶胶大会每4年举办一次,会议在亚洲、欧洲和美国之间轮流举办。此次大会由美国气溶胶学会(AAAR)主办,内容包括会前的气溶胶最新技术培训、会议报告、展板、研讨会等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广东气象》2007,29(4):F0002-F0002,F0003
新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国标给出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著录体系,我国的出版物绝大多数采用顺序编码制。1.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示例:张三指出……李四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4)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  相似文献   

7.
编辑选编     
<正>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WGII专栏——《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10卷第3期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参考12000多篇科学文献,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归纳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的关键风险,人类社会应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增强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恢复能力。《气候变化研究进展》针对此报告刊载了  相似文献   

8.
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1]。201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通过《巴黎协定》时发出的邀请,IPCC于2016年10月份决定开始编写这份报告。2017年初,IPCC选择了来自40个国家的91位作者,启动了报告的编写。这份报告的全名为《IPCC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和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气象》2020,46(3):448-448
《中国气象发展报告(2019)》于新文主编该书为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研的年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分综述篇、减灾与趋利篇、能力与创新篇、改革开放篇,从气象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历程与成就、气象现代化进展、气象灾害防御、重大保障与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气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气象改革与法治、气象开放与合作等领域,对2018年中国气象发展进行了研究评估,对未来气象发展愿景进行展望。适合气象及相关行业、部门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阅。  相似文献   

10.
正"间歇期"不会改变气候长期变暖趋势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5月2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分析文章报告称,1998年到2012年间的"全球变暖间歇期",不会改变我们对人类行为如何影响气候长期变暖的理解。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伊瑟林·梅德霍及其同事综述了过往文献,并对人们自所谓的"间歇期"以来收集到的各种模型和观测证据进行了重新评估。在这一时期(1998年至2012年),地表温度似乎没有像气候模型所预  相似文献   

11.
新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国标给出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著录体系,我国的出版物绝大多数采用顺序编码制。1.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4)同一文献在论…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气象》2007,29(2):F0002-F0002,F0003
新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国标给出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著录体系,我国的出版物绝大多数采用顺序编码制。1.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4)同一文献在…  相似文献   

13.
媒体扫描     
正《气象文集》2018年1月(提前发表)这份美国气象学会编辑和提前发表的最新一卷(58卷)主题为"云和降水中的冰生和演化:观测和模拟挑战"的文集,由一篇背景介绍文章及11章构成,涉及冰成核粒子及观测、卷云及生命期、冰雾、混合相云、冰相降水、二次冰生、云冰特征、遥感和相关实测数  相似文献   

14.
正据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2. 063,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并以41名的成绩冲进全国五十强。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8. 8分、核心他引率721条。以上三项期刊主要指标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再创新高。在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 660,也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象学杂志》(Journal ofApplied Meteororology) 原名《气候学与应用气象学杂志》(Jounr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Meteorology),1962年创刊。起初年出6—8期,从1976年第15卷起改为月刊。美国气象学会编辑出版。主要刊载气象科学对环境、经济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应用性研究论文。内容包括:通讯、环境卫生、空气污染气象学、气象测定与配置技术或性能分析、气象数据处理与  相似文献   

16.
《气象学报》2000,58(1):10
当前最具有权威性的国际6大检索系统有:SCI,EI,CA,SA,苏联文摘杂志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根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分析数据库(CSTPC)1999年10月提供的"期刊检索报告"得知,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学报>中文版仍被英国的<科学文摘>(S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两大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17.
《干旱气象》2008,26(1):94-94
根据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版)》,《干旱气象》2006年影响因子为1.023,较2005年的0.418有了大幅提高,遥遥领先其他省级气象刊物,超过《气象》、《气象科技》的影响因子,接近《干旱区  相似文献   

18.
省重大气象灾害分析与防御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3—24日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省气象学会、省水利学会、省海洋学会和省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和联合召开,并得到省科协、省保险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与技术材料35篇,其中30篇在会上作了报告。出席会议的代表50余人。省人大常委,中国防灾协会理事钟世杰等领导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发言。会议着重研讨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学进展》2018,(5):129-129
IPCC在这份新的评估报告的全名为《IPCC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oC的影响和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全球升温1.5oC特别报告》。报告指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oC需要社会各方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将全球变暖限制1.5oC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同时还可确保社会更加可持续和公平。《到2030年,粮食和农业研究的科学突破》2018年8月美国科学院多个委员会合作出版的这份报告,瞄准粮食和农业这一涉及多领域的主题,在9个章节里阐述相关科学问题,尤其是在最后一章给出了到2030年战略。《新科学家》2018年8月这本科普期刊本期封面报道瞄准了2018年夏季的“热点”,探讨了全球热浪滚滚的原因所在:被称为大西洋搅拌器的海洋环流循环出现了异常,海洋上的改变,带来大气更多极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于2021年8月在IPCC第一工作组第14次联合大会上得到审议通过,并得到了IPCC第54届全会接受和批准.文中主要对该报告第九章"海洋、冰冻圈和海平面"中与海洋环流的相关评估内容进行解读.与以前的IPCC报告相比,AR6进一步确认人类活动对海洋环流的影响,并基于最新的数值模式给出对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