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概述了城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城市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中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与工作的一些建议。论文还介绍了与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我国工程地质专业设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工程地质模型涵义、意义、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许兵 《工程地质学报》1997,5(3):199-204
本文重点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阐明了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念与涵义、阐述了建模的依据与方法;探讨了其应用的范畴与要点;尤其充分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的学科意义与深远影响。工程地质模型是条件研究的归宿, 是分析、计算与评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现有的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已经从单因素向多因素发展,综合作用假说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为防突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煤与瓦斯突出准备机理、失稳与平衡机理、发展机理、传播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带分布规律研究是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地质科技管理视角,论述了我院提出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的理念与含义,阐明了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的作用与成效,简要介绍了我院与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找矿相关的几个典型实例,并对我院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改革实践进行了初步总结。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不仅解决了行业地质科研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在当前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将成为提升地质找矿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径,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地学前缘》2005,12(4):353-364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南湖红船     
一个湖泊与一条小船连在一起 一条小船与一个伟大的名字连在一起 南湖红船啊 你就这样 与中国共产党连在了一起 与中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面向领导决策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快捷发布、预警与决策,是地质灾害管理与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地质灾害预警与领导决策的需求,对结合ArcIMS地图服务与Ajax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数据模型与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探讨了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终完成了基于Ajax模式的广东省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分析,灾害等级划分与预警,以及灾害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8.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修力  路德春 《岩土力学》2011,32(Z2):10-20
指出了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课题的特点与研究方法,并从土的动力特性与本构理论、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的液化、岩土体的地震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方法、物理模型试验与技术6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建议了应着重研究的学科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五大连池、尚志等地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实验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珣若  金志云 《地球化学》1991,(2):164-169,T00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新生代富钾及富钠碱性玄武岩进行了熔融与淬火实验研究。确定了岩石固相线与液相线的温度,岩石结晶程度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矿物结晶的温度区间与顺序、晶体形态及习性。讨论了压力对岩石熔点的影响、岩石酸度与粘度、结晶程度的关系以及熔体有序状态对矿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遥感影像提取震害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基于GIS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震害遥感快速提取与损失评估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巴楚—伽师地震的航空与卫星遥感资料的获取、图像数字处理与震害提取过程 ;描述了地震造成的建筑物震害与地质灾害的遥感图像特征 ;根据以往震害遥感影像统计经验与本次地震震害遥感特征 ,提出了遥感震害分级分类标准和地震烈度划分标准 ,进而得到基于震害遥感影像的伽师地震等震线图。文中对所得到的地震烈度与地面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要求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时效性分析 ,认为我国利用航空遥感与卫星遥感资料获取地震灾情信息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静  文奕 《湖南地质》2003,22(1):78-80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为图书馆和科技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图书馆和科技图书情报工作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图书馆和图书科技情报工作人员应牢牢把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转变现念,与时俱进,不断充实现代信息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坚持图书馆和图书科技情报工作的服务方针,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迎接数字图书馆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地震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对DFS-V型数字地震仪中的数字AG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方框图,对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数字电平检测器、扩展和压缩发生器进行了深入的电路分析。最后结合主要的时序图,对DFS-V型数字AGC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三维地形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柯 《湖南地质》2002,21(2):150-153
数字摄影测量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的结合产生了数字三维地形技术,使人们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在三度空间完成对地形形态数字化的真实描述。获取数字三维地形成果主要涉及数据源、采集模式和生产流程3个方面。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三维地形成果具有真实的效果和强烈的临场感。查询、分析、仿真等功能的实现使数字三维地形技术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国土"在"数字地球"中的地位及其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数字国土”是“数字地球”计划在国土资源领域的个体体现,借鉴点源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多”技术集成化研究基础,阐明“多S”技术集成的点源信息系统技术是“数字国土”的支撑技术,并构建了“数字国土”模型。  相似文献   

15.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陈明生  陈琳  周江 《物探与化探》1987,11(5):374-381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频率测深资料解释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解释技术.首先实现了频率测深曲线的数字滤波正演计算,较数值积分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广义逆矩阵方法的自动反演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调工作的普遍趋势,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代野外数据采集(器)技术,从改变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研究精度和程度、加快研究周期、改变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方法着手,对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模型、技术流程、实现的工具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工程基础理论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笔者首先介绍了数字工程的原型与模型,数字工程技术系统,数字工程核心技术等,然后以数字矿山为例,概述了数字工程实施方案,最后简述了数字工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航空电磁仪工作原理、数字发射机以及数字发射多频的原理,介绍了数字发射在航空电磁仪的应用.航空电磁仪发射机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发射技术,减少了系统的重量、使用更灵活、零漂更小、噪声水平更低,提高了电磁测量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