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家燕 《贵州地质》1991,8(1):89-92
铝的偏硅酸盐矿物(Ca〔Si_3O_9〕)或CaSiO_3)有三种变体:①低温变体副硅灰石②低温变体硅灰石③高温变体环硅灰石。在自然界硅灰石分布普遍,副硅灰石、环硅灰石少见。副硅灰石是典型的热变质灰岩中接触变质矿物。  相似文献   

2.
张德 《矿物岩石》1996,16(3):1-6
硅铁灰石是一种罕见的单链硅酸盐矿物,产于矿体围岩的晚期热液脉中,其晶体呈厚板状或矛头状,颗粒大小0.1mm—0.5mm,日光下呈黑色,强光源下呈浓茶绿色─棕色,玻璃光泽,条痕淡灰绿色,透明─半透明,维克显微硬度Hv100g=359kg·mm-2,实测密度3.35g·cm-3,计算密度为3.32g·cm-3。偏光显微镜下显正高突起,具强多色性,Ng浅黄棕色、Np暗绿色,二轴晶正光性,ZV(+)=76(1)°,折射率Ng=1.759,Nm=1.737,Np=1.728.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硅铁灰石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由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计算出晶胞参数a=0.7475(1)nm,b=1.1844(1)nm,c=0.6679(1)nm,α=91°34(3)′,β=93°45(1)′,γ=103°19(1)′。硅铁灰石的晶体化学式为(Ca2.071Na0.007K0.001)2.079(FeMnM0.171)0.991(FeAlTi0.002)1.021[(Si4.989 Al0.011)5.000O14.101(OH)0.899]。硅铁灰石是酸式硅酸盐,不存在与阳离子结合的OH-离子,因而在红外光谱中缺失34  相似文献   

3.
碲锰铅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新春  刘良 《矿物学报》1997,17(2):115-119
碲锰铅矿最早是1975年发现于俄罗斯南雅库特金矿床氧化带之中,之后国内外均未见报导。本文所述碲锰铅矿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床中,常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粒径一般为0.05-0.25nm,浅褐色于棕褐色,半透明,条痕棕色,玻璃光泽,维氏硬度Hv=231-438kg/mm^2,摩氏硬度HM=4-5。  相似文献   

4.
5.
6.
硅灰石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近年来在陶瓷、冶金、涂料、塑料、橡胶、建筑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正因如此,世界硅灰石产,销量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其开发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硅酸盐细菌与硅灰石矿物的相互作用效果,将硅酸盐细菌在硅灰石粉体作用下培养48 h,对培养液中pH值、葡萄糖(GLU)、电解质以及M n,S i,F e等的变化进行测试。同时做SEM分析,对硅灰石粉体与细菌的作用过程中细菌形态和界面作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FT IR分析硅灰石与硅酸盐细菌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硅灰石作用下硅酸盐细菌GLU消耗量是无粉尘细菌对照的2.5倍,说明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SEM分析发现菌体破裂和扭曲现象严重;而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的增溶达到10倍以上,同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898 cm-1,925cm-1,962 cm-1三处谱峰明显下降,也反映了S i的大量溶出。因此可以得出: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等元素有明显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Clark-Lubs缓冲溶液(pH9.8)中,锰(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蓝K的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49×10~(-6)μg/m~2。测定范围0~50ng/25ml。据Arrhenius方程式测得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6.41KJ/mol。方法已用于硅酸盐单矿物中锰的测定,变异系数5.90%。  相似文献   

9.
1983年笔者对内蒙巴林左旗白音诺铅锌矿床进行物质成分研究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硅锰灰石。该矿物呈柱状和粒状,粒径0.05—0.1毫米。颜色为茶绿色—黑绿色,透明—半透明。 玻璃光泽,性脆,摩氏硬度6左右。比重3.35。光学性质:高正突起,具有明显的多色性:Np—绿色,Nm—棕黄色,Ng—黄绿色。c∧Np=31°—47°,负延长,(+)2V=68°,Ng=1.745,Nm=1.727,Np=1.715。三斜晶系,空间群:P1,a_o=7.482,b_o=11.591,c_o=6.694;α=91°73′,β=93°58′,γ=104°55′。本区硅锰灰石沿锰铁次透辉石裂隙分布,可能为热液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定量测定硅灰石矿中矿物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顺  李莉萍 《岩矿测试》1992,11(3):232-235
通过对硅灰石矿中主要矿物——硅灰石、方解石和石英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与矿物含量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确定了各主要矿物的特征分析吸收带,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曲线和相关方程。用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了硅灰石矿中矿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江饶通  陈玫 《矿物学报》1993,13(4):335-340
本文对自然硅进行了矿相学,矿物学研究,该矿物产于福建某地矽卡岩型硫,多金属矿床中,自然硅呈亮灰银白色、强金属光泽。性脆。镜下呈浑圆粒状、乳滴状,均质。实测比重d=2.368。硬度HM=6.76。反射率R:470nm3708;546nm31.27;650nm29.96。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Si99.87%~99.94%。含少许Al,Ca,Fe机械混入物,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X射线粉晶谱  相似文献   

12.
小干沟金矿点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吉拉林砂金矿西约5km处.小干沟金矿点的发现(内蒙古地勘局第六勘察院,1996)为在该区大面积分布的海西期花岗岩中寻找岩金矿及探索吉拉林等砂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小干沟金矿点发现了侏罗纪末期侵位的二长岩,并初步确定该金矿化与二长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钟辉  刘桂香  宋维民  郝原芳  刘琦  伍月 《地质与资源》2013,22(6):460-463,487
突泉地区出露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的中性火山岩.通过薄片鉴定并结合长石矿物成分分析,确认为角斑岩.详细描述了角斑岩的手标本特征及显微镜下光学特征,采用电子探针测试技术,分析了其中的长石化学成分,并计算了长石的晶体化学式.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长石成分由95%以上的钠长石分子及小于5%的钙长石和钾长石分子组成,从而确认岩石中的长石为钠长石.将分析数据投到AbAn-Or三角图中,进一步确认该中性火山岩中的长石为钠长石.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确定突泉地区存在角斑岩.角斑岩的发现,为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进一步认识晚古生代时期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演化历史提供了岩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巴彦敖包二叠纪放射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内蒙古中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西靠近国境线的巴彦敖包地区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放射虫化石包括4个属的6个比较种和若干个未定种:Pseudoalbaillella cf.lomentaria,P.cf.rhombothoracata,P.cf.scalprata,P.cf.longicornis,Latentifistula cf.patagilaterala,Ruzhencevisponguscf.uralicus,Stigmosphaerostylus sp.等。该区系索伦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东延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提供了索伦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最终混杂堆积的时间为中二叠世早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中部白垩纪碱性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飞  罗照华 《现代地质》1995,9(2):203-211
作者通过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深成侵入岩类同源岩浆演化系列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典型的碱性花岗岩杂岩体.在详细的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解体,并对该碱性花岗岩超单元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对杂岩体的成因性质及岩浆起源的物化条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沙尔塔拉碱性花岗岩超单元是形成于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是该地区造山期后陆壳整体抬升过程中拉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的发现将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发展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2,38(5):474-480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的分子为主,球藻群(Sphaeromorphida)分子次之。在刺球藻群中以Baltisphaeridium属和Micrhystridium属的分子占绝对优势。微古植物个体一般为10—30μm。上述微古植物在我国云南昆明下寒武统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均有报道,充分显示出早寒武世特点。内蒙古白云鄂博群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属元古宙,本文的资料为重新判定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满都拉二叠纪海绵生物丘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惠  陈志勇  杨万容 《地层学杂志》2002,26(1):33-38,T003,T004
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部满都拉地区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首次于阳新统哲斯组中识别出小型海绵生物丘。海绵生物丘发育于华北板块北部活动边缘晚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上 ,分布于近东西向延伸的大石寨组火山岛弧的两侧 ,南侧在包特格、满都拉苏木等地以小型海绵丘为特征 (局限弧后盆地边缘海绵丘 ) ;北侧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哲斯敖包生物礁 (开阔台地边缘礁 )。通过对海绵及其他生物化石的古生态分析 ,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该区阳新世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那干楚地区大民山组细碧角斑岩岩石特征、岩石化学特征、成因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细碧角斑岩经受了钠质交代变质作用和残余气热变质作用,经历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成因是多阶段次生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维拉斯托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外围发现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目前估算锡的远景储量为93 127 t,钨金属量15 800 t,锌金属量32 540 t,铜金属量9 175 t.推测其成因类型为斑岩型.  相似文献   

20.
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内蒙古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但有关该矿床的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尚缺乏研究和报道.本文选取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岩类开展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岩石整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岩浆起源为富集地幔,成矿作用发生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