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以及化工、石油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逐年增多,雷暴气候给社会所带来的灾害损失日趋严峻。该文通过1961—2010年克拉玛依地面气象观测雷暴日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统计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频率统计、5 a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小波变换、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克拉玛依雷暴日数变化特征以及雷暴日数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到了该市的年雷暴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气象因子对应的变化规律,对实际生活中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系统设计与业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的特点,构建了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模型、评估指标和评估流程,从气象预报准确率评估、预报服务覆盖率评估、政府决策部门反馈措施评估、服务效益综合评估报告等4个方面对重大气象灾害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以Asp.Net为平台开发出了基于B/S(Browser/Server)结构的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系统。并以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进行了业务应用评估,为公共气象服务中针对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业务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加强靖西县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增强灾害天气预测预警水平,提高灾害信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人影工作、加强部门协作等措施,总结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升灾害气象服务能力.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要求,气象和住建部门已于2016年底—2017年初逐步完成相关工作交接.在近几年的建设项目防雷许可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决定》中关于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的范畴界定标准问题;二是当同时有易燃易爆项目和普通建设项目时,气象与住建...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台风气象服务效益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利用2000—2015年海南省台风灾害损失数据和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着重考虑防台减灾中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联防、公众防御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算法构建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从防台减灾总效益中分离出其中的气象服务效益,实现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的客观化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占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14%~49%,这与台风灾害过程中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密切相关;2000—2015年海南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和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均处于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增长,同时伴随政府决策、部门联防、公众防御及气象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效益将得到提升;台风气象服务效益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台风灾害影响较重时,气象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资料,采用德尔菲法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分别为4.9%、3.1%,气象灾害出现较多的2009年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贡献率高于气象灾害出现较少的2011年;由黑龙江省3种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对比可见,贡献率依次为水稻玉米大豆;由3种农作物关键发育阶段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对比可见,玉米和大豆播种—出苗阶段的气象服务贡献率最高,而水稻苗期—旺盛生长期的气象服务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2018年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为例,基于气象、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定量化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暴雨预报预警、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反馈等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表征气象服务水平,利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及社会参与等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表征防御行为效益,从气象服务水平和防御行为两个维度对暴雨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综合水平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陕西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服务水平和防御能力均在89分以上,公众在应对暴雨天气过程中人均节省损失费513元/人,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综合效益值为4.54亿元。综合评估指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气象服务在应对暴雨灾害中发挥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统计分析了2007年1-8月湖北省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并根据目前所收集的灾情信息、服务效益反馈信息,初步开展了气象灾害预警质量和服务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2007年气象灾害呈现3大特点。气象灾害预警质量总体达到了62%的水平,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抗灾、救灾、避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预警服务效益的发挥。最后对如何提高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对2010—2022年江西省70次暴雨过程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在充分考虑政府组织决策水平、部门联防联动、公众参与及气象服务水平等影响的情况下,加入赋权系数,结合隶属度函数构建重要因子矩阵,基于改进的逆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实现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0—2022年江西省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可避免损失因子为0.17—0.50,气象服务效益占经济总损失的25%—45%。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相关性较高,表明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对象、发布渠道、发布数量等要素,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客观化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公众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决策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基层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完整性指数,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并根据2020年江西省、市、县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发布渠道等信息,计算得到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为81%。农村基层单位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低于城市,网格员和气象信息员的基层服务发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决策气象服务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回顾了决策气象服务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决策气象服务内容、特点及气象灾害预评估技术,通过登陆台风、致洪暴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服务以及"5.12"汶川大地震气象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气象服务等重大服务案例的剖析分析了影响决策气象服务效益的因素,总结了决策气象服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公众气象预警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是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我们从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预测预报系统、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公众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意识四方面,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采访、电话咨询进行了调研,找准了宿迁气象公众预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能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这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应对措施。为宿迁气象部门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改进公众预警服务方式和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公共气象服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公众气象服务的方向,通过对公众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结果发现:气象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应多进农村、服务站等场所,开展气象为农业提供指导性的服务工作,应以需求分类的方式进行对应宣传,区别气象科普与气象灾害之间的差别;公众对气象部门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和报纸杂志等渠道,没有较好的把握好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气象服务的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包括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等方面;气象对环境、生活方面的影响已日趋明显,发展智慧旅游已迫在眉睫等方面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报服务从组织落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部门联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反思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在介绍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实际,对美国灾害应急服务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江西气象灾害应急体系的一些措施。研究结果认为,要建立完整高效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积极发挥气象部门在灾害应急工作中的作用;要大力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要大力加强气象信息分发服务系统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发服务能力;要大力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南宁市及其所辖县(区)气象部门2018—2020年行政执法管理有关数据,通过易燃易爆场所隐患单位合格率、市区和县区的行政许可受理办结数量对比、各行政区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数变化等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市级气象局基层气象行政执法管理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完善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始终坚持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发挥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功能,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扩大服务覆盖面,拓展专业服务领域,做精做细专业气象服务,提高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竭尽全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林2011年1月2~27日连续26天的低温冰冻灾害过程气象应急服务为例,分析现阶段桂林气象应急的成功经验和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桂林当地的建设发展,对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