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4,(6):78-78
<正>我国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较低,浪费和破坏地质遗迹资源现象比较严重,人们的认识肤浅,甚至片面。因此,不合理的开采和工程活动以及缺乏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使各种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遭受严重的破坏并呈上升趋势,极大地降低了地质景观的自然观赏价值,有的甚至永久地消失;由于化石产地被乱采滥挖,许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被破坏,个别地方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各种走私、倒卖重要古生物  相似文献   

2.
李文田 《山地学报》2008,26(1):97-102
河南省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横跨我国南北两大板块,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河南省丰富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依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指南>,河南省地质遗迹可分为7个主类,22个亚类.就主类而言,最重要的是地质地貌景观和典型地质剖面,分别占全省地质遗迹数量的35.7%和24.3%;就亚类而言,最重要的是构造地貌、花岗岩地貌、地层剖面、温泉景观及典型矿床.依据区域构造位置与地貌类型单元,可以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为5个分区,不同的分区在地质遗迹资源种类、数量、级别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保护开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松 《地理学报》2006,61(3):227-240
国际、国内地质遗迹保护的发展反映出地质遗迹保护理念从单一保护到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地质公园将地质遗迹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地质遗迹保护的最佳途径。新疆地质遗迹数量大、类型齐、等级优,复杂的地质地貌环境,造就和控制了新疆地质遗迹的类型和空间分布,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塔里木、昆仑-阿尔金5个区,其中天山区和昆仑-阿尔金区是新疆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区。基于首次全疆地质遗迹系统调研,指出新疆滞后的地质遗迹保护现状的根本致因是保护与开发协调性差,确定保护类型-形式-模式-级别-时序-分区六大保护步骤,提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其他保护地相结合的复合型保护模式优选思路和5个优选模式,并据此建立针对新疆209个重要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备选名录。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地质自然遗产。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我国地域辽阔,多样性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形成了种  相似文献   

5.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调查及地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集雅丹和沙漠湖泊地貌类型于一体,是极端干旱区大型地貌景观类地质公园的典型代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典型,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多样,可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以雅丹和鸣沙山月牙泉等为代表的地貌景观与享誉国内外的古丝绸之路遗迹、敦煌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相结合,是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敦煌雅丹与其他区域的雅丹地貌相比,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外,还具有类型多、密度大、走向变化明显形态丰富、反映了多个形成演化阶段等独特性。实施地质资源调查对保护地质遗迹、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和普及地学等科学知识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升景区品位,进而带动敦煌旅游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处于两大成矿带的复合部位,在形成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所谓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貌景观、地质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遗迹、独特的矿物和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这些地质遗迹,都具有开展地质旅游的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国外边旅游边科考的影响,地质旅游悄然兴起。所谓地质旅游,是指通过旅游了解沿途地貌特征、地层年代,了解山川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是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有其独特的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充分开发与利用地质遗迹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保护地质遗迹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科研科普、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质遗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地质公园的核心资源。作为地学旅游的重要载体,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调研将区内地质遗迹分为9类、12亚类。在此基础上采用了AHP法与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结合的方法,从自然属性、价值属性、开发条件三个方面对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区内有世界级地质遗迹3处,国家级6处。其中峡谷地貌、火山岩地貌是公园的典型性地质景观。区内峨眉山的玄武岩是全球二叠纪三个大陆溢流玄武岩区之一,珍稀性较高。灯影组白云岩结构多样,代表了多期次海平面升降的沉积环境。这些地质景观是记录和代表地球环境演变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需要得到科学的保护和有效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市县级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和具体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在国土资源系统与旅游部门现行分类基础之上,基于部门地貌学、岩石地貌学等传统理论与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将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的划分改进为大类、类、亚类、小类、景观型与景点型共6个分类级别。按照新的6级分类方法,将河南省地貌景观地质遗迹大类划分为6类、19个亚类;并将岩性地貌类划分为7个亚类、15个小类、33种景观型、约100种景点型。调查与初步实践表明,该种新的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可以适应大比例尺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及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仲福 《干旱区地理》2022,45(4):1235-1243
地质遗迹是珍贵的且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性开发是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调查数据,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法,对该区域的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提出地质遗迹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调查共发现地质遗迹点1046处,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有153处。研究区地质遗迹空间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内涵独特,以碎屑岩地貌、地层剖面、古生物遗迹化石为主;其不均匀分布的特点,与当地气候分带、地貌分区、水系分布、地质构造发育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 根据赋存环境、发育特征等将研究区地质遗迹划分为2个地质遗迹区、6个分区和15个小区。(3) 以国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契机,建议通过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基地、特色小镇、地质文化村建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路径,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地质遗迹是地球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产物,为了解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和演化规律,分别从构造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等方面描述黑排角地质遗迹特征,并进行形成演化规律分析。推断区内构造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始于中晚侏罗世热水洞组(J2-3r)火山岩的成岩,终于第四纪外营力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 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 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 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 然遗产。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 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 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 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 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 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 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和典型的地质灾 害遗迹等。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鄂托克旗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的鄂旗地质遗迹抢救性挖掘保护工程圆满结束。工程耗时50多天,共挖掘出97枚73块恐龙足迹化石。  相似文献   

15.
1地质遗迹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质遗迹(GeologicalRelic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珍贵性、罕见性、科学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地质遗迹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格架,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素。根据我国地质遗迹的划分方法,许多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地质遗迹,在功能上或利用价值方面,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与其他学科和领域形成交叉。如嶂石岩地貌因地质构造、岩性差异以及外营力作用性质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造型的…  相似文献   

16.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喀斯特峡谷地貌为依托,完整系统地保留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在对该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园喀斯特峡谷地貌类型、规模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认为该研究区域将为研究峡谷形成演化历史提供详实、完整的资料,丰富峡谷地貌形成演化理论,进而为研究南秦岭新构造运动阶段划分奠定基础,推动整个秦岭造山带新构造运动的深入研究,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走进秦岭     
《地理教学》2010,(23):F0003-F0003
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还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地质地貌公园。走进秦岭可以看到秦岭造山带地质遗迹,可以观赏各类混合岩、岩脉填充、河谷侵蚀,以及峰岭、悬崖等奇险景观。  相似文献   

18.
陕西岚皋南宫山地质公园以志留纪古火山岩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完整保留了南宫山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同类型地质公园对比,对研究区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早古生代志留纪火山岩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这将为研究秦岭-大巴山造山带古火山乃至全国古火山活动提供完整、翔实的资料,丰富古火山岩地貌演化理论,推动南宫山地貌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  相似文献   

20.
国内岩溶地质公园多以石林、峡谷、溶洞等景观为主,而以高峰丛深洼地地质遗迹为主要特色的地质公园较为罕见。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是以高峰丛深洼地景观为主导的岩溶地质公园。本文以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为基础,将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貌景观大类、地质剖面大类、地质构造大类、水体景观大类、古生物大类及环境地质遗迹大类6大类、12亚类等不同的地质遗迹类型,并且对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地质遗迹资源的对比分析和定量研究,对主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地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高峰丛深洼地、甘房弄超深洼地、地苏地下暗河地质遗迹资源为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弄瑶、弄朝等深洼地为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并且该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和科研价值。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即地质遗迹资源在岩溶地貌学、地质构造学、水文地质学、地史环境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