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系统阐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于ArcGIS图形平台和Oracle数据库平台,对已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信息数据等进行整合,设计开发了城乡一体化土地登记管理子系统、地籍图形变更子系统、地籍信息系统社会化应用系统,初步建成了不动产登记中的地籍信息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地籍数据库的设计 地籍数据库的设计是地籍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难点问题,能否解决宗地数据组织、历史数据更新回溯的问题,是地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地籍数据库中主要存放的地籍信息是以宗地为基本单元的,包括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权属信息。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及相邻宗地之间的拓扑关系、面积、土地等级、宗地附着物的信息、宗地变更等信息;宗地的权属信息主要是指通过日常土地登记各类业务流程生成的宗地权利人、土地证号或其他的限制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籍是地籍发展的重要趋势。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籍建设的核心,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是面向网络的、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集成应用的系统。文章重点介绍基于大型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 GIS所开发的吉林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组织、系统结构、系统特色以及系统应用模式,从而提出基于面向网络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为我国数字地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山区国土资源局自198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等专项工作。特别是土地由资源管理向资产管理的转变,原有资料和管理手段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现有管理手段,保持资料现势性,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改进管理手段,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福山区国土资源局从2000年开始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区域网络。通过信息系统的模块,先后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农用地分等定级…  相似文献   

5.
地籍信息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籍信息系统是各国政府用来为政府机关、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个人提供规划、管理、查询、统计等多用途空间信息服务的技术工具,也是一个集成多个单一、分散的技术科室数据资料进行连网办公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业务化办公系统。本文主要评述了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业务化运作系统建设、空间数据建模、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及地籍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始建于1993年,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形成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南京模式“.系统以ORACLE和MicroStation/GeoGraphics为数据库和GIS平台,根据软件工程思想,采用C/S和B/S体系结构,应用网络GIS技术进行开发;系统是在南京市初始城镇地籍工程中建立的,在市区和4县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等工程中得到发展,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和多个重点项目中逐步完善;在系统建设中,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检验和完善,系统的建立又推动了各项工程的进展,最终促进了南京市现代地籍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加大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目前,已有4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其中东营市所有城区的数据库建设已经完成,济南市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基础图件更新,基本完成了数据库的建设。有7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其中列入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有40个,通过验收的13个。这些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增加了地籍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土地登记发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始建于1993年,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形成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南京模式”。系统以ORACLE和MicroStation/GeoGraphics为数据库和GIS平台,根据软件工程思想,采用C/S和B/S体系结构,应用网络GIS技术进行开发;系统是在南京市初始城镇地籍工程中建立的,在市区和4县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等工程中得到发展,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和多个重点项目中逐步完善;在系统建设中,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检验和完善,系统的建立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进展,最终促进了南京市现代地籍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地图设计编绘、数据库建设、空间数据整合等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是一项很重要、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近十多年来,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一直担负着国家以及湖南省各类国土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技术工作:第一次土地详查数据库、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两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浙江国土资源》2007,(2):11-12
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为重点,切实推进数字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以健全完善土地登记制度为重点,切实加强土地产权管理;以创新地籍管理体制、建立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完善地籍基础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地籍成果的作用,为严格土地管理和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VC++,MapInfo和Oracle Spatial的GIS应用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进行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是最常见的一种开发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在VC ,MapInfo和Oracle Spatial环境下,集成开发GIS应用系统的方法,包括在VC 环境下嵌入MapInfo,调用MAPBASIC命令,连接、操纵存储在Oracle Spatial中的空间和属性数据等。最后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阐述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综合应用MapGIS,ArcGIS基础平台,Oracle数据库和GPS,GIS,RS技术,建立权属清楚、界线与分类准确、数据可靠、图表、实地与数据库一致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满足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统一监管平台和一张图建设管理需要,实现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和土地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提供可共享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为领导宏观决策、政府各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传统地籍是以二维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管理的,不能真实反应地上、地下的空间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地上与地下、大场景真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式,提高三维GIS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建设三维地籍系统,真正实现地上、地下的空间土地使用权有效管理,该文以东营市垦利区三维地籍系统为例,结合地籍管理需求,以二维宗地为基础,结合数字地表模型(DSM),形成了三维地籍数据库,开发了适应于三维地籍管理需要的垦利区三维地籍系统,实现了地籍管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时空模型在宗地变更和历史回溯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籍信息具有显著的时间特性,将地籍数据的时间、空间及属性三者合理地组织在地籍信息系统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目前TGIS和各种时空应用模型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宗地变更的时空数据结构。针对地籍管理系统中宗地变更和历史回溯的需求,将数据库分为历史库和变更库,比较好的实现了宗地管理要求,有效弥补了一些时空数据库过于臃肿、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地籍信息服务政策是国家用于引导地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及准则。文章对我国地籍信息服务政策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这些政策包括保密法规、信息发布、地籍管理、信息化标准、服务管理和服务收费等方面,涵盖了实施地籍信息服务涉及的主要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籍信息服务标准,加快构建地籍信息数据共享制度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城镇地籍工作流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地籍信息分类编码数据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信息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工作中权属调查存在的问题及特殊性,提出采用“互联网+GIS”技术开展权属调查的方法。通过开发利用“不动产权属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实现权利人利用微信程序自主核对、修改原地籍信息,填报房屋信息,上传权源材料;利用该系统后台管理PC端完成权利人提报信息的审核,形成属性数据库;利用实景三维模型,依据宗地、房屋信息、权源材料等完成宗地界线位置核实。结合应用案例,阐述了作业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分析了作业效果。调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土地数据,减少了外业调查工作,克服了疫情影响,解决了外业入户调查的难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