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狮与鲸     
人类至今对鲸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何故?因为迄今所获得的鲸的知识大多数是在船上观察的结果,而鲸一生中有5~6%的时间生活在海面;更重要的是,鲸对人造物十分敏感,只要在鲸的生活环境中引入人为因素,便立即打乱鲸社会的环境和行为。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鲸的好友海狮。他们试图聘请海狮充当拍摄鲸的精彩生活的摄影师,以报道鲸的趣事秘闻。每当海洋生物学家詹齐格丽丝的身影悠然出现在圣克鲁兹海洋实验室的水池边时,人们便会发现4只极富人情味的海狮又跳又跃,兴高彩烈地迎接齐格丽丝。它们大吼大叫,鼻孔粗气直喘,以求主人的欢欣。海狮十分喜爱这位金发碧眼、肤色白皙  相似文献   

2.
鲸目动物传统上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鲸须鲸(小露脊鲸除外)和抹香鲸;第二类包括小齿鲸和海豚。鲸目动物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洋,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都有。有些品种是全球性的,其中包括较大的第一类鲸和商业上重要的品种——蓝鲤鲸、驼背鲸、长须鲸、鳁鲸、小鳁鲸、抹香鲸和虎鲸。海洋哺乳动物资源最容易捕捞过度,因为  相似文献   

3.
海洋牧场作为新的生态型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同时也是我们获取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增殖型、养护型和休闲型海洋牧场建设模式。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加快实施,海洋牧场逐渐挺进深蓝,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和生态承载力提升受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洋牧场的创新发展。而鲸落生态系统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生态作用对海洋牧场的发展将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在系统梳理海洋牧场发展历史和鲸落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结合,将鲸落形成的生态原理充分运用到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构建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和建设模式,通过人工方式充分发挥鲸落等大型动物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规模化输入效应,提升海洋牧场区域生产力,进而提高资源养护与产出能力,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强 《海洋世界》2005,(6):14-16
29岁的史蒂夫·凯伦是澳大利亚国家海洋公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极限运动的参与者。他曾经在危机四伏的海洋里驾驶小艇与嗜血成性的大白鲨追逐嬉戏;也曾经不借助任何装备,只身潜入100多米深的海沟。现在,史蒂夫的新目标是:钻进一头活鲸的肚子里。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这个探险梦想,史蒂夫专程来到墨尔本,拜访了澳大利亚国家海洋生物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纳本·海德曼博士。海德曼博士告诉史蒂夫,从理论上说,一些大型鲸类如蓝鲸、抹香鲸完全可以将一个人毫不费力地活活吞进腹中,鲸腹容纳一个人绰绰有余。但另一方面,人在鲸腹中  相似文献   

5.
方陵生 《海洋世界》2004,(10):19-20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的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发表,经该局的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确认,人类在相隔近一个世纪,在北太平洋东部首次发现带着幼鲸的北极露脊鲸母鲸。北极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这条幼鲸是8月24日,由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莉萨·巴兰斯乘坐海洋生物调查船在白令海西南海域进行研究活动时发现的。他说:我们刚看到时天空阴云密布,于是,我们立即放下一条小船,载着3名科学家去近处观察,并进行了拍照,提取了活组织样本。经过跟踪几个小时的调查研究母大鲸的侧翼并排前进,那条大鲸似乎刻意游在小船和幼鲸中间。由于发现时已是晚间,所…  相似文献   

7.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7,(10):58-63
南大洋上的捕鲸历史全球的海洋都是鲸的栖息地。鲸是一种洄游性动物,常常生活在寒冷海域里,当该海域进入冬天时,鲸便洄游到温暖海域  相似文献   

8.
许多科学技术发明与海洋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海洋动物的许多奥秘引发了科学家们发明创造的灵感。鲸与潜艇鲸背效应核潜艇能长时间潜入海水,特别是冰海之下,但如果要在冰层之下发射导弹,则必须破冰上浮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1):F0002-F0002
<正>驼背鲸母子在从波利尼西亚海域(幼鲸的出生地)迁往南极洲的长途旅途中。数百万年来,驼背鲸一直在海洋中繁衍生息,但是它们一直是一种神秘的海洋生物,人们对它们的生活方式及  相似文献   

10.
正北瓶鼻鲸又称北大西洋瓶鼻鲸、平头鲸、瓶头鲸和陡头鲸。北瓶鼻鲸是一种深海鲸类,最大能长到8米,喜欢群居。这类鲸鱼能潜入3000米深处,最长能坚持1小时不换气,很少出现在浅水区。北瓶鼻鲸可说是人类研究最深入的喙鲸类,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因于长期的捕鲸历史。  相似文献   

11.
鲸是海洋中的巨大哺乳动物,是兽不是鱼。据一些著名学者的意见,鲸是由几百万年前一种类似古代狗的陆生动物进化而来的。鲸用肺呼吸,用奶汁哺养幼鲸,其奶汁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占50%,比牛奶还要高出10%~20%。科学家在300年前才明确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说过,鲸用奶汁哺育幼鲸。但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人们仍然把鲸列入鱼类,直到16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约·列伊才证明,鲸确系兽类不是鱼类,从此,鲸  相似文献   

12.
鲸跃趣谈     
在一望无垠的海洋中航行的人,有时会幸运地看到这样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一个庞大的身影刺破平静的海面,跃入纯净的蔚蓝色的天空,带起山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溅的泡沫。这就是鲸的跳跃。最早留意鲸跃并对其加以详细记载的是19世纪太平洋上从事捕鲸业的冒险者。他们为此景观所陶醉并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有人写道:“抹香鲸那壮硕的躯体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弧,呼然落水,游到数英里外再显出面目,鲸身划出的长长的水  相似文献   

13.
有问必答     
《海洋世界》2009,(2):F0003-F0003
我是一名中学生,喜欢唱歌也喜欢看《海洋世界》,最近对“海豚音”很感兴趣,想问问鱼都会发出声音吗?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参加了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海洋知识夏令营,我参加这次夏令营主要是有这两个原因:一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海洋,对海洋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二是我想去看一下厦门这个城市的人文风情,去体验一下厦门这个海滨城市的魅力。在本次夏令营中,我体验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去了许许多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沙滩、科技馆、厦门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9):5-5
海洋“死亡地带”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现在,它已经像传染病一样开始向全球海洋扩散。弗吉尼亚海洋科学院的研究员罗伯特·戴兹说:“必须认识到海洋缺氧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它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海洋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9,(3):9-9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原始鲸过着双重生活,往来于陆地和海洋之间——但这仅仅是推测。最近,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一具距今有4700万年的怀孕雌性原始鲸的化石,为人类的推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鱼类之冠     
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是鲸鲨,因其躯体庞大可以与鲸相比故得名,长可达18米,重数万千克。海洋中最小的鱼是栖息在马尔绍群岛的刺虾虎鱼,成鱼也不过1.5厘米,重量2毫克,堪称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海洋中最凶猛的鱼是白色死神——噬人鲨(又称大白鲨),以伤人而闻名,故名噬人鲨。海洋中最毒的鱼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里的毒鲉科鱼类,其鳍棘基部有毒腺,人被蜇伤,数小时即可毙命。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树立科学的海洋经济观。提出海洋经济观包括海洋资源观、海洋时空观、海洋开发观、海洋产业观、海洋文化观、海洋价值观,并就其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结合海洋观内涵,阐述不同时期中国海洋观的特征;结合世界海洋发展的潮流,联系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强调更新海洋观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新海洋观应该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7,(4):4-4
美国几家环保组织3月22日分别向加利福尼亚州法院递交诉状,起诉美国海军无视有关环保法律,坚持在军事演习时使用可能造成鲸等海洋动物死亡的声呐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