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建筑物震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介绍了多步简化的push—over(MSP)方法,引导出求解单体建筑物易损性指数和群体建筑物易损性指数的办法,并通过建筑物平均易损性指数曲线,来评价城市的总体抗震性能。本文不采用过去以烈度为地震输入的易损性评定方法,采用地震动参数作为城市建筑物易损性的评定标准。给出的易损性指数曲线,可用来查找不同地震动参数下各类建筑物的易损性结果,比较城市各类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本文研究可望在城市建筑物震害评估中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正在根据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相关行政机关的地震调查研究预算等事项进行调整.这次,提出了2014年度地震调查研究事业的政府预算概算申请,这里将介绍此次预算概要(2013年8月28日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调研).2014年度概要预算申请额:政府全部为180亿日元,是上年度(2013年为125亿日元)的144%(不包括对部分独立行政法人的运营费支付金).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作用和场地影响确定广东省设计地震动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 160:2004)》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广东地区的场地和地震作用特点,确定出了广东省甲、乙、丙类建筑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广东省91个城镇的特征周期分区值,为广东省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5.
日本建筑物的有效抗震设计思路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国内外大量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得知两条重要事实,一是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二是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它可以在几十秒钟内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导致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死亡,并使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处于瘫痪状态。但是,地震灾害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劫难。目前,国内外各界都在为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深入地研究、开发与应用。此文仅就日本建筑抗震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1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举例说明,如设计建造一座医院,就要考虑场地,规模,诊房、手术、床位…  相似文献   

6.
寿命周期成本(LCC)法是应用于地震灾害风险控制研究的新方法,其与折现现金流(DCF)法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评价资产价值,比较研究地震风险控制与抗震减灾对策的投资效果,有助于选择地震风险控制的最佳方案。探讨了LCC法以及其与DCF法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的数学模型、解析方法及其在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中的应用。LCC法评价城市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加利福尼亚州业已开始从墨西哥城地震所造成的后果中吸取许多有益于这一多震州的教训。对诸如地震预报、新的救援技术和建筑标准等重要问题正在进行审查。然而,从墨西哥城地震中获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新教训是:当地球开始振动时,建筑物底下的地基土壤与建筑材料同等重要。加州的防震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安全建筑物方面。实际上,在墨西哥地震的几天里,洛杉矶市政府正在考虑一项加固或拆除地震危险建筑物的强硬的新法令。  相似文献   

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确保全国地震区各类建筑具有合理抗震可靠度的关键性技术文件。本文结合工程抗震设计经验,对多遇地震结构承载力验算、抗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抗震性态设计、乙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竖向地震作用进行探讨。指出: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地震基本烈度,应采用基本烈度地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和变形的抗震验算。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按设防分类控制建筑震害、分类规定设计地震加速度、抗震构造措施不能降低。乙类建筑抗震承载力应适当增强。竖向地震作用应按设防烈度确定。  相似文献   

9.
许勤  丁平 《高原地震》2001,13(3):40-44
从城市区划、地震安评和城市建设的监管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市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筑群中砖混结构建筑数量众多,抗震性能较弱,在地震中的破损率较高,逐一进行抗震性能测定难度巨大。本文提出基于常时微动观测的城市砖混结构建筑群抗震性能快速评价方法,提供初步的决策参考建议,适用于在大范围城市建筑群中快捷地筛选易损建筑。选取呼和浩特市区331栋砖混结构建筑物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分别建立适用于研究区域建筑物长轴和短轴平均共振周期与建筑物楼层数的回归关系,作为衡量研究区砖混结构建筑群抗震能力的快速判断标准。筛选出82栋抗震能力较弱的易损建筑,其中24栋为重点关注对象,主要分布于人口较为密集的老旧城区,多为4层(含)以上住宅类型,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具有面临潜在地震危害的风险,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加固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核电站抗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核电站抗震性一直是核电站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此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手段的进步,核电站的抗震计算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本文试图根据已有的资料,在核电站抗震问题的一些主要方面(地震输入参数的确定,抗震计算理论,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支加速度谱及反应谱的确定,建筑物及设备的抗震计算,地基,基础及地下建筑的抗震计算等)研究状况作一些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造成大量村镇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灾区村镇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将村镇私人建房纳入审批管理程序,建立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证件发放制度,进行村镇建筑抗震能力调研工作,政府给于适量补助,编制系列化的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重视概念设计等一系列防震减灾对策,为灾区重建和未来该类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0月17日下午5时04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发生了6.9级大地震,除死伤多人外,还发生了港湾桥等桥梁及高速公路塌陷、建筑物遭损坏等严重灾害。市内停电,电话不通,机场关闭,城市机能处于瘫痪状态。作为“地震大国”的日本对此次地震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除建设省已对派遣调查团的问题作了研究外,东京都也急忙以灾害对策部为中心再次对地震对策进行检查。据专家分析,这是“沿西海岸一带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活动的结果。”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抗震工程学研究室主任大谷圭一认为:“如果对这些情报进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2日海地(Haiti)地区发生Mw 7.0地震,最终造成约31万人遇难,同年4月4日墨西哥南加州Baja地区发生Mw 7.2地震,2人遇难.Haiti地震的矩震级与Baja地震的矩震级相当,人员伤亡却远大于后者,其原因只是Haiti地区经济不发达,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低、抗震性能差吗?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及人员伤亡程度并非仅仅取决于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一方面与其释放的地震波辐射能相关,另一方面则主要与发震后造成的强地面运动的大小有关.目前尚无两个地震完整的强震观测记录,尤其是Haiti地震,针对二者构建几何尺度相同的动态复合震源模型(DCSM),选取两个地震中分别主要人员伤亡的城市太子港及Mexicalia城作为强地面运动模拟的特征城市,对比其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的差异.模拟结果表明,Haiti地震近断层区域强地面运动显著高于Baja地震的强地面运动,两个地震模拟的烈度特征分布图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强地面运动的差异性.因此,Haiti地震造成发震区域内建筑物损毁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均严重于Baja地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Haiti地震地震波辐射能大且造成的强地面运动强.  相似文献   

15.
地震仍然是一种大灾祸。1971年加利福尼亚的圣费尔南多地震,使65人丧生,并造成价值达5亿美元的损失。1976年的中国唐山地震致使24万余人死亡。世界上一些地区仍处于持续不断的中等地震的威胁之中,这种地震由于当地的建筑物不坚固及应急服务不足而将会导致许多死亡。在其它地区如旧金山,全体居民似乎乐于预料到一次‘大地震’将很快发生。少数国家,特别是日本,用发展抗震建筑物与有效的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竭尽全力来减少大地震的影响。完全可以理解,地震预报研究是处于地震活动区国家主要关心的问题。由于该项研究进  相似文献   

16.
叶青 《华南地震》1992,12(4):70-76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从环境地质条件,城市建设规划,建筑物防震减灾以及地震谣传等方面,论述了厦门城市存在发生各种地震灾害的危险。并且提出在城市里开展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关中四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为基础,统计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及空间分布特征。针对中硬场地,统计得出了关中地区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与设防地震作用的地面峰值加速度比值的均值分别为0.34和1.69。通过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若以关中城市地震小区划图作为抗震设防标准,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规定对一般建筑物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是合理、安全的。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地震小区划图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物的逐年增多,一旦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对城市地震预测的研究中,需要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来提取建筑物的三维信息。本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判断了其准确性和适应性,对地震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言以1971年2月发生在洛杉矶郊外的圣费尔南多地震为教训,人们认识到,在日本,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有必要确立地震对策。设置在日本煤气协会内的通产省资源能源厅长官私人咨询机构“大城市煤气事业对策调查会地震对策专门委员会”曾就以下问题回答了咨询:①制定煤气管道抗震设计的规定;②使用富有展延性的管材及提高接口的抗震性;③整个煤气供应系统的防灾体制;④推进地震仪和截断装置等的设置;⑥充实和扩充无线通讯设备等。  相似文献   

20.
史华 《地震工程学报》2017,39(6):1024-1028
城市所处的地震危险性环境和城市建筑物的易损性是影响复杂网络建筑物强震环境下抗毁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现阶段对建筑物抗震抗毁能力的评定仍存在一定困难,对建筑物震害程度测评只能通过强震之后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进行评估,且评估结果不够精准,因此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考虑到地震中的危险性因素,以地面峰值加速度为参数对强震环境下复杂网络建筑物抗毁性进行测评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复杂网络下建筑物的防震抗毁能力进行评估的相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指数,并结合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标准确定其抗震能力水平;再进行仿真实验加以测量,并结合震害经验,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