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粟娟  孙冰  黄家平  谢左章 《热带地理》1998,18(3):216-220
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其标志和典范是广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其特色须由岭南文化铸就,广州城市森林如何渗透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岭南风格,对于振兴岭南文化,塑造广州新的形象和风格,形成广州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广州城市森林实现具有备岭南文化特征的途径,认为根据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和手法,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1)以营建岭南乡土树种片林为主体;(2)发展岭南园林;(3)引进抽象式园  相似文献   

2.
肇庆旅游区形象定位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国扬 《热带地理》1999,19(1):67-70,87
区域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总体评价,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依据肇庆旅游区形象设计的三条原则,肇庆旅游区形象定位设计体系由四种旅游感受、五种难忘事物组成。四种旅游感受是指旅游生活享受满足感、旅游景观差异奇感、市民友好亲切感、事物新奇深刻感;五种难忘事物是指社会环境、民俗文化、山水景观、城市规划、经济部门等五个领域的事物。由此分析得出肇庆旅游区形象定位设计是:国际生态旅游城,一江两湖三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依据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对客源市场问卷调查,阐述乌鲁木齐市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未能体现民族风情,旅游形象不鲜明等问题,认为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要从理念、视觉、行为设计三方面进行,特别是视觉形象设计要注重体现其民族风情、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美食文化等旅游形象。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传播策略,同时认为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是动态循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文章从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分析入手,提出了城市旅游规划应坚持以形象为导向的基本观点,并根据我国一段时间以来旅游规划发展的主流思想,探索了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其技术路线。其基本思路,首先设计和营造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然后以形象为核心规划城市旅游系统,规划出的城市旅游系统又反过来使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功能齐备,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的城市旅游发展体系。在此思想指导下,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从规划入手到规划成果的最终出台要依次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分析、城市“文脉”分析,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城市旅游形象营造,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和旅游相关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成机制的旅游形象主导因子提取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是否拥有一个强烈而鲜明的旅游形象休戚相关。因而,设计者对旅游形象认识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形象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主观性倾向是我国许多城市和景点旅游形象设计存在的缺点之一、文章从旅游形象构成因子、影响因子及旅游动机出发,通过预备阶段获取所有可能的形象因子,精化阶段对形象因子赋值,提取阶段提取旅游形象主导因子,旨在为更客观的开展旅游形象设计工作提供一个程式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广州旅游形象现状,提出其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并对广州市旅游形象系统(MI,BI,VI)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开封旅游形象策划与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开封旅游资源及历史文脉研究、旅游形象认知调查、旅游形象替代性分析等前期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封旅游形象的策划与构建要突出“北宋文化”和“黄河文化”理念,以古文化遗产为依托,建设宋文化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旅游文化名城;在此前提下,从视觉形象塑造、视觉识别系统形象设计和行为形象设计等方面对开封旅游形象策划与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象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烈  谢理 《热带地理》1999,19(2):160-165
一个城市只有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广州市的旅游形象宜定位为:南国商都—南亚热带生态园—历史文化名城。并围绕旅游形象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和IPA分析方法,以广州“珠江夜游”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夜间旅游意象要素特征、维度建构及要素评价。结果表明:(1)城市夜间旅游意象要素包含景观、服务、活动、建筑、地方、人物、设施、环境、文化等9类要素;(2)城市夜间旅游意象要素呈现出动静结合、时空交汇及显隐同构等二元性特征;(3)城市夜间旅游意象要素可归结为都市夜间景观、城市夜游活动、地方人文氛围、夜游服务体验及夜间旅游设施5个维度、22个要素范畴;(4)IPA分析发现旅游者对珠江夜游意象要素整体满意度较高,且对灯光景观意象要素评价最好,对服务态度要素感知最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广州夜间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深入分析了连云港市的海、山、古文化、生态等旅游形象要素和主要旅游市场的基础上,根据连云港市旅游形象的主要诉求对象为以国内尤其是内陆游客为主,兼顾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影响圈的特点,为其确定了“东海仙山、孙猴故里”的形象定位,并对该定位的资源和市场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做好旅游形象设计、加大形象传播力度、创建节庆活动等措施来塑造与推广旅游形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93,自引:8,他引:93  
周一星 《地理科学》1996,16(3):198-206
根据P.霍尔的城市变动模型,认为城市中心区出现人口负增长是城市郊区化的典型标志,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北京在1982 ̄1990年期间已经进入了郊区化过程,中心区人口的外迁强度为常住户籍人口的6%,作者对比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郊区化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和认真对待的独特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Yangtze delta area is among the fastest developing areas in China. Here there are mega-cities like Shanghai, Nanjing and the attached urban areas of different sizes including those alo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Shanghai up to Nanjing as well as their satellite cities and towns, forming one of the most densely distributed urban areas in China. This is a case study done in Suzhou c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Yangtze delta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urban sprawl on soil resources u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digital soil databases. The extent of the developed land in the studied area and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n soil resources at 1:100,000 scale are estimated and the soil types impacted most b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re determined through overlaying the soil map on the satellite images (Landsat-7) of the studied area at different times (1984, 1995, 2000 and 2003). The methodology for this study consists of analyzing data resulting from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combine urban land use maps of different times deriv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with data on soil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the established soil databases by which some results come into being to present the fast expanding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area, the urban spread and the soils occupied by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also the quality of the occupied soils.  相似文献   

13.
浦东开发与上海城市地域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兴刚 《地理学报》1992,47(2):97-107
本文在详细分析上海城市地域结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上海城市地域结构问题的原因,认为开发浦东是上海城市地域结构优化的战略抉择。在利用浦东开发优化上海城市地域结构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作用,并制订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苏州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system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the primary basis for the successful growth of human populations for the last 9,000 years (Kates etal., 1990). The conflict between urban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however…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广州市 1998年万户居民出行调查和 1984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 ,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并针对其特点 ,提出广州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球资源卫星提供的遥感图象,对太行山东麓冲洪积扇及其赋水影象特征作了解译分析。  相似文献   

17.
酒泉、嘉峪关地域城镇系统的空间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刚 《地理研究》1999,18(1):87-95
受干旱区自然地理、人口发展与分布等特殊条件的制约,酒泉、嘉峪关地域城镇系统的空间规模结构呈现“中小市镇、多中心”的特征。针对这种状况,空间规模结构的研究和规划,应注重建构多中心的地域城镇系统,带动地域整体发展要促进相邻城市间、城市与境内或周边单位间的空间关联及与近郊集镇的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应突出酒泉-嘉峪关复合城市的中心地位,强化敦煌市的规模和职能,保证玉门市区持续发展并尽快发展玉门镇,积极发展其他小城镇。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空间结构变迁的形式和动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小城镇向心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为郊区城镇化、内城更新改造、反向扩展3种形式,是小城镇对农村人流、物流的集聚和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小城镇离心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为城镇郊区化、产业区位变迁、外向扩展3种形式,是小城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镇要素向近郊区的扩散。小城镇向心增长和离心增长是集聚与扩散相互作用的表现,社会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空间变迁的根本动力,功能-形态互适机制是其演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规划学、城市规划理论来认识城市生态景观并分析其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多样性、畅达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特点,阐述以人为本、尊重地域和历史文化、生态、满足市民休闲与游憩需求等构建原则,认为重点抓好自然廊道和斑块等自然生态景观的建设、重视人工廊道和城市建筑密集区的景观效果、完善城市生态景观的空间结构体系等是构建和谐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樊杰 《地理学报》1993,48(3):218-226
本文通过煤城工业行业结构的系统聚类,从分析煤城产业结构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入手,阐述了煤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就某些认识观念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新的看法,继而结合若干煤城的实证分析,对基本思路进行了具体化研究,归纳出煤城产业经济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