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08,(1):70-70
第62届联合国会员大会回顾了在2006年12月20日确定的61/185号有关国际年的决议,意识到天文学是最古老的基础科学之一。天文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并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它能够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并应用到广泛的领域中,认识到天文观测对自然科学、哲学、文化及对宇宙的基本认识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注意到虽然公众对天文学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公众在获取该学科的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上,总是有一定的困难,意识到每个社会的文化遗产中都有关于天空、行星、星星等的神话传说及相关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有几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从我们诞生开始这些问题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基因: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类的起源,乃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寻找地外文明,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联系,试图寻求和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 ,永远依存着自然环境。人不能脱离自然 ,自然哺育着人类发展。人的思维也是首先来自自然 ,在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科学主题 ,这便是宇宙。战国时期 ,尸佼给宇宙下过一个定义“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表明宇宙在空间上包罗万象 ,在时间上永无止境。回顾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史 ,的确会发现 ,宇宙的影响无时不在。换句话说 ,天文学在各种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起着先导性的作用。  一、天文学开拓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认识自然首先得益于天文学。为了农业 ,就必须建立节气。而…  相似文献   

4.
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尤其密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纵观宇宙,益智明心”。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学习天文科普知识,不仅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同时还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一句名言:“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人类在文明史的道路上探索了几千年。如今,“探索宇宙的奥秘”已成为许多学科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夜空中除了繁星,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无数神秘的粒子正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广袠的宇宙中飞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些神秘的粒子就是宇宙线。自发现它们之曰起,科学家对宇宙线的研究一直推动着天体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发展,丰富着人类对宇宙中天体演化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宇宙线给人们带来了太阳系以外的物质样本,携带着其产生地"源"天体及其经过的空间环境,乃至天体演化及宇宙早期的奧秘,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7.
对于彗星爱好者而言2005年无疑是令人失望的一年,相比于好戏连台的2004年,2005年的天空中除了年初 C/2004 Q2(Machholz)的惊鸿一瞥外便一直默默沉寂着。但2005年,人类对彗星的探索依然孜孜不倦,NASA 的深度撞击(Deep Impact)计划怀揣着人类对彗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7月4日为全人类上演了一场太空焰火。无论如何,彗星这些天空中的小精是依然让我们着迷,而在2005年,它们中的佼佼者又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8.
月球,这个地球在太空中的惟一伴侣,自古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梦想和无限遐思。从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月发现环形山,到“阿波罗计划”把人类送上梦幻之地,月球一步步地从神话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可观可感,可以踩上一个脚印、抓起一把尘壤的邻家院子。  相似文献   

9.
千载一时;彗星袭击木星卞德培一颗彗星正在向木星逼近。天文学家发出警报:着星将在今年7月中旬,以人类从未听说过、更未看到过的猛劲,频频袭击太阳系中的这颗最大行星。在太阳系的漫长历史上,这样的宇宙事件大概并非绝无仅有;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奇异天象则是史无前...  相似文献   

10.
回回司天台     
回回司天台阎林山在中华文明史上,曾有过两个回回司天台,一个是元朝上都回国司天台,另一个是明朝南京聚宝山回回司天台,在元明两代长时间内,闪烁着伊斯兰文化的灿烂光辉。上都回回司天台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掌权时,就曾征召回回天文家扎马鲁丁等人,讨论天文历法、西...  相似文献   

11.
荧惑之惑     
荧荧之光的传说火星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被人类所知。因为它红色的外表,在早期被人类的先祖视作邪恶、不祥的东西。火星是如此耀眼的红,而人们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鲜血则意味着战争。"顺藤摸瓜"的人们,把不详、战乱的现实与火星紧紧结合在一起。虽然其实这两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对于火星的命名,还有什么比"战神"更适合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12.
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人类梦想着到天上去看一看,期待着到其他的星球上探访。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终于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第一个围绕着恒星旋转的行星系统。可是,新的发现既令人兴奋,又令人困惑--因为它的母星PSR1257+12竟然是一颗毫秒脉冲星!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应该是像太阳一样的主序星,和太阳一样的年轻,和太阳差不多一样的温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地球上能够欣赏到的最摄人心魄的天象非日全食莫属。试想白昼里日光瞬间昏暗,站在寂寥的旷野,目睹着被美丽日冕环绕的月面黑点——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绝对堪称神奇,令人惊叹不已,为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天文学家及业余天文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本刊收到读者来信,反映有的地方流传着如下的说法:由于天体位置的异常排列,1999年将是人类“大劫难”的一年,在劫难逃。据我们所知,直到前不久,有的出版社仍在出版这方面的书,渲染无科学依据的这类谣传。我们特请卞德培先生撰写此文,谈谈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天文馆之行     
宇宙多么神奇!晚上,面对繁星密布的天空,总会有无数个问题在头脑中涌现:宇宙到底有多大?银河系中有多少星星?人类何时能登上太阳?月亮是从哪里来的?黑洞有多大?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愿望:参观北京天文馆。  相似文献   

16.
仰望繁星闪闪的夜空,偶尔一颗流星划过苍穹,留下多少遐思和记忆,人类用智慧探索着深邃宇宙,而天际问随意降落的行星残余,为人类提供免费的开启宇宙的钥匙。北京天文馆陨石与天体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陨石爱好者送来的石头或邮寄的图片,这些石头都是一些地球上常见的石头,比如赤铁矿、磁铁矿、玄武岩、砂岩、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彗星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很重要的成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彗星的了解非常之少。科学家们考虑到,彗星很可能保留着太阳系早期的原始物质,甚至是原始生命的发源地之一,它可以为人类提供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历史的宝贵线索。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1969年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地。从那时以来,人们就一直在畅想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和旅行。20世纪60年代时,很多人相信太空旅行在20世纪末将对大多数人成为可能:到了2000年,将有很多家庭能够住进太空旅馆,或者在月球上享受假期。在当时的畅销故事或影片,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和卡通片(图1)当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畅想。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更是设计了飞往太空和月球的航线,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步伐实际上相当缓慢,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快。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进程,指出目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对时间性质的研究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时间有没有起点?2.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3.关于时间的方向性;4.时间可不可以量子化?  相似文献   

20.
太阳的体温温暖了我们的蓝色星球,使这里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太阳各类活动所波及的范围远远超过八颗行星所占据的空间,在其他同样被我们称作家园的区域,又有什么悲欢离合在上演呢?当越来越多的探测器被送入太空,人类对于“我们从何而来”和“行星是如何诞生演化的”,这些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但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知识,广袤的太阳系中仍蕴藏着无数难以企及的秘密。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深邃的谜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留给我们的十个谜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