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网络时代的当今社会,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逐渐失去其优势。利用网络,实现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当前科技档案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完善网络环境中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是加快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进程的重要环节。对如何加快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网络环境中完善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一、温州市渔业现状与特点 温州地处浙江沿海南部,渔业生产历史悠久,现拥有重点渔业乡镇22个,其中年产量万吨以上的渔业乡镇20个,渔业村216个,股份制群众渔业公司15家,渔区总人口32.36万,渔业劳动力14.7万余人,其中专业捕捞渔民3.3万人。全市拥有大小机动渔船7241艘,总 相似文献
4.
在海洋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中,人们对海洋档案信息利用与海洋档案信息服务的理解差异较大。本文主要根据档案理论和实践以及海洋档案信息利用与海洋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就二者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8.
论述我国海洋档案信息资源存藏的分散性、管理的多头性,以及难以满足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种种管理问题。提出首先要提高对海洋档案与涉海档案管理的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设立全国涉海档案信息管理的领导小组以统筹全国涉海档案信息的共享管理,建立海洋档案联合目录以利于海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为便于涉海档案信息的归档、整合与满足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出建立国家海洋数字档案馆,论述了其分步实施的目标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11.
试论我国海洋档案的管理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建立我国海洋档案的管理机制的目标与组织模式,论述了行政管理机制、业务协调机制、合同管理机制、经济管理机制和监督与激励机制等5种机制在海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认为在纵向上采用现有档案管理机构实施行政管理的模式,而在横向上采取成立全国性海洋档案工作协调组织的模式,通过全国海洋档案管理的协调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机构,形成纵横相结合、点面相统一的新的海洋档案管理组织模式,比较符合我国海洋档案管理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特点和具体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系统(Marine Science&Technology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MSTAMS)设计方案.基于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从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安全管理体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糸纯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全面、先进的理论体来和技术指导,以实现海洋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和可视化,从而提高海洋科技档案管理的效率,满足目前各海洋研究系统及单位对档案管理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4.
海域使用权档案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沿黄海岸线长954千米,沿海滩涂总面积66.7万公顷,其中堤外滩涂43.3万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1 300公顷以上的速度自然增加.随着海域资源利用的加速,海域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功能不一的许多块,并都有相应的海域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作为物权,其档案管理是物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要素客观分析图绘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环境资料空间分布的特点,使用Surfer中三角形线性插值法与样条平滑的组合能够比较准确地绘制单航次数据资料的客观分析图。对于累年多源资料,为了较好地解决海洋环境场的各向异性和资料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在Carter(1987)发展的客观分析统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搜索域进行客观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Kriging方法用于海洋绘图时,在跃层和锋面处容易出现“鼓肚”现象,不能很好地反映浅海区潮混合导致的均匀层,应用时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LOESS四维客观分析在中国近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和世界大洋数据库(WOD)资料,运用局部加权回归法(LOESS)四维客观分析方案对中国近海的温度场进行了客观分析,将散布在空间中的温度资料点插值到均一的网格中。在分析中充分考虑了中国海曲折复杂的海岸特点,将底深调整系统(TAR)和障碍调整系统(BAR)整合到四维插值系统中,使得资料点空间权重的计算更为合理。计算结果显示,LOESS客观分析方案充分考虑了空间因素(经度、纬度、深度)和时间因素,能客观反映出中国近海一年四季的温度时间-空间结构。通过与Kriging插值方法的对比,发现LOESS方法能更精确地把中国近海温度结构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北太平洋海温的聚类客观分型及其在厄尔尼诺监测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北太平洋月平均△SST场客观地分成10型,这10个型具有以赤道中、东太平洋距平变化为主体的整体变化特征,它能按ENSO现象归纳为厄尔尼诺类和拉尼娜类、两大类各包含了典型场、非典型场及其3个过渡场等5个型.典型场具有良好持续性,它们正确地拟合了1951~1996年之间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过程.两大典型场在半年之内不会相互转换,而非典型场则是典型场在加强或减弱过程中的一个补充阶段.过渡型的持续性较差,且同类之间过渡型相互转换的可能性较小.两大类型之间转换的主要过渡型分别为3型和9型.通过当前海温场所属的型并配合指标的变化,可望提前1~2个月预报出厄尔尼诺过程的开始和减弱.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计算机海图档案系统。系统由海图预处理、海图图库管理和海图应用三个部分组成,采用内部局域网的C/S方式和外部单机方式的双重模式结构,构建成可以对数字海图的多种资料包括矢量和栅格数据进行管理,并提供一定的图档管理、查询和标注功能以辅助海事业务管理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协同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基于对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SWOT分析),利用"新五力模型"研究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表明,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观测系统、海洋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建立海洋气象中心,劣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立体观测能力不足、精准海洋气象技术发展不足和海洋气象工作协同发展不足,机会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建设、新技术发展和新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威胁主要包括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重要致灾因子和潜在的社会竞争;应充分有效利用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排斥力和亲和力5种作用力的不同功能和组合创新,促进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