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壳堤新知     
从渤海湾西岸一直延续到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南岸的贝壳堆积体,是我国晚第四纪以来最重要的地质现象之一,研究历史长,发表文献多,也是被认为研究比较详尽的地质体,以致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河农场地区地下水入海通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的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并尝试建立黄河三角洲典型地段-黄河农场地区的水文地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该地区地下水入海量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的气象因素和黄河、小岛河及海洋的水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地下水的入海量,而且黄河的水位变化和气象因素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入海量的主要因素。另外,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入海量比地表径流入海量小得多。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钓口三角洲叶瓣体的钻孔、浅地层剖面调查资料,研究了钓口叶瓣体垂向地层结构特点,分析了因其所导致的潜在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面沉降以及不均匀沉降、土体液化、软弱层及底辟、滑坡、差异冲刷,总结了其特征、成因模式及危害。因钓口叶瓣的地层结构特点与现代黄河三角洲整体地层结构特点相似,其所导致的不良地质现象也普遍存在于现代黄河三角洲。该区为埕岛油田所在地,在该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对这些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及邻区是风暴潮多发区,其造成的危害和地质特征也因其不同的岸段而表现不同。本文对野外调查中的海岸地貌和沉积物进行探讨,并指出其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的灾害地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利用卫星遥感、测深、浅地层剖面及钻孔资料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及近海海洋灾害地质,编制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灾害地质图。黄河三角洲海岸灾害地质以海岸侵蚀为主,根据1976—2001年海岸的变化速率,可将海岸分为快速侵蚀海岸、中等程度侵蚀海岸、稳定海岸和淤积海岸四类,快速侵蚀海岸和中等程度侵蚀海岸长期以来遭受侵蚀。灾害地质因素有浅层气、灾害地貌、活动断层、海底滑坡、底辟、隆起脊、埋藏冲沟一古河道。浅层气主要分布在老黄河口附近渤海海底,近岸少见。浅层灾害地貌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斜坡上的扰动区。扰动区位置在整个三角洲上变动明显,有向岸移动的趋势,斜坡坡度减小,扰动强度减弱。底辟除了发生在废弃三角洲侵蚀区外,还发生在三角洲外的渤海海底下部。隆起脊位于黄河口东部渤海海底,沿NE—SW方向发育,顺隆起脊发育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埕岛油田开发中,平台就位作业一般采用插桩基础,对井场的海底地貌、浅表地层产生扰动破坏,拔桩后形成桩穴,桩穴重新充填后,地基土工程性质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平台拔桩移走后的海底场地进行水深测量、浅地层剖面特征调查以及场地中桩穴内外地层工程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埕岛油田海域因插桩引起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特征,并对桩穴内外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的工程地质环境及其稳定性,取决于沉积动力环境,构造及沉积物性质,人类的工程活动也是影响工程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强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及稳定性的调查和研究,是发展经济、开发黄河三角洲及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苏北古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分别对古黄河三角洲在江苏滨海平原的地貌变化、变化速率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论述。黄河三角洲发育可分为:全新世古黄河河口三角洲、最大海侵山前河口扇三角洲、喇叭口填充河口三角洲、分流入海串珠状河口三角洲、全流入海鸟嘴状河口三角洲、三角洲蚀退6个阶段。 从苏北古黄河三角洲发育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漫长历史中,随河流本身来水来沙和人工作用,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其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阶段性,随泥沙沉积形成了不同的河口三角洲模式;3.河流入海河口沉积的不同模式,在同一条河流中可以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9.
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地质环境资料的支撑,现有研究通常分海区开展,缺乏实测资料支持的系统性研究。基于2008—2016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因素的相关资料,通过网格化处理,量化渤海海域主要环境地质因素的特征参数,建立了以海底地形或底质环境变化类、地层不均衡类、活动构造类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渤海海域依据地质环境稳定性可划分为差等、较差、中等、较好、优等5级,大部分海域地质环境稳定性总体较好,地质环境稳定性较差的海域占比10.00%,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周边海域,不稳定环境地质因素活动断层、地震震中、浅层气及与潮流相关的环境地质因素较为集中,危险性较大。研究结果对渤海海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定量评价方法可为中国海洋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1855、1954、1976年和1992年的高潮线对比分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整体变化情况,表明在行河岸段,海岸线迅速向前淤进,而在非行河段,由于风浪、海流等侵袭,岸线后退,采用1976、1982、1987、1990年和1995年海区实测水深资料,以-2m等深线的变化来研究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岸线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河口造陆速度已逐渐变慢,反映出河口尾闾从初期发育走向萎缩的趋势。岸线变化的环境地质效应表现在多方面,对下游河道中淤影响最重要的是河床主槽持续淤积及同流量水位的抬升所带来的防洪风险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成国栋副研究员主编的《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及模式》一书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是1986年到1989年中国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和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比较沉积学研究室合作项目“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沉积模式及其在古相沉积物中的应用”的阶段研究成果,由中方研究人员集体编写的。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以其巨大的输沙量而著称于世。其载荷主要是极细粒的粉砂物质。大量悬浮物使河水的密度增高,呈稀薄浊流倾泻入海。这种沉积作用既不同于正常河流,也不同于浊流,而应有自己独特的沉积机理和相模式。其向海加积的方式和因此而形成的粒序变化,也应有其特殊性。因此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具有独特特征而需要研究的三角洲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青岛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岛是黄海环胶州湾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一座闻名于世、风景秀丽的滨海城市,也是我国北方海岸带上重要的港口、旅游城市。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地带,是人类频繁活动、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域,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了解青岛城市及其海岸带的地质环境特征与演化规律,合理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综合治理,以便有效地抵卸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青岛城市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实际状况和自然属性出发,探讨了海洋地质在由海洋科学城向海洋产业城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为地质作用在各个领域十分盛行,对地球表层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现代人为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人为的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等外生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往往表现为强度大、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效果强烈的特征,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自然地质作用。当今人类正以惊人的效率和速度改变着地球的自然景观以及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等物质组成结构和能量转化,导致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地质作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人为地质作用既有良性又有恶性地质作用之分。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其正效应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而负效应往往造成重大危害,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开展对各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人为地质作用研究,不但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在地球科学研究上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所有海洋地质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地质工作的历史记录。随着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质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地质工作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发地质成果资料的利用价值,全面增强海洋地质资料社会开放及服务功能,促进海洋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椐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的要求,落实地质资料公开利用、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我们对以往的海洋地质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清理。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前沿》1994,(3):21-22
1993年12月22日,第三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北京颁发,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王光宇教授荣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相似文献   

16.
青岛主要海岛成因分类及其地质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阐述了青岛海岛分布区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青岛海岛的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和影响海岛形成的主导性地质作用,将青岛主要海岛划分为构造作用成岛型(Ⅰ型)、岩浆作用成岛型(Ⅱ型)和变质作用成岛型(Ⅲ型)并对青岛主要海岛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近海受黄河的影响,海水营养丰富,有机物多,包饵料充足,为沿海水产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海洋贝类资源随着海洋水动力,河口变迁,底质沉积物和地质灾害的变化而受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尝试性地将南黄海灾害地质因素分为4大类。同时参考地貌沉积界线和其他因素将南黄海分成4个灾害地质区:即海岸带、苏北浅滩、海州湾和南黄海东部灾害地质区,并时各灾害地质区进行了定性评价,苏北浅滩灾害地质区是研究区内灾害地质环境最不稳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冲淤速率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冲淤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黄河的输沙量和海洋动力。此外 ,海平面相对升降、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特征、植被情况、人类活动等因素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24.6m的浅钻ZK1,对获取的岩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1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 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7,Ρ0.05);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5,Ρ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648.1g/(m2·a),远高于世界其它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