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所述的摄动计算方法就是,把纽沫洛(Numerow)所提出的特殊直角坐标简单地应用到恩克方法中.这样做法的目的是希望对原有的反覆近似地外推运算有所简化.恩克方法的基本公式是:  相似文献   

2.
1910年白日大彗星卞德培提到1910年的白日大慧星,很多人就自然地想到了哈雷刍星。诚然,哈雷管星曾在1910年回归过,但似乎从未有人报道过曾在大白天看到过它。哈雷管星是那年第二个过近日点的童星,即191o11。在它之前4个来月,另一颗#星,即191...  相似文献   

3.
在高精度天文方位角测定方法中,北极星任意时角法只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子午星对法则受限于选星配对条件.提出可适用于全球地区的多星中天时角法,观测多颗任意中天位置的南星和北星,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修正测站经度误差和计时误差对方位角解算的影响.该方法只需已知测站的概略位置,对观测天体的中天位置没有限制.实测数据表明,与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相比,在相同精度指标要求下,观测量可以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4.
天鹅座和天琴座成怡然夏秋的夜空中有个惹人注目的由。颗亮星组成的大三角形,常称为“夏季大三角”。三颗亮星分别是天鹅座α星(中名天津四)、天琴座α星(中名织女一,俗称织女星)、天鹰座α星(中名河鼓二,俗称牛郎星)。三角形中靠东边的亮星为天津四,靠西边的为...  相似文献   

5.
御夫座     
御夫座成怡然每年1月15日晚上8时彻夫座上中天。御夫座中几颗亮星组成一个五边形,象个风筝一样飘浮在银河中。御夫座的范围为,赤经;4时35分~7时27分,赤纬:+28“~+56”,面积为657平方度,其中0等星1颗,2等星1颗,3等星4颗,4等星4颗,...  相似文献   

6.
IRASl9227 1700作为富碳星列于新版碳星星表中.然而该星在IRAS红外双色图上处于典型的有较厚富氧拱星包层区域中,而不处于硅酸盐碳星通常所处的区域.而且有证据表明该星不但有主线和伴线羟基脉泽发射,还有靠近中心星的水脉泽发射.其IRASLRS谱在9—12μm范围有尘埃发射特征,近红外的观测又证实它确实存在热的拱星包层.因此IRAS19227 1700的拱星包层应该全是富氧性质的,它的中心星是富氧的可能性也极大.  相似文献   

7.
陈培生  张品 《天文学报》2003,44(4):350-354
IRAS 17213-3841作为富碳星列于新版碳星星表中.然而该星的IRAS低分辨率光谱显示富氧的硅酸盐发射特征;光谱观测结果表明,该星是一个接近零龄主序的,光谱型为O9/B0的早型发射线星,而不是碳星,因此应从碳星星表中剔除.此外,将它证认为碳星的近红外-IRAS双色图方法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方法,用这一方法来证认碳星必须十分小心.  相似文献   

8.
钡星的形成机制(Ⅱ)Monte Carlo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文章Ⅰ所建立的钡星形成的完备模型进行了MonteCarlo分析,并同观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强钡星可能产生于星风吸积过程、星风暴露过程和稳定的洛希瓣物质交流过程,而大部分中等钡星可能产生于星风吸积过程和星风暴露过程.银河系中钡星的数量、轨道周期分布和质量函数分布在本文各种模型计算结果范围之内.模型还预言钡星轨道周期与污染因子相关.模型给出,银河系中钡星的诞生率为002/年左右,亮于10个星等的钡星大约有6000颗,强钡星的平均质量为18M⊙左右,而钡星的白矮星伴星平均质量为060M⊙.另外,结果还显示,星族IAGB星热脉动开始较早,星风有潮汐增强效应存在(B~500),s过程最大恒星质量为2M⊙左右.  相似文献   

9.
猎户座     
猎户座成怡然猎户座是冬夜星空中最显著的星座。在全天88个星座当中,猎户座中的亮星最多。亮于6等的恒星有155颗,其中1等星2颗(猎户座a、尸),z等星5颗(猎户座y、a、。、:、。),s等星4颗(ff、个人、。),4等星15颗。猎户座的位置为赤经:4...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优先策略的动态选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LAMOST巡天观测战略系统(SSS)中观测策略的实现方法选星算法问题.以国外SDSS望远镜为例介绍了静态选星算法,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结合LAMOST望远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星算法-“动态选星”算法.动态选星算法基于优先策略原理,可以在满足覆盖完备性的基础上,优化观测效率,并能方便地兼顾观测条件的约束.给出了算法的原理和框架描述,并针对算法进行了模拟计算,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动态选星算法不仅适用于LAMOST,它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多目标光纤望远镜的巡天选星.  相似文献   

11.
统计了SDSS(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最新发布的DR7(Data Release 7)数据中的CEMP星(Carbon-Enhanced Metal-Poor Stars).分析了样本的温度、光谱型、颜色等物理参量,同时给出了CEMP星在SDSS贫金属星中占的比例约为11%.统计得到SDSS_SSPP(The SEGUE Stellar Parameter Pipeline)发布的CEMP星样本的温度主要集中在6000~9000 K范围内.采用PLSR(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计算样本的温度并给出其光谱型,结果显示与SSPP发布的温度比较没有系统误差,但在温度较高时,随机误差较大,这与SSPP中采用不同方法给出的温度值是一致的.从颜色-颜色图上看,选出的CEMP星主要包含两类星:BHB/BS和F(F Turn-Off),前者温度较高且温度误差相对较大.通过样本在Log(g)-颜色图上的划分,可以区分BHB和BS样本.最后讨论了BHB/BS和F(F Turn-Off)中C元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蒋世仰 《天文学进展》2002,20(3):245-255
δScuti型变星是赫罗图上A3-F5区间的主序及其以上的一种周期短于0.3d的单周期或多周期小变幅脉动变星,与它们相关的变星有矮造父变星,γDol变星,蓝离散星,金属线星,A型特殊星,λBoo变星的δDel变星,有些赫比格Ae/Be星也存在类似的脉动,对自1964年起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1995年后新发现的相关变星数和最可靠的周期变化表,提出应当用双星轨道光时效应来解释实测得到的变星周期变化中的幅度很大的成分,统计表明自转越快变幅越小,因此年轻星团中不可能存在大变幅变星,变幅随周期的分布有3个极大值,最大变由是周期0.17d处的1.0mag,恒星系统内变星的平均周期越短系统的年龄越大,金属丰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13.
对无线电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掩星观测中的五组实际卫星轨道数据(包括GPS和LEO卫星),给出了在太阳射电辐射流量(FLUX)分别为0,70,160和240等几种情况下的电离层延迟量对10.7cm波长的太阳辐射流量的响应结果;这分别对应着无太阳辐射、太阳射电辐射处于活动低谷、平静期和高峰期等几种情形。从中可以发现,掩星观测中电离层延迟量对10.7cm波长的太阳射电辐射流量的响应表现为如下特性:电离层延迟同参数FLUX的大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FLUX越大,则掩星观测中的电离层延迟越大;对于上升掩星情况而言,掩星观测中电离层延迟量起先逐渐增加,然后达到某一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在掩星观测的初期和中期,太阳射电辐射处于活动低谷、平静期和高峰期等几种情形之间的电离层延迟量差异都较为显著,而在掩星观测的后期,几种情形相互间电离层延迟量的差异都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
天空中最奇妙的天体-M1朱悫编译从金牛座亮星华宿五向东北偏东方向望去,可以找到一颗3等星,金牛座g(中名天关,它位于金牛的南犄角上)和一颗6等星D42。MI就在天关星的西北方1”处,恰好在gr42的西侧半度。MI的坐标为:赤经5h34m.5,赤纬22...  相似文献   

15.
秋夜空中的亮星和星座张淑莉每年秋分以后,地球的北半球便进入了天文秋季。秋天的星空亮星较少,是四季星空中最寂寞的季节。这时,北斗七星已横躺在北方地平线上,斗柄正指向西方,古人说:“斗柄西指,天下皆秋”。为了帮助少年天文爱好者认识秋夜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  相似文献   

16.
张波  彭秋和 《天文学进展》1996,14(4):275-285
综述了近扯为AGB星核合成的理论研究情况,包括轻,重核素核合成理论,AGB星的分类,AGB星的演化特征,AGB星内的元素核合成理论的研究及外赋MS,S 双星吸积机制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计算并讨论了当13C以渐进注入方式进入氦燃烧壳层时,19F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中的核合成问题.采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的氢氦混合燃烧模型,中子源为13C(a,n)16O,质子则是脉冲开始时从氢燃烧壳层卷入的.对丰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小质量AGB星的热脉冲中,19F是能够有效合成的,有效合成的温度T的范围为1.8≤D<2.8(T8=T/108K).采用小质量AGB星的挖掘模型,计算了AGB星大气中氟、氧等元素丰度的变化,较好地拟会了观测结果.对中子源的双脉冲机制,本文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非圆轨道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的算法及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非圆轨道GPS和LEO卫星条件下,给出一种较为直接的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技术中弯曲角序列的迭代算法,并在理论上对该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利用GPS掩星反演模拟程序,定量估算了卫星圆轨道假设对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的影响,并验证了在非圆轨道条件下各种迭代法的一致性.指出了文献中给出的级数展开迭代算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共生星双星是一颗有强大星风物质损失的红巨星与一颗早型热星组成的特殊双星系统。由于早型热星在充满红巨星的星风物质的空间中环绕运行,要以产生P-Cygni型谱线,通过对P-Cypni型谱线的理论分析可以精确测定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