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灰质容积与整体认知功能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AD患者20例,MCI患者17例,健康老年对照组(NC)12例,在1.5T MR扫描仪上行T1-3DBRAVO (brain volume)序列检查,利用VBM测出脑灰质容积,行MMSE检查并得出评分,将脑灰质容积与MMSE评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运用ROC曲线对所有患者脑灰质容积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随着脑灰质容积减少,MMSE评分也减少,脑灰质容积每减少10 mL,MMSE评分下降0.57分(P<0.01),男性患者与低龄组下降的幅度更显著。所有患者脑灰质容积ROC曲线AUC为0.927,最佳阈值为538.49 mL,特异度为90.0%,敏感度为84.6%。结论:所有受试者脑灰质容积下降,整体认知功能水平也下降;所有患者与对照组脑灰质容积可以反映整体认知功能水平,脑灰质容积测量对AD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前常用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没有反映植被演替过程, 不能与生态调查数据有效整合来分析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 文中以大渡河上游地区为例, 在4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依据植被演替过程对土地覆被进行详细分类, 建立了新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并采用多时相数据源, 分别生成3期(1967, 1986, 2000年)土地覆被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平台. 结果表明: (1) 土地覆被变化反映了云冷杉林采伐、自然演替和人工更新, 高山栎林和圆柏林在砍伐和放牧干扰下的大面积退化, 草甸退化、干旱河谷草地扩张、耕地撂荒和转变为果园等人为驱动的生态过程. 1967~2000年, 大渡河上游森林面积减少9.43%, 以草甸和草地、原始林和高寒灌丛为主的景观演变为草甸和草地、次生天然林、高寒灌丛、残次原始林、人工林和次生灌丛组成的景观, 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 (2) 大渡河上游的森林采伐迹地逐步恢复. 31年的森林采伐对象以云冷杉林为主, 其迹地仅6.86%自然演替为灌丛、草甸和草地或被开发为耕地, 其余均更新为人工林或自然演替为次生天然林, 采伐区的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3) 在薪材砍伐、木炭烧制和牲畜过度放牧的驱动下, 自然恢复能力弱的高山栎林、圆柏林、亚高山草甸大面积退化,干旱河谷草地扩张, 严重削弱了区域生态屏障功能, 急需解决人为干扰问题并寻找有效的退化植被恢复途径与方法. 由于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和生态重建措施忽视农牧民基本的生计问题, 要逆转干旱河谷与高山林线的植被覆盖与生态退化趋势, 关键在于帮助农牧民改变生计方式, 减轻或消除干扰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